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就如何办好新时代思政课作出了重要部署、提出了新要求,明确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为做好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了重要遵循。学校党委的重视是理直气壮办好思政课的根本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我们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认识办好思政课的重要意义。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  相似文献   

2.
王维国 《群众》2020,(9):24-25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谓之“关键课程”,在于其事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事关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个根本目标,事关立德树人、铸魂育人这个根本任务,必须久久为功、行稳致远。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突破传统课堂、学校与知识边界,办好在线思政课,将教学优势转化为支持防疫斗争的强大力量,切实提升特殊时期思政课的思想性、针对性、亲和力。  相似文献   

3.
政治素养是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的首要素养。基于习近平总书记“3.18讲话”中关于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的要求以及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要求,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素养应表现在政治信念的坚定性和战斗力、政治教学的创造性和实施力、政治情怀的引领性和感召力。根据三大专业表现进行培训对象分层、培训内容优化、培训形式创新,建立“全阶段”培育机制、研发“全方位”培训课程、形成“全场景”提升路径,从而构建起有序有效的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政治素养提升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4.
<正>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深刻阐明了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明确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科学分析了思政课守正创新的基础和条件,提出了"八个相统一"的建设原则和方法。讲话发出了新时代要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建设,他多次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他指出办好思政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他认为思政课建设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系列规律性认识和成功经验,为思政课建设守正创新提供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6.
谢波 《群众》2020,(5):25-26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并提出“八个统一”的具体要求,为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其中,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拓展了传统教育观念,对把握思政课教学规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教育的组织形式发生重大变化,更加凸显出隐性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下称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深刻阐明高校思政课的重大意义,就如何办好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作出了重要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他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为办好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了重要遵循。  相似文献   

8.
杨娜 《今日海南》2019,(8):50-51
<正>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3月18日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作为一个艰巨而紧迫的任务再次  相似文献   

9.
<正>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系统深刻地阐释了新时代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系列重大原则问题,特别是提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坚持"八个相统一"的新要求,强调"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解决好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提升思政课育人质量,关键在教师。高中思政课教师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加强自主研修,掌握思政课程科学理论,坚定使命担当,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要”要求提升自身素质,探索创新高效思政课堂构建方法;潜心磨课,打造生命课堂,修炼跨学科教学能力;探求育人之道,突出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演绎思政课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揭示了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什么要上、谁来上、如何上"等根本性、全局性问题,既让高校一线的思政课教师备受鼓舞、满怀信心,更为进一步深化高校思政课改革、提高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内涵指明方向、凝聚共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而办好思想政治理论  相似文献   

12.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深刻阐释了办好思政课的重大意义,明确提出了办好思政课的具体要求,为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也对公安院校发挥思政课在立德树人、育警铸魂中的引领作用提供了根本遵循。思政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相似文献   

13.
<正>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公安部党委(扩大)会议精神,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水平,全力培养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2019年4月2日下午,辽宁警察学院举办"创新思政课堂·筑牢忠诚警魂"系列主题行动启动仪式。学院党委成员及师生代表150余人参加仪式。学院党委书记夏娟指出,思政课是筑梦青春的主阵地、启智人生的主渠道。守正创新办好思政课,竭尽所能上好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使命所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实践教学作为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抓手,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由知到信而行的关键。突出思政课实践育人导向,创构“一体三模四式”实践教学模式,通过规划“体验历史、了解现实、感悟成就”三个教学模块,采取“现场教学、社会调查、云上演说、微拍中国”四种教学形式,有助于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融为一体,为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借鉴,提升“三全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15.
完进肖蕾 《群众》2023,(6):35-36
<正>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事关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事关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等作了明确要求和部署。近日,教育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意见》,对中小学校开展好思政课建设作了明确而细致的要求。南京市教育局、市委教育工委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抓住“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个关键,  相似文献   

16.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学思政课教师专业理念、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也应随之提升。作为培训者,应该采用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培训模式,提升中学思政课骨干教师的专业素质,增强中学思政课骨干教师在思想政治素养、课堂教育教学和校本培训素养方面的能力,从而培养出优秀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学思政课骨干教师。  相似文献   

17.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小学思政课堂要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就必须重视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重要会议精神以及相关文件要求,从爱国与爱党、爱人民的统一中理解爱国主义教育的现实价值,并以此为根据深刻理解一体化背景下思政课落实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要求,准确把握爱国主义情怀的时代意义,将其按照不同的学段要求落实于思政课教学中,根据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实现与时俱进的更新,以提高中小学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思政课承载着厚重的“思想”因子,集政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品德教育于一体。将高深的思想政治理论内化为学生的责任与担当,外化为行为修养,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奠定思想基础,这是政治教师应当具有的责任担当。所以,课堂教学需要教师的“顶层设计”推动教学深度发展,促进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在思政课堂中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19.
为了创新党建工作新机制,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质量进一步提高,有必要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之下,建立高校党政机关部门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联盟、党政机关人员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联盟、校内外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联盟、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相互配合的联盟。这是对马克思分工协作理论的运用,是对党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有利于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20.
加强和创新课程思政建设是高职院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度不强、课程思政建设深度和广度不够、部分教师对课程思政重视程度不高、教师素养与课程思政建设要求不匹配”等问题,围绕“如何深入挖掘思政元素,与课程教学有机融合,建构系统科学的课程思政体系,提升教师课程思政素养”等难点,进一步加强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协同育人机制建设,推动高职课程思政建设不断推陈出新,是我们当前面临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事关课程思政建设成败,必须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