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英国济贫法规定,由教区负责抚养本地出生的弃婴和私生子。但教区官员疏于管理,婴儿死亡率极高。18世纪60年代,慈善家乔纳斯.汉韦走访调查各教区和济贫院,披露教区婴孩的悲惨遭遇,呼吁改革并推动议会分别在1762年和1767年通过两个法令,强制教区加强育婴管理。汉韦法令不仅使教区孩童的境遇大为改善,也推动社会关注儿童福利,开儿童福利立法之先河,在近代英国儿童福利立法史上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1 近代民主政治作为上层建筑,是在资本主义经济文化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西方的议会民主政治,是在封建社会母胎中孕育并随着资本主义自由经济以及城市市民阶级的发生、发展的,英国的议会政治于十三世纪时已经形成,十四世纪时,又由一院制变为两院制,贵族院由僧侣贵族与世俗贵族组成,众议院由各郡、各城市选派的骑士和市民代表组成,从而提高了这些代表在议会中的地位,使议会的权力有了加强。到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国会的力量已足以与封建国王抗衡,因此,革命成功后,近代以议会政治为主要特征的民主政治,得以顺利的建立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赵俊杰 《中国人大》2010,(11):50-51
2010年5月,引人瞩目的英国议会大选尘埃落定,也留给我们一些看点和思考,那就是从“悬浮议会”的出现,我们将如何看待英国的选举制度?当今英国的选举制度有何特点?英国未来的政治改革将走向何方?  相似文献   

4.
蒋政 《人大研究》2013,(7):32-35
质询权制度最先起源于英国。一般认为,质询权制度在议会内阁制国家比较重要,而在议会总统制国家地位并不显著。从各国宪政实践来看,质询权由于使用方便、弹性较大,总体上发展得比较快。如英国1847年提出质询案仅129件,但是到1946年激增到27393件。法国国民议会1970年有6039次书面质询,有5565次得到答复,回复率92%;1984年有19139次书面质询,其中15914次得到回复,回复  相似文献   

5.
奉行熔权制或称议会制(与总统制相对而言)的发达国家普遍实行政府对议会负责制(简称政府负责制)。那么,政府负责制的基本内容有哪些?议会采用哪些措施促使政府履行这一基本制度?本文简要说明这两个问题。政府负责制的基本内容近代英国首创立法权与行政权相互熔合的宪政制度,即熔权制。熔权制的一个基本特征是政府对议会负责。现代大多数发达国家借用了英式熔权制,并相应采用政府对议会负责制。1.两种负责主体从负责的主体看,政府负责制有两种实现形式,即政府集体负责制和部长个人负责制。政府集体负责制又包含几方面。首要的  相似文献   

6.
过去的一年,对经历了严峻挑战的英国议会可谓是个风雨之年,虽然艰难地避过了数十年未遇的风雨,但由此产生的诸多对议会现行制度和运作程序的质疑,及要求议会改革的强烈呼声,引人关注。由于英国党派之争,自民党向议会选举制度宣战,导致去年年初全国举行"议会下院议员选举制度改革公,  相似文献   

7.
英国的十九世纪是一个自由主义经济发展的时代。大众民主意识的崛起成为这个时代一个突出的政治现象。特别是议会改革,一方面逐步打破了传统的精英政治,推进大众民主政治的发展;另一方面促进了两党政治的发展和完善。如果说,1832年议会改革扩大了辉格党(自由党)的阶级基础,削弱了固守土地贵族权益的托利党(保守党)的力量,那么迪斯雷利所推行的1867年议会改革则对托利党的复兴与重建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近代早期,英国思想家为实现理想社会提出了诸多方案,乌托邦是其中重要的组成。17世纪中期以前,乌托邦思想家将改革的希望寄托于君主与议会,试图以立法的方式革故鼎新;17世纪后期,乌托邦构想中出现了一种新趋势,即不寻求国家层面的改革,也不幻想将一国建成理想社会,转而提出通过社会合作的方式建立“小共同体”,并以其作为示范,逐步实现理想社会。这一模式以较强的实践性,成为后世乌托邦运动的主要参照。这一转变的出现,与17世纪后期英国的政治经济形势有关,更受新兴的股份制公司的启发。  相似文献   

9.
印度是一个资本主义的联邦制共和国,采取英国式的议会民主制。印度的议会由联邦院(上院)和人民院(下院)组成。联邦院共244席,议员由各邦及中央直辖区立法院议员选举产生,任期六年,每两年改选1/3。联邦院每年召开四次会议。人民院中占有多数席位政党的领袖,出任政府总理。  相似文献   

10.
一、历史和宗旨各国议会联盟原名"促进国际仲裁各国议会会议",由英国下议院议员威廉·兰德尔·克里默和法国国民议会议员弗雷德里克·帕西联名发起,于1889年6月29日在法国巴黎召开了第一届大会。1899年,第9届大会改用"促进国际仲裁各国议会联盟"的名称。1922年,改用"各国议会联盟"的名称,英文简称为 IPU,中文简称为"议联"。议联的成员为主权国家议会的全体议员或部分议员组成的国家议员团(一个国家只能组成一个议员团)。第二次世界大  相似文献   

