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秀杰 《人民论坛》2012,(36):238-239
大学生村官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如就业形势严峻、农村人才需求、国家优惠政策等;而身份模糊、动机不纯、本土冲突、热情消退等因素使得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过程面临诸多困难。调研表明,大学生村官要真正发挥应有作用,除端正自身态度外,相关政策的落实、所在地村委村民的积极帮助也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2.
目前大学生"村官"创业面临着创业资金缺乏、创业能力不足、社会支持缺失等诸多问题,而社会资本的缺失是其在农村创业受阻的关键原因。研究发现,大学生"村官"通过积极行动可以充分动用政策性支持、先赋性关系等社会资本,取得创业启动阶段所需的资源;在农村社区创业过程中所建立与扩展的熟人关系、取得的社区信任与声望等后致性社会资本,为创业项目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更高质量的社会资源。大学生"村官"的积极行动、社区的信任与支持、政府搭建的政策平台等,都是大学生"村官"创业计划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3.
基于制度逻辑与利益逻辑,建立政策执行的"主体—情境—行为"分析框架。本框架关注政策执行中的行动者及其利益、政策执行的正式制度情境与非正式制度情境、政策执行的行为选择及行为结果。对G村两起政策执行共谋的案例研究发现,利益冲动是共谋的内在动因,分离的执行结构与虚置的监督体制为共谋提供了制度空间,乡土逻辑与农村文化则是共谋的社会土壤。这意味着政策执行需要通过制度设计来实现"激励兼容",并重视民情与运用地方性知识。  相似文献   

4.
周西安 《人民论坛》2012,(35):152-153
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实施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和实践价值。大学生村官在农村的各项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其发展受到制度设计和能力提升等方面的制约。可以采取加强政策制度设计与建设,积极引导大学生村官创业等措施,激发他们立足本乡本土创业富民的积极性,进而保证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村官热与国家发展战略、农村客观实际以及大学生就业压力有关。选派大学生村官主要存在学非所用、理想与现实反差大、难以融入农村社会、与相关政策法规冲突以及相关措施不配套等问题。这既与我国高等教育有关,也有政策设计层面以及操作层面的原因。对此,可推出大学生村官双学位项目,重视对于大学生村官的培训,适当为大学生村官减压并改进具体操作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6.
选聘优秀大学生到农村任职.是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需要。近年来,丽水市莲都区积极探索大学生村官选拔培养机制与作用发挥机制。2012年在丽水市首创大学生村官“岗位轮换”,有效激发了大学生村官工作积极性。为进一步做好欠发达地区大学生村官工作,摸清家底、找准问题、厘清思路,我们对丽水市莲都区146名大学生村官的现状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出台,是基于新农村建设、巩固基层政权、缓冲就业压力等多重目标的考虑。该项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制度在力求实现国家和集体利益的同时,也必须充分考虑到大学生村官的个体利益问题。为此,中央连续出台政策,对关乎大学生村官切身利益的出路问题作出明确规定。然而,中央为大学生村官预设的五条出路在基层是否可行?本文以浙江省为例,通过调查分析得出结论:因法律背景、基层实况和自身能力所限,浙江大学生村官的五条出路尚不畅通,需要进一步拓宽。最后结合浙江省农村社区建设的背景,提出具有浙江特色的一条新出路,即让大学生村官担任农村专职社工。  相似文献   

