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2 毫秒
1.
关于反暴利立法问题讨论述要亦冬近年来,我国反暴利立法的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现将有关观点概述如下:一、全国各地反暴利立法情况简介早在1991年,原国家物价局就已将反暴利法列入立法规划,后因价格法尚未出台而放后.今年3月推出《关于商品和服务实行明码标价...  相似文献   

2.
西方国家反暴利的经验及其启示李书田反暴利如同反通货膨胀一样,都是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学家、法学家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为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倡导公平、公开、公正竞争,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积累了许多坚持同暴利行为作坚决斗争的...  相似文献   

3.
暴利行为表现为一种不正当价格行为,民法、经济法、行政法对暴利行为均有所规制。本文主要从民法规制的角度,通过对主要大陆法系国家及地区的暴利行为的渊源及规定说明,分析我国立法上存在的缺陷,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立法理论和技术,对其立法体例,构成要件,效力等方面提出了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4.
一翼服装上万元.一盘炒菜数百元,一杯清茶70元……这些价格与价值严重背离的暴利现象已经弓;起了社会的病房关注。一句“暴利猛如虎”反映了人们对暴利行为猖阙的担忧和强烈的愤慨。磨刀霍霍,市场经济呼唤反暴利市场经济不允许暴利。但是自物价放开后.一些不法经营者乘市场制约机制尚不完善之机,欺诈消费者,大肆牟取暴利。于是.暴利行为开始在各地蔓延,共渐成“气候”。暴利行为者如何牟取暴利呢?笔者认为,其“杀手锏”不外乎三种,即宰、骗、蒙。一曰:宰。“价高不要紧.只要暴利多,如能宰几个.华在不用愁”。把“暴富”一股…  相似文献   

5.
反暴利法构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暴利的界定存在某种两难选择,不可仅以超出平均利润率之额度为准,还应权衡获利手段的性质,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暴利既是不正当价格行为造成的社会危害结果,也是不正当竞争行为造成的社会危害结果,这两种非法经营手段都与暴利有因果联系。为着重从根本上治理暴利,应实行防范与惩处并举的方针,强化市场价格监控体系,逐步推动社会合理价格机制及其反馈校正能力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价格垄断及立法规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虽然各国立法分类和理论研究都没有将价格垄断作为一般规制对象而单列,但并不能由此否认价格垄断行为具有相对独立性。对价格垄断行为的立法规制有两种立法体例:一元管制和二元管制。我国采二元管制的立法体例,即国家对价格的监管除了通过反垄断法或竞争法外,还制定专门的综合性价格法。反价格垄断法体系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是互相关联、衔接和配合的。反价格垄断法律规制对象有:垄断价格、固定价格、价格歧视和低价倾销。  相似文献   

7.
社会指责银行暴利时倾向于将其制度根源归结为“垄断”,但“垄断”作为一个专业概念并不能解释我国银行业属性及其暴利现象。银行暴利的制度根源在于银行业的高度管制属性,体现在限制融资渠道、严格市场准入及利率不当管制等多个方面。管制与反垄断作为国家管理经济的两种手段,具有相对独立性及各自适用范围,以反垄断法来审查管制行为,效果极其有限。因而,控制银行暴利的途径应该是放松管制而非反垄断。  相似文献   

8.
当前,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范围越划越广泛;同时,无论是在国际条约中还是在一些国家的反不正当竞争立法与判例中,也存在着不断拓宽与知识产权保护有关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种类范围的趋势。如在世界贸易组织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简称Trips)中就把专利法所无法保护的商业秘密作为反不正当竞争保护的一个新的重要方面。而在1996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起草的新的《反不正当竞争示范法条》中,则把与知识产权保护有关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总结为五大类,并在每类下又都作了具体的分类。1994年新修正的德…  相似文献   

9.
阿计 《法治与社会》2007,(11):10-12
如果说与国际接轨是贯穿中国反垄断法的立法基调,那么。行政垄断写入法律则留下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立法烙印。 是否反行政垄断?如何反行政垄断?这始终是我国反垄断法的最大争议点。这场意见繁杂的争议,涉及的并不仅仅是立法问题,还涉及到中国改革走向等许多深层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行贿罪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有很多问题都还存在着争议,笔者从司法实践中的一个案例出发,对行贿罪的客观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对行贿罪的实行行为、犯罪分类及因果关系等问题都进行了一定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张辉 《法学评论》2005,23(4):155-160
国际海运业是一个存在较多反竞争行为的行业,但由于其行业特殊性,国际公约和各国国内法对之管制较为宽松。本文对国际海运中反竞争行为进行分类阐述,在研究相关国际法和国内法的基础上,分析我国立法并提出完善意见。  相似文献   

