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一”     
"一"是汉字里最奥妙的文字之一。它可大,大到万物之母,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它可小,小到一滴一点,一丝一毫……"一"虽小,小中见大;"一"虽大,大中有小。牵一发而动全身,观一斑可见全豹。所以,对于"一",要"谨思之,慎取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清代的张伯竹,为官清廉。在他写的《禁示馈送檄》中言——"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连用的八个"一"尽是些小事,然而却于细微中见精神。张伯竹惜民爱民、廉洁自好的高尚品质表现得淋漓尽致。由是观之,善小的"一"和恶小的"一"却能体现一个人品行的好与坏,  相似文献   

2.
“一”字解     
“一”是汉字里最奥妙的文字之一。它可大,大到万物之母,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它可小,小到一  相似文献   

3.
《老子》第42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一段中,对于“三生万物”的“三”究是什么,一直没有确解。我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的两个“三”字,都是“气”字之误,即应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气,气生万物。”本文拟就此加以论证。 1、首先,“气”字被误为“三”字,属字  相似文献   

4.
倪春元 《群众》2011,(12):85-85
有关清廉的警训古已有之。宋代吕本中说:“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日清、日慎、日勤。”他指的是为官之要。清代张们行说:“一丝一料,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膏脂。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墩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他算的是为民之德。而曾了说的“吾日三省吾身”,我则视之为洁身之宝。  相似文献   

5.
一如总理2008年答记者问时所说“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今年两会十大热点中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医疗改革排名前三,另外一些接地气的议题既打开了广阔的基层视野,也引发民生的现实思考。正是“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通过基层的民生触角的细微变化更能触摸到问题与挑战、变化与期待。均提醒我们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攻坚克难的改革发展任务依然紧迫。  相似文献   

6.
<正>做公道,是琼海农村历史悠久、遍及每个村落的一种美食习俗,它以浓郁的生活情趣和独特的表现形式,在林林总总的琼海美食文化中独树一帜、绽放异彩。提起做公道,人们总会沉浸在无穷的乐趣之中。公道,就是公平合理,不重此轻彼之意。在琼海,“公道”二字也用到了食事上。做公道,是多人凑份来做、分而食之的一种习俗,它有小、中、大三种形式。小的公道,是宰鸡或鸭;中的公道便是宰只鹅;而大的公道,是宰狗宰羊了。  相似文献   

7.
从政廉为本     
宋前贤相包拯恶如仇,不畏权势,刚正不阿,正气凛然,虽历经千年,正气常存于天地之间,被人民誉为“青天”,堪称“官”之楷模。但人尽知包拯之“铁”之“硬”,却未必知其廉。据史载,包拯“虽贵,衣食器用饮食加布衣”。他在《乞不用赃吏》的奏折中说:“廉者,民之表也;贫者,民之贼也。”直到63岁病逝,临终嘱咐后代:“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监,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坟之中。不遵吾志,非吾子孙。”可见,“廉”在包拯为官之道中的地位。在“千里为它只为钱”的封建社会,如包拯一般以廉作为官之本者却也不少,诸葛亮在…  相似文献   

8.
五行的多元发展观徐唐龄先民对宇宙的认识有个深化过程,而且由于信息的交流和反馈受到当时物质媒体的限制,认识的程度又是参差不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种算术级数的增加,是《老子》的发展观。而"一阴一阳之谓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  相似文献   

9.
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者。他提出“无为而治”的管理理论,同儒家“和为贵”的管理思想、法家的法制理论相互辉映比照,成为中国传统领导智慧百花园中一枝奇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老子管理的理论基础是道的哲学。老子认为,道是世界的本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的基本特征,是自然无为。“道法自然。”道的本性是自然的,离开了自然的本性,道也不成其为道。“自然”的涵义,就是天然、自成、自然而然。詹剑峰先生解释老子的道时说:“凡物莫能使之然,亦莫能使之不然,谓之自然。”道生…  相似文献   

10.
官格与官德     
10多年前,我偶读这样一首小诗:“为官不能袖清风,不如归去做田翁;为人折腰打哈哈,堪称猪猡与哈巴;为文不得见真淳,何必欺世又盗名。”为此,我即抄录下来分别放在我办公室和家里的写字台的玻璃板下。不管我走到哪里,搬了多少次家,这纸帖都随我到哪里。10多年来,我一直以此来告诫自己,要求自己。而今,虽没有当上什么官,当然就谈不上对当官有什么体会,但这做人还是能理直气壮地表示:堂堂正正,我问心无愧!我之所以喜欢它,把它珍藏,还作为我人生的座右铭之一,是因它揭示了做人、做事、做文、做官……的真谛与准则,它实…  相似文献   

11.
杨起林 《前进》2001,(6):47-47
“为政者多,知政者少”,这恐怕是不争的历史经验之论。“为政”者未必真正“知政”。就是说,在其位者未必善谋其政。从历史看,也确实如此。然而,“为政”者却必须“知政”。只有“知政”才能“为政”,“有知”方可“有为”。否则,何以谈“为政”呢 ?“为政”乃万端中之首端,大事中之大事,关系国之命运,民之祸福。大到朝代更替、政权倾复,小到一地治乱、事业兴衰,无不与为政者没有干系。所以,“为政”之事不是谁都可以为所欲为的。   “为政”者如何才能善于“知政”呢 ?以愚之见,举烦择要而言,善“知政者”,必先善于“知…  相似文献   

