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我阅读了张全新教授的《塑造论哲学导引》、《塑造论哲学之经济学论证》、《塑造论哲学之政治学论证》中有关价值理论的内容,联系到他在一系列著作中所建立起来的负熵价值论,深深感到:塑造论哲学在构建统一的价值理论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可以说,塑造论哲学实现了其哲学体系统摄下的关于价值理论的统一构建。在此,我按照自己对于塑造论哲学所提出的一系列命题的理解,对塑造论哲学关于价值理论的统一建构,作出以下论述。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分析实证主义哲学、新康德哲学、存在主义哲学和功能主义社会学理论等各种哲学思潮对古典犯罪论体系、新古典犯罪论体系、目的论体系、新古典目的综合犯罪论体系等刑法犯罪论体系的影响,指出犯罪论体系发展的两条线索:一是犯罪人的主体性从罪责上溯到与构成要件要素之中,一是立法者的目的性从完全忽略上升到归入有责性判断之中。这二条线索,体现了价值论对犯罪论体系中的影响,揭示了刑法规范的主客观相统一因素,即刑法规范是客观犯罪事实和立法者主观目的的综合体现。  相似文献   

3.
经济价值论是经济学赖以支撑理论体系大厦的基石.梳理和反思经济价值论不断建构的历程、方法和取向,有其满足当代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特殊重要意义.经济价值论建构的历程大致可梳理为三条发展脉络从效用理论到边际效用理论的演进;从劳动价值论到剩余价值论的演进;"凯恩斯革命"后的多样化发展新趋向.建构经济价值论的独特方法有李嘉图的合理性和不完备性并存的抽象方法;马克思的辩证法和实证方法有机结合的方法;维塞尔的通过主观价值达到客观交换价值的方法等.在建构经济价值论的取向中,值得关注和解读的是时代需要和科学态度、科学贡献和价值立场这两个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4.
城市化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也带来了诸多的问题,最突出的是城市生态环境失衡问题.生态环境的好坏属于哲学价值论的范畴,而广谱价值论是对哲学价值论的一种结构化、模型化研究.从广谱价值论的视角分析生态型文明城市的有关问题,揭示城市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明确实现生态型文明城市建设目标的必要条件和优化模式,不失为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5.
价值与情感是价值哲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价值哲学的研究过程中,学界经历了由理性主导的价值论向感性、情感主导的价值论的转变。从根本上来说,情感主义价值论"情感是价值的根据"的命题是错误的。价值与人相关,实际上是与人的生存、存在相关。因此,本文试图在批判理性主义价值论、情感主义价值论的基础上,阐明价值与情感二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命题,在哲学层面上不仅是一个哲学价值问题,而且是一个哲学道德问题,是价值论和道德论的统一。作为理论形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本身来源于实践;同时,它又必须回归于实践,在实践中得到真正的贯彻和落实,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有四个分支学科,首先是经济哲学学科。这一学科是在科学维度和人学维度相统一的实践论硬核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发端于旧中国、探索于建国后、形成于改革开放的实践及其反思中。它的学术成就是:阐明了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运动的根本规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辩证法的规律论,建立了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以人为本的价值论,论证了规律论和价值论相统一的经济决策论。  相似文献   

8.
"普世价值论"是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范畴,属于资本主义价值体系阵营。具体来说,"普世价值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存在本质区别:一是"普世价值"和"核心价值"是两个不同性质的概念;二是"普世价值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哲学基础、理论实质及价值旨向上是相悖的。因此,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阶级分析法去剖析、比较"普世价值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思想内涵、哲学基础、理论实质及价值旨向等方面的差异性,这对于有效抵制"普世价值论"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滋生、蔓延,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价值判断体系,犯罪论需要考虑分层判断问题。但是,传统的"四要件说"犯罪论没有阶层和过程判断;即便对犯罪构成的四个要件进行重新排序,也不具有阶层的区分。"四要件说"之所以没有阶层,其宏观层面在于贯彻了主客观相统一原则和社会危害性原则,其具体制度设计层面在于仅仅重视入罪机制,忽视建构出罪机制。缺乏阶层区分的"四要件说"只是犯罪论的初级阶段,存在诸多弊端。摒弃以客观要件与主观要件为支柱的"四要件说",建构以违法与责任为支柱的阶层犯罪论,是犯罪论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0.
从哲学层次上研究安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安全是人类生产生活众多领域和科学技术众多学科广泛涉及和研究的概念 ,是贯穿于自然和社会两大领域具有广泛普遍性的客观存在 ,是在当今世界受到普遍关注和重视的现实问题 ,因而需要我们从哲学层次上对其进行概括和研究。根据“安全”概念在日常生活及不同学科中的不同用法 ,我们认为 :安全就是没有危险或免于危险的状态。从哲学上看 ,主观与客观是有严格区别的 ,“安全”与“安全感”因而也是有严格区别的。安全与利益、价值、安全度等指向客观对象的概念 ,以及安全与安全观、安全判断、安全理论等指向主观意识的概念 ,其间的关系及存在的问题都需要从哲学的高度进行深入研究。安全哲学的研究 ,既具有深化安全科学研究和丰富哲学理论的理论意义 ,又具有服务现实社会中人的各种安全需求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科学分界问题是科学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一直以来科学哲学领域争论较大的焦点问题。纵观科学分界标准的演变史,主要包括“一元标准论———标准消解论———多元标准论”等几个主要阶段,其实质是一种迂回、曲折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价值理论是一种与静态资源配置、产权关系、财富分配和经济发展等研究都有关的经济学基础理论。除了劳动价值理论以外,西方经济学界还存在四种其他价值理论,它们是货币价值论、使用价值价值论、生产要素价值论、供求价值论。与其他四种价值理论相比,劳动价值论的价值定义具有更大的合理性,但亦须根据现实需要不断加以拓展,尤其是对广义商品价值的探讨,具有很多好处。  相似文献   