11.
英国是当今世界最古老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古老与发达孕育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各种政治制度并使其完整而典型。众所周知,英国的议会有“议会之母”的美誉,英国的议会制也是世界上最典型的议会制;而美国则由于政治、经济、历史和文化条件的原因,形成了不同于英国的政权组织形式和议会。现简析如下:议会英美两国都实行两院制,但二者在历史由来、两院名称、代表利益、权力配置及相互关系上存在重大区别。英国的两院称上院和下院,也可称贵族院和平民院,萌芽于13世纪中叶。当时英国的商品经济得到了发展…  相似文献   

12.
议会又称国会,在西方已经有700多年的历史了。在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议会思想和议会制度也伴随着外国侵略者的鸦片、教士和大炮,远涉重洋,来到了古老的中国。近代中国人对它的憧憬、向往、追求、实践、挫折、失败的历程,也由此拉开了帷幕。西方议会思想东渐 1840年鸦片战争把中西方历史发展的高低差一下子凸现在中国人的面前。因而,地主阶级改革派魏源、冯桂芬、王韬、薛福成、郑观应等  相似文献   

13.
刘艳 《前进论坛》2008,(3):62-63
两党制,是指在一国之中存在势均力敌的两个政党,通过控制议会多数席位或赢得总统选举而轮流执政的制度。需要说明的是.两党制并不要求一个国家只有两个政党,而是说一个国家的所有政党中.只有两个政党力量强大且势均力敌,它们通过竞选议会多数席位或赢得总统选举.轮流上台执政。两党制最早出现在英国,后受其影响,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都确定了两党制。其中,以英国和美国的最为典型。  相似文献   

14.
论英国的政府对议会负责制□蒋劲松政府对议会负责,可简称为政府负责制,这是现代英国宪政的一项基本制度。迄今,国内对这一制度的主要内容尚无翔实的介绍。这既不利于我们认识现代英国的宪政制度,更妨碍我们掌握其它众多发达国家的宪政制度。除美国外,几乎其它每一个...  相似文献   

15.
一、奥地利宪法概况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奥匈帝国解体后,奥地利共和国宣告成立。1920年10月,奥地利议会通过奥地利联邦宪法,1925年和1929年,奥地利议会两次修改宪法。1934年极右势力上台后,该宪法被废除。1938年3月,法西斯德国吞并奥地利。1945年4月,奥地利临时政府宣布重建奥地利共和国,尔后宣布1920年宪法及其后两个修正案继续有效。此后,该宪法沿用至今并进行过若干次较大的修改。  相似文献   

16.
在国际社会政治实践中。很多国家满足于英国的制度安排。认为国家机器已经非常完善,没有可圈可点之处了。尤其是议会制度。但是作为“议会之母”的英国,并没有裹足不前,而是不断变革,使议会制度日臻完备。  相似文献   

17.
何增光 《求索》2013,(5):56-59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监督制度在近代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开辟了近代监督制度的先河。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制定了议会监督、人民监督制度。并把监督制度真正付诸实践。接受了实践的检验。尽管这时期的监督制度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完全实行,但它毕竟给我们提供了值得借鉴和学习的方面。  相似文献   

18.
今年6月,应英国议会上院议长欧文和下院议长布恩罗伊德的邀请,以姜春云副委员长为团长的全国人大代表团访问英国,团员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华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道豫,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刘镇,我也有幸作为代表团的一员。英国是资本主义国家议会历史最长的国家,素有"议会之母"之称。我们在伦敦期间,曾经七次前往议会大厦参观,观看议长入场式,旁听首相议会答询,会见议长,举行工作会谈,出席宴会等,对英国议会的情况略见一斑。现简记如下。  相似文献   

19.
英国议会预算权力的演进已有近六个世纪的历史,法国议会只是到十九世纪上半叶,才拥有预算权力。英国与法国议会的预算程序也根本不同。因此,比较两国议会的财政权力,可能更有利于明了两国议会是如何审批监督财政预算的。年度预算的重要性英国不如法国议会有权审批年度预算的原则是英国议会在十七世纪末创立的。但是,英国议会目前对年度预算的审批通常只包括了一部份收入和一部份支出。以1972~1973年财政年度为例,  相似文献   

20.
弓联兵 《人大研究》2010,(10):42-44
<正>英美两国都是议会政治相当成熟和发达的国家。英国被称为现代议会之母国,议会政治源远流长;美国被视为现代政治文明的结晶,议会制度的设计精到。尽管两国的基本政治制度设置有所不同,前者为议会内阁制,后者为总统共和制,但作为代议机关的议会都在其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在其政治结构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