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可持续性既是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重要方面,也是地方政府制度创新面临的现实难题。制度演化理论为我们分析地方政府制度创新可持续性问题提供了新视角。基于制度演化理论的解析,多样性选择主体的内生需求、地方政府的适应性学习、创新者的“企业家精神”、路径依赖、地方政府间的竞合关系、制度创新与非正式制度的契合程度、制度创新的制度化能力都会影响到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可持续性。通过建立制度创新与公共利益的连接点、构建科学的制度创新绩效评估体系、培育创新者的“企业家精神”、摆脱制度创新的路径依赖、促进地方政府之间的良性竞合、提高制度创新与非正式制度的契合程度、强化制度创新的制度化能力,可以提高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2.
中国“渐进式改革”模式实际上是政府与市场的互动过程,在承认市场力量的同时,也发挥政府的作用。这其中,地方政府制度创新从多角度多层面呈现出“渐进式改革”的内涵和外延,这是一种诱致性的制度变迁。利用分权体制本身所具有的竞争性因素及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方面的优势,地方政府对特定的制度环境的认识更全面、更敏锐、更了解制度资源的利用状况和微观主体的现实需求,因此也更有利于与本地实际相结合进行制度创新。股份合作制、民主恳谈、参与式预算、行业工资集体协商是温岭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成果。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改革过程,实质上就是中国政府包括地方政府推动制度创新的过程,是新制度被制定及旧制度被替代的过程。我国地方政府在获得一定的经济决策权、财政支配权及制度变迁的供给权的情况下,其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在制度变迁中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基于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信息不充分的研究背景,本文在阐述我国预算制度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制度约束及约束机制软化的基础上,从预算制度、财政体制、地方政府代理行为及公民素质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制度软化的原因。认为解决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应建立与完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相结合的财政体制在强化预算约束制度的基础上推进国家预算制度的创新改进与完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和政府官员考评制度等。  相似文献   

5.
解读中部崛起战略下的地方政府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改革过程,实质上是在中央政府主导下由地方政府推动制度创新的过程。实施中央政府制定的中部崛起战略需要中部地方政府推动制度创新,主要有行政观念创新、行政体制创新和产权制度创新等。  相似文献   

6.
我国地方政府在政府竞争的压力之下,起着政治企业家的作用,进行了诸如产权制度变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及地方公共物品供给制度改革等制度创新行为。但行政性分权的非制度性和非稳定性,法律约束机制的缺失以及中央政府宏观调控式微等制度安排中的缺陷导致了地方政府制度创新中的悖论,地方政府在政府竞争中以曲解规则、补充文件等异化的制度创新行为和方式来理解和贯彻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上级要求实施的制度规则,以求满足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7.
地方政府竞争的动力是实现地方经济增长,制度创新是实现经济增长的路径,知识溢出是制度创新的重要源泉。地方政府竞争、制度创新与知识溢出三者通过经济增长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利用知识溢出促进合作为解决当前中国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失当困境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地方政府创新是当代中国治理改革的重要内容。以中部地区三种不同持续类型的地方政府创新案例为分析对象,建构"政府—制度—社会"分析框架,创新"深化发展"是政府嵌入、制度优化和社会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创新"原地踏步"是政府积极动员、制度逃避和社会依附的原因;创新"动力衰竭"源于政府脱耦、制度困境及社会脱嵌。只有建立政府行动机制、制度改进机制和社会反馈机制,地方政府创新才具有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9.
王伟 《理论前沿》2006,488(23):14-15
文章分析了地方政府科学发展的必要性,制度创新在促进地方政府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而提出了地方政府促进本地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0.
WTO与新公共管理视野下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WTO体系下的各国政府为了适应新的生存条件 ,先后对传统的公务员制度进行了创新。中国加入WTO后 ,中国的公务员制度也必然要面临着诸多方面的严峻挑战。国情与环境的差别 ,决定了中西方公务员制度的改革与发展在目标、战略及具体措施上的不同。但由于共同的国际环境尤其是全球化的时代背景 ,加上人事管理过程的共性 ,西方文官制度改革的许多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1.
WTO与中国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适应性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成为WTO正式成员的事实意味着WTO的原则和规则在中国必须得到严格的遵守 ,意味着中国必须变革其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以适应WTO原则和规则的要求。WTO对各国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一般要求和对中国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特殊要求 ,促使中国环境保护法律制度进行适应性变革。中国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总体上是可以与WTO原则和规则的要求接轨的 ,我国应建立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体系及应采取适应性变革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中国政府职能转变相对滞后 ,而中国加入WTO后 ,对政府职能的转变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在WTO框架下 ,政府职能调整的基本目标 ,就是要充分反映市场的要求 ,通过提高政府管理与服务的效率 ,使本国市场具有更强的国际竞争力 ,从而在不违背国际规则的前提下最大可能地增强本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地方政府如何迎接WTO的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入世后受到挑战的首先是政府管理。面对入世,各级地方政府要树立正确的入世观与“规则”意识;找出地方政府与WTO原则的主要差距;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创新政府建设;普及WTO相关专业知识,加快WTO人才培养,提高公务员素质与能力并建立新的行政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4.
WTO对跨国公司限制竞争行为的规制与中国反垄断法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ATT/WTO多边贸易规则弱化了政府管理、干预贸易与投资的权力,推动了跨国公司的发展与壮大。但跨国公司实施的固定价格、数量与分割市场、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限制竞争的行为,不仅对东道国的经济秩序与消费者利益有消极影响,而且会形成新的市场准入壁垒,损害各方通过WTO谈判而取得的市场准入的期待利益。各方利益冲突致使短期内WTO不可能形成统一、有效的竞争规则。中国应密切关注WTO框架内竞争规则的讨论,力求制订符合国际发展潮流的竞争规则。针对在华跨国公司限制竞争行为的形式与特点,中国在反垄断立法、执法中应建立完善的价格预警机制、并购报批程序、区别措施、宽大政策、国际合作机制等。  相似文献   