12.
钟巧灵 《求索》2007,(12):183-185
山水画和题山水画诗,是画家和诗人表达和寄托其情致思理的载体。综观宋人在题山水画诗中所表达的情致内涵,林泉之思最为突出。林泉之思在宋代题山水画诗中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层面:一是“遥羡”,虽不能至而心向往之,表现出对山林隐逸生活的喜好与倾羡;二是“惧隔”,意识到画景与“我”之间的隔膜及欲归隐而不得的处境;三是“望引”,这是诗人对置身于山水林泉的遐思,希望有“仙老”来引接自己进入仙境般的画境。这既是一个情感问题的三个方面,也可视作一次情感过程的三个环节。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似乎对数字“三”特别钟爱,带“三”字的成语不胜枚举。比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土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等等。老子曾说,道生、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当代中国有“三个代表”。更有西方研究得出结论:人们瞬间只能记住三个要素。看来用“三”来说明道理,不仅符合人类的逻辑思维习惯,也是物竞天择的自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观点集萃     
《公民导刊》2008,(8):19-19
事实上,人大代表“大小”之分是传统“官本位”和人们崇拜“权”和“钱”的思想在作怪,它实际上是将代表个人的行政权力或经济实力作为代表“大小”划分的依据,是对代表平等性的践踏。如果我们承认了人大代表有“大小”之分,那么,必然会影响到那些来自基层的“小”代表行使国家权力和履职的积极性,甚至导致“小”代表成了“大”代表的傀儡,  相似文献   

15.
读史书,“大悦”(即“非常高兴”)一词,出现频率颇高,但基本上都是“官大悦”、“上大悦”、“龙颜大悦”,绝少见“民大悦”、“百姓大悦”。恕我孤陋寡闻,至今还只看到《史记·商君传第八》中记“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其实细想想,这也没什么可奇怪的。在封建社会,统治阶级与人民利益根本对立,一般来说,只要“官大悦”,就不可能有“民大悦”,反之亦然。皇帝老儿霸占后宫三千佳丽,面对如云美女,势必龙颜“大悦”,而老百姓的女儿媳妇被强征入宫,骨肉分离,暗无天日,自然只有“大悲”、“大哀”的份;…  相似文献   

16.
小鸟又自由了霍达隆冬一日,一只麻雀闯入我们住的这幢居民楼,在楼梯间飞来飞去,却“咚”地一声撞在玻璃上,如坠石般落到地上,成了我的俘虏。北京城里虽广厦林立,却没有这只麻雀的栖身之所;虽佳肴珍馐应有尽有,却与它无缘。我决定将其带回家去,解其食宿之忧。何况...  相似文献   

17.
四方区社团年检实施新举措 青岛市四方区民间组织管理局对社会团体进行年度检查中,实施了“一结合二管理三到位”的新举措。“一结合”就是指结合社团规范化建设活动进行年检;“二管理”就是把年检情况形成一式两份的书面材料,一份反馈给业务主管单位,一份由民管局统一建立专属档案,这样业务主管单位与民管局对社团管理可“双管齐下”;“三到位”是指由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上管单位,社会团体三方到位召开碰头会议,共同研究如何通过年检工作推进社会团体的规范化建设。(青岛市四方区民间组织管理局)缙云县婚姻集中登记得民心 浙江省…  相似文献   

18.
五百日军不敌柯铁虎一人    义勇军“三猛”之一的简大狮,至事不可为,潜返原乡漳州,却在日本的外交压力下,被捕遣往厦门厅,送回台湾,绞死于台北监狱。在厦门厅,简大狮有以下之供词——— “我简大狮,系台湾清国之民。皇上不得已以台地割日人,日人无礼,屡次至某家寻衅,且被奸淫妻女:我妻死之、我妹死之、我嫂与母死之,一家十余口仅存子侄数人,又被杀死。因念此仇不共戴天,曾聚众万余以与日人为难。然仇者皆系日人,并未毒及清人;故日人虽目我为土匪,而清人则应目我为义民。况自台湾归日,大小官员内渡一空,无一人敢出…  相似文献   

19.
偶读清代张伯行的《禁止馈送檄》,颇多感慨,且摘抄如下: “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膏脂。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才,此物何来?……”据史载,有“天下第一清官”(康熙皇帝语)之称的张伯行,政绩  相似文献   

20.
为响应国家教委关于“暑期三下乡”的号召,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组织了“三下乡”服务队,来到了黄冈市麻城市白果镇进行扶贫教学。短短11天的行程中,通过在两级教委教育组开座谈会以及在当地中、小学授课,我们了解和目睹了大别山区的教育现状。一、教育概况麻城市教育工作开展的背景,可以用“一大二多三穷四优”八个字加以概括。“一大’塔指麻城拥有3747平方公里的面积;“二多”是指麻城现有114万之多的人口;“三穷”是指该市仍是一个在财政上困难,尚未脱贫的地区;“四优”是指麻城虽位居大别山,但由于京九、京广铁路在境内通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