13.
行为无价值论,也可称为人的违法论(或人的不法论)。单纯从违法的角度而言,行为无价值的核心观点是,在考察是否存在实质的违法性时,重视行为人的意思这种"人的"要素。行为无价值论和结果无价值论,原本是在违法性领域的争论。但是通说认为,构成要件是违法类型,违法要素必然是构成要件要素,所以,行为无价值论和结果无价值论的分歧,必然会影响对构成要件的认识。文章从构成要件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来讨论二元的行为无价值论。应坚持二元的行为无价值论。  相似文献   

14.
间接正犯着手问题是间接正犯理论产生以来刑法理论上争论最为激烈的问题之一.国内外关于着手实行的认定有主观说、形式客观说、实质客观说与折中说四种,难以达成基本共识.在刑法理论上,关于间接正犯的着手标准,存在被利用者说、利用者说与两分说三种观点.在违法论上,结果无价值论反对行为无价值论是值得提倡的.因此,将"实质客观说"中的"结果危险说"作为判断间接正犯实行着手的认定标准,是有其深厚的法理学基础的.  相似文献   

15.
论过失     
立足于结果无价值论的旧过失论立场,过失就是对于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的认识与预见可能性,实务上理解的过失是注意义务违反,界定了其与旧过失论之间的关系,结果回避义务与客观的构成要件该当性相关,而作为责任要素,则应该要求对于引起构成要件该当事实的预见可能性与预见义务的违反。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之后,我国价值哲学界发生了一场关于人道价值的论战。主流学者认为效用价值论可以解释人道价值;而主张人道价值论的学者认为,人道价值是人天生就具有的绝对价值,主客体价值关系模式存在种种缺陷,无法合理解释人道价值。许多学者对人道价值论进行了分析与批评,对主客体价值关系模式的捍卫是正确的,但对人道价值的理解并不准确,对人道价值论批评的反驳并不充分。研究发现,价值定义的关系说是合理的,人道价值是人的自我价值的一部分,运用主客体价值关系模式能够有效解释人道价值。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中期的政治哲学受到了来自行为主义的强烈批判,后者认为真正的政治学应当是价值中立的政治科学,这直接导致了政治哲学的衰落。以罗尔斯的《正义论》为代表,政治哲学走上了复兴的道路。罗尔斯对于正义原则的论证逻辑,超越了古典契约论和功利主义的论证逻辑,其"思维实验"的方法具有非自明性、可反复性、结论唯一性等特点,这是其对传统政治哲学的超越。尽管赞成与反对的声音不一,但是大部分学者都承认其论证逻辑有着较强的说服力。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价值论以科学的实践观为指导,坚持理论与实践、真理与价值相统一的原则。依据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科学技术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它不仅作为客观的知识、工具和手段,同时也根源于人类需要,渗透着价值选择。科技与价值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存在。  相似文献   

19.
我国刑事诉讼价值的内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刑事诉讼价值的理解主要应从哲学、伦理学和经济学等角度去把握。在刑事诉讼价值诸多学说中,“价值层次论”隐含着优先选择的矛盾根源。刑事诉讼价值论相对刑事诉讼目的论来说是更为基础、更为根本的理论。恢复性司法程序中体现了刑事诉讼新价值,即尊重和修复。  相似文献   

20.
在犯罪成立之际,是否在对行为及其结果进行评价的同时,也应将判断重点放在行为的故意、动机与目的等主观要素上,这一直被认为是行为无价值论和结果无价值论的关键对立点之一。有的结果无价值论者全面否定主观违法要素,但其恰好不能有效保护法益;有的结果无价值论者例外地承认主观违法要素,但其必然陷入方法论上的困境。行为无价值论承认主观违法要素,主张排除主观违法要素会导致构成要件无限定,不能向国民明示处罚范围,也无法准确认定犯罪;故意犯的违法性程度明显高于过失犯;刑法中规定的目的犯是主观要素影响违法性的具体表现;中国司法实务中大量案件的处理也特别考虑了主观违法要素。从行为无价值二元论的逻辑出发,应该认为犯罪是违反行为规范,进而造成法益侵害的行为。对刑法所禁止的行为,要求行为人有故意或目的,主观要素影响违法。承认主观违法要素,就可以很好解决假想防卫中的"回旋飞碟现象";同时,要使违法概念和正当防卫中的不法侵害概念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