15.
理顺宏观调控和微观规制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加入WTO后 ,在世界贸易规则导向下 ,理顺宏观调控和微观规制关系 ,纠正重宏观调控轻微观规制或以宏观调控代替微观规制的倾向 ,集中和加强中央政府宏观调控、强化地方政府微观规制 ,建立既能保证中央政府权威又能发挥地方政府积极性的高效运转的政府纵向管理体系 ,有利于政府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政策和微观规制政策的互补性 ,纠正市场失灵 ,有效地保护国内产业 ,建立全国统一市场经济秩序 ,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区域警务合作开展主要是依靠上级政府强制展开的。这种治理方式对于完成特定的警务任务有着显著的效果,却也存在着非制度化、形式化、短期化和唯上级化等弱点。合作治理是一种以合作博弈为理论基础,寻求以地方政府为主体,建立合理规则为主要合作机制的治理理念,具有更高的社会治理效果。为了进一步提高区域警务合作的治理效果,有必...  相似文献   

17.
WTO:地方政府行为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入世后,开放与市场化改革正在深入。作为经济发展主要推动者的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在管理体制、事权关系、利益协调上存在着矛盾,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也需重新界定。深入剖析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企业的两组博弈关系,阐明当前政府管理体制中存在的缺陷与问题,对推动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地方政府职能创新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对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以下简称WTO规则)的研究很多,但对国际私法与WTO规则关系比较的研究,则尚属缺门,而且,还出现了世贸组织成立之后,国际私法的作用削弱了的意见;但实际上国际私法的作用反而更大了.本文论述国际私法与WTO规则的联系与区别、效力比较、WTO规则能否在法院直接适用、国际私法在WTO规则促进下的新发展,并提出尽快完善我国国际私法立法,更好地实施WTO规则.  相似文献   

19.
WTO对中国实验动物福利保护法律制度的构建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目前的实验动物福利保护制度虽然存在与WTO规则接轨的众多障碍性因素,但也存在与WTO规则接轨的基本条件。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实验动物贸易的自由化和国际化,应借鉴国外的成熟立法经验,构建与WTO规则接轨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实验动物福利保护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20.
地方政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应具备准入性服务、体制性服务、基础性服务、规范性服务、引导性服务、公平性服务等公共服务职能,以适应我国加入WTO的新环境要求。重新界定地方政府的十项职能与六大类服务,这就从理论上提出了强化地方政府服务竞争力的标准,可大大提高西部地方政府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