8.
户籍制度自1958年正式确立了基本框架以来,伴随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变迁而经历了一系列的政策调整,保障和推动了劳动力的有序流动,逐渐显示出了中国的人口红利,在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维持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户籍制度改革以来,户籍背后密切绑定的诸多社会福利为社会多方诟病,相关的政策调整也难以取得显著成效。本文借鉴政策网络分析框架,深入分析后发现,政策社群的权力转移、府际网络政策权威性渐长、议题网络参与水平有限以及各政策网络间的关系变化合理解释了户籍制度改革中政策变迁的内在逻辑,并且在此基础上探究了户籍政策变迁过程中的政策主体间互动关系,为下一步户籍政策设计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9.
法团主义是一股兴起于欧洲大陆并在那里形成制度现实的思潮,它是一套针对多元主义理论"缺陷"、分析"国家—社会"关系的理论框架。在对中国"国家—社会"关系的探讨中,一些学者尝试引入法团主义理论框架来解释社会的转型过程,拓展了"国家—社会"关系的研究思路。但也有一些学者对这种分析路向进行了反思,通过分析法团主义在欧洲生存发展的内在机理和外部环境,结合中国的情况对这一理论框架对中国适用的有效性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若干质疑和批评。这些论辩促使学界更为理性地去认识和诠释法团主义理论,这对充实"国家—社会"关系研究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0.
2006年以来,我县按照中央、省、市的统一部署,遴选出37名优秀大学生村官。为了确保这些大学生村官进得来、留得住、用得好,我们从农村工作实际出发,不断加强引导和管理,积极探索发挥大学生村官作用的有效途径和办法,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村官"岗位具有一定的公共属性,大学生"村官"创业应具有一定的公益属性。建构基于农村公益导向的大学生"村官"创业体系,需要党委政府、家庭社会和大学生"村官"本人三方面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村官政策是国家为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农村人才匮乏而做的有益尝试。面对纷繁复杂的农村工作,一些大学生村官没能经受得起利益的诱惑,触犯了法律。虽然有相关政策法规的支撑,但由于其主体身份在法律定位的模糊性与客观履职行为的复杂性,使得司法实践中对于其职务犯罪在罪名认定、主体管辖等方面存在诸多争议,甚至出现了一些执法困惑,引发群众不满,影响了农村稳定和新农村建设。因此,对于此制度我们尝试从理论和实践中进行演进,以此探索出符合现实需要的路径,使得此政策得以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从"市场"与"社会"的关系去论证社会政策的理论基础,是社会政策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路向。卡尔.波兰尼的"嵌入性"理论分析了"市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存在吊诡:虚拟商品和社会自我保护运动之间的内在矛盾。基于该理论的逻辑分析,通过厘清"市场"与"社会"的本质关系,可说明市场"嵌入"社会是社会政策研究路向的解释框架,"劳动力去商品化"是突破"市场"与"社会"吊诡关系的路径和选择,"社会公民权利"作为获取社会福利的资格条件成为社会政策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中的若干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村官"政策作为一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长远战略,具有重大意义。在其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大学生"村官"自身能力不足、相关法律法规与配套机制不完善、社会环境及农村具体工作环境复杂等问题。各部门应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思想政治教育,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管理体制,整合多方资源,积极探索更适合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发展思路,促进大学生"村官"的科学化管理。  相似文献   

15.
自我意义的实现——对北京市大学生村官的一个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取深度访谈的方法,调查和探讨了北京市大学生村官计划两年来的实践情况.我们考察了大学生村官实践对于大学生自身以及对于当地的影响,发现访谈对象在这两项外显行为上存在明显差异,同时发现大学生村官对于自赋意义的-Z类客观陈述与外显行为有对应关系.我们也发现在大学生村官对自赋意义的客观陈述中村干部与北京市政策作为他者占有重要地位,于是我们考察了村干部与政策对于大学生村官工作意义的客观陈述.基于对自赋意义结构的讨论,我们提出并尝试了一种研究方法,即通过比较两种客观陈述,深入到自赋意义结构内部探讨其差异.文章末尾通过将"意义"的价值与自我实现的涵义结合于自赋意义中,将问题指向大学的道德和意义教育,指出为了使大学生在完善自我的同时造福社会,大学生扎根于社会之中的反思,及其自我意义的形成和持守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唐俐 《人民论坛》2013,(2):38-39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把社会管理创新的法治工作作为重点,关于社会管理的内容中首次加入了"法治保障"的概念。文章通过对十八大中有关社会管理创新的布置进行法治逻辑的考量,来分析法治精神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同时理清其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关系,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法制化之路。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以来,在“千万工程”经验引领下,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与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呈现出一个充分凸显“国家引领性”的治理图景。为更好地解释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实践经验,本文在已有“嵌入式自主”理论基础上,将中国独特的政治背景与治理场景考虑在内,提出中国情景化拓展的“引领型自主”分析框架,并援引“问题缘起—行动要素—维系策略”逻辑思路,探讨国家先行实验区典型案例的实践样态。研究发现:农村环境治理缘起在于内在压力和外在推力的共同驱动,表现为国家权威注入的政策传导在先,村庄内生的自治发展在后,通过政策政治性激发村庄自治性,从而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国家自主有为—引领地方有效”是基于中国本土典型建构出的经验架构,是透过“引领型自主”理论诠释探讨出的“治理有效”机理模型,有助于深刻把握中国式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现代走向和转型。  相似文献   

18.
李义良 《人民论坛》2014,(3):171-173
大学生村官精神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最新成果,总结提炼当代大学生村官精神对于推进大学生村官工作、鼓舞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的劲头有着重要意义.大学生村官在农村艰苦环境下历练成长需要有一种精神力量支撑,探寻这一精神,需要从国家、社会、个人等层面加以思考,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角度加以认识.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村官精神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最新成果,总结提炼当代大学生村官精神对于推进大学生村官工作、鼓舞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的劲头有着重要意义。大学生村官在农村艰苦环境下历练成长需要有一种精神力量支撑,探寻这一精神,需要从国家、社会、个人等层面加以思考,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角度加以认识。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村官"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政权建设,体现大学生自身价值,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近年来,威海市在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中,出现了"村官"高流失率的困境。原因是大学生"村官"身份界定模糊,合法地位的缺失;政策和后期管理不配套等因素,使得这项制度的推行遭遇根本性困难。本文从理论和实践方面探析威海市大学生"村官"流失问题的成因及解决问题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