12.
《北方法学》2022,(4):51-64
我国显失公平制度中的单一要件说与双重要件说均得到司法实践的证成,呈现出两种规范形态并立的格局。此种显失公平的二元规范结构也可以发见于比较法的演进中,即从暴利行为向准暴利行为的演化。因此,无论是本土视野还是比较法变迁均出现显失公平的规范二元论倾向,给付与对待给付过度失衡的评价进路在法律行为的内容评判中走向独立。显失公平的规范二元论实则具备独立的法原理,即意思瑕疵原理与给付失衡原理的互动,暴利行为的正当性源于意思瑕疵原理与给付失衡原理的协作,准暴利行为的正当性源于给付失衡原理对意思瑕疵原理的补足。解释论上,暴利行为的规范基础指向《民法典》第151条,准暴利行为的规范基础则依附于《民法典》第153条第2款规定的公序良俗条款,只是其法效果不应当选择绝对无效。妥当的做法是赋予受害人以选择权,并采纳相对无效的法效果,以推动与可撤销法效果的趋同。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反恐怖主义立法完善研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赵秉志  杜邈 《法律科学》2006,24(3):141-146
恐怖主义本质上是一种思想、理念,但是恐怖主义外化为行为而成为法律调控的对象,法律可以通过预防、处置、制裁和恢复等环节对恐怖主义行为进行有效规制。我国的反恐怖主义立法是由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所共同建构的,在刑法等法律中还存在专门的反恐怖主义内容。但是,我国反恐怖主义立法尚存在内容上的缺憾,宪法中应确立反对恐怖主义之明确依据。同时进行专门的反恐怖主义立法,并形成“以宪法为依据,以反恐怖法为主导,诸法配合”的反恐怖主义立法新格局。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经济制度转轨过程中,为了扼制社会上一些谋取暴利的个人和集团,我国一些地方推出了反暴利法。反暴利法的出台,对维护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无疑具有重大意义。然审视各地出台的反暴利法,不难发现这些法规较注重现象,而忽视其实质,即引起暴利的原因。比如反暴利法大多规定,价格高于零售价的多少倍,便可定为暴利,量化分析成为界定暴利的唯一标准。笔者认为,仅以量化分析作为界定暴利的标准是不全面的。因为量化分析仅反映了事物的现象,但其并未揭示事物的实质。首先,在商品经济  相似文献   

15.
不当低价销售行为是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种反竞争行为,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危害极大。然而目前我国对于不当低价销售行为的法律规制体系还不完备,特别是重要的法律责任体系,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从现行立法出发,对规制不当低价销售行为的法律责任体系进行全面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一、暴利的法律界定及类型①暴利行为直接表现为一种不正当价格行为,商品经营者凭借优势地位,通过与处于弱者地位的消费者所缔结的、给付不均衡的价格约定所获取的非法利润,法律上即界定为暴利。目前我国经济领域内存在的暴利行为,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类:l价格欺诈行为:商品经营者以其相对于消费者的经济实力和信息上的优势,在缺乏有效竞争③的情况下,诱使消费者作出违背真实意愿的价格承诺,从中牟取暴利。2价格垄断行为:垄断的存在,与市场的封闭性密不可分。生产经营者垄断市场,排斥外来竞争,从而操纵市场价格,消费者没有选择余…  相似文献   

17.
暴利与反暴利李记华今年3月15日,新华社向全国播发了一条电讯:《价格欺诈牟取暴利干扰市场秩序,上海发布规定加以管理》,介绍了上海《反价格欺诈和牟取暴利的暂行规定》。很快,这则电讯被国内几十家报刊、广播。电视转载传播,日本、香港等新闻媒介也以最快的速度...  相似文献   

18.
吴述林 《江淮法治》2010,(5):56-57,27
我国《民法通则》和《合同法》规定了显失公平制度,该制度渊源于德国民法典、前苏联民法中的暴利行为规定和台湾地区“民法”中的显失公平制度。我国学界对于显失公平的认定标准、性质长期存在争论,现有立法也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19.
张振杰 《法制与经济》2009,(8):33-34,36
保护商业秘密是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重要制度。正确解释商业秘密的特征,是规范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前提。分析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表现形式和认定方法,可以发现法律规定的不足,以及法律实施的问题。解决这方面问题,需要完善有关立法。  相似文献   

20.
法律行为充满着自由主义的色彩,其制度从罗马法以来在教会法时期也在发展进步之中。这种发展表现教会婚姻制度中的当事人意思要件,以及却契约法中的反暴利和反强制与胁迫。教会法之所以能在法律行为制度上取得进一步发展,不仅因为其与后期罗马法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因为当时复杂的社会政治背景以及其教义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