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多士成大业,群贤济弘绩. 五年里,广元市各类人才新增9.9万人,总量达45.7万人,占全市人口总数的15.2%.其中,高层次人才增长900余人,获评国、省、市以上人才荣誉850人. 五年里,广元市新建国家级星创天地9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03家、高新技术企业44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9家……这是一份沉甸甸的广元人才兴业"成绩单".我们欣喜地看到,人才"洼地"广元通过大胆创新,打破人才制度壁垒,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实现了"弯道超车".  相似文献   

2.
邱文丽  覃嫔 《山西青年》2022,(3):123-125
在音乐人才快速增加的背景下,社会对音乐人才的综合素质能力培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于是,我国各高校纷纷加大了对音乐人才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力度.在培养过程中,课程缺乏特色、教育观念落后、经济基础薄弱、学生基础不足、教育方式单一、教师水平有限和制度实施不严等问题频出,阻碍了音乐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发展.对此,怀化学院音乐舞蹈学院提...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院校一向是一片净土,远离是非纷扰.然而,近年来,人们心目中的象牙塔--高校却被频频推上被告席,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用人机制的变化,高校人才流动的范围越来越大,人才的流失给用人单位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高校教师诉高校的案件呈逐渐上升趋势,如何解决稳定人才与实现人才合理、合法流动这一对矛盾,己成为高等院校管理者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高校人才管理暴露出来的诸多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对高等学校如何避免和应对人事争议纠纷,提出一己之见.  相似文献   

4.
"党管人才"是党建工作的一个新课题.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才竞争成为当今时代的核心和焦点,谁拥有了一流的人才,谁就掌握了成功的主动权.人才是质量、效益的决定性因素,是发展建设的"重头戏",必须在"盘活"人才的"源头"上下工夫,在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上不断更新理念、完善机制,实现"以人为本,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才能畅通人才建设的"瓶颈".  相似文献   

5.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这毋庸置疑,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我们对宝贵的人才资源的浪费却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发布的《2006年中国人才发展报告》指出,由于用人观念和制度安排存在欠缺,我国的人力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人才浪费现象非常严重.据测算,仅2005年一年,中国就有2500万人因没能"尽其才"而无端消耗,造成的损失仅经济指标一项已超过9000亿元.制止和减少人才浪费,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相似文献   

6.
食品有保质期,人才也有"保质期".在多种因素作用下,一个人的才能客观上存在一个抛物线型的生命周期.从才能的萌芽、发展、成熟直至才能的衰退,人才不可能持久地保持才华横溢的高水平状态.因此,要充分发挥人才效能,必然要求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善于把握用人最佳时机,在人才精力最旺盛、创造力最活跃的高峰期,即人才的"保质期"内及时使用.  相似文献   

7.
论"两课"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两课"可以培养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理论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才不仅是时代发展及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也应成为"两课"教育教学的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国内学界主要是哲学界近15年对"实事求是"命题进行了多方面的深入研究,既取得了相当的学术成果也留下了有待深入研究的空间.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实事求是"命题的含义过多或过"杂",对其认识论与价值论两个侧面的研究过于"抽象";对"实事求是"所指之阶段性与连续性的关系存在着某种疏离之处;将"实事求是"机制方面的研究同我国宪法、党章等法规条文的研究结合起来还相对不足;"实事求是"同西方哲学的"比较"尚有待深入等.深入这些问题的研究将预示着本论域的斫趋向.  相似文献   

9.
我国传统法学教育理论无论在目标定位、理念、模式上还是在具体制度上已远不能满足现代法治国家对法律人才的需要,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与挑战.我国法学教育引入、借鉴"法律诊所"教育模式,关键在于对"法律诊所"教育模式目标定位与价值取向的正确把握.  相似文献   

10.
有关机构调查研究后指出,“入世”后,我国急需以下10种人才: ——信息业人才、信息咨询员,熟练掌握计算机、电脑网络特别是能在“信息高速公路”上自由驰骋的人士将备受青睐。 ——精通商务谈判的人才:精通国际商务知识、法规和谈判技巧,必将抢占商务交流成功的先机。 ——精通两门以上外语又学有专长,具备管理经验的人才:加人WTO后,我国经济将向“管理型”转变,有经验的管理人才将是经济持续发展的人力保障。 ——律师和会计师:通晓国内、国外法律和会  相似文献   

11.
他,是国家973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他,是一位活跃在我国电子材料与元器件领域的杰出青年人才;他,就是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院长李言荣教授.……  相似文献   

12.
长春市人才工作取得很大成绩,但人才、科教优势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还没有大的突破,现有人才状况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推动人才合理配置,努力提高人才使用效益,是实施"人才兴业"战略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嫩江市以人才"十大基地"建设为抓手,积极创新人才引进举措,通过加强与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战略合作,挖掘大学生人才"富矿",加速青年人才"智汇嫩江",谱写人才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强音.  相似文献   

14.
"土专家""田秀才"一直是活跃在达川区广袤土地上的生力军.近年来,达川区牢固树立"抓乡土人才促农村发展"的理念,紧紧抓住乡土人才这支队伍,致力于搭平台、强服务、激活力,促进乡土人才在脱贫攻坚、基层治理的主战场上发挥优势、各显其能,形成了"培养一批能人、带动一方百姓、搞活一片经济"的人才链式效应.  相似文献   

15.
企业集团总裁"过劳死"是一种过度劳累而死亡的社会现象.我国企业集团总裁"过劳死"呈现出增长的趋势,其中主要原因有市场竞争的压力太大、社会对劳动权利性质的错误认识、企业集团总裁工作环境过于残酷、工作时间过长、劳动强度过重等.针对企业集团总裁"过劳死"现象,必须修改劳动法、建立人性化的竞争机制和保护人才的专门机构,积极预防企业集团总裁"过劳死"发生,使我国真正走向人本社会.  相似文献   

16.
国以人兴,政以才治.要培养好人才,使用好人才,必须解放思想,打破传统观念.实践证明,"逆向思维"对于做好人才工作也有益处.  相似文献   

17.
7月5日下午,国家"千人计划"创新人才刘先兵博士为主导的、拥有14项国家发明专利的苏州珂玛材料技术有限公司与成眉新能源新材料园区正式签约.今年以来,成眉新能源新材料园区已成功引进博士7名,其中国家"千人计划"人才3名、国家"百人计划"人才1名、海归博士5名,填补了眉山市无国家"百人计划""千人计划"人才的空白.  相似文献   

18.
技能是强国之基、立业之本.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贵州,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关键靠人才,很多领域必须靠技能人才.但就目前而言,技术技能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依然是贵州高质量发展的短板. "技能贵州",蓄势起航.2021年12月22日召开的全省职业教育大会强调要抓实"技能贵州"建设,不断提升贵州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教育部与...  相似文献   

19.
去年以来,长宁县围绕打造"竹海之都、秀水长宁"的发展目标,结合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实际,启动了党政领导干部、公务员、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者和实用人才(技术工人和农村乡土人才)"五支队伍"建设工程,从构建人才工作运行机制、人才教育培训和人才选培管理三大机制入手,着力构筑长宁区域性人才战略高地,充分发挥第一生产力效应,促进全县三个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20.
今年以来,隆昌县着力建设"三库""两网""两平台",倾力打造"数字组工",不断提升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 "三库",即健全"干部信息库",建立女干部、党外干部、选调生等15类干部信息库,定期对信息库数据进行核查更新、动态管理;健全"人才资源信息库",将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等6大类10.1万人录入信息库,服务人才引进、培养和开发;健全"党员信息库",将1109个党组织、30428名党员基本信息录入信息库,为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