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赵颖 《法制与社会》2010,(12):100-101
信托业是金融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但在我国现有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框架下,信托业的发展受到了一些限制。基于我国特殊的信托监管现状,本文提出应该制定《信托业法》来统一信托业的规范,促进信托业的蓬勃生长。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对政府监管的内涵和监管目标的定位作了阐释,然后介绍了监管理念从干预主义到监管治理的转变;基于监管治理的理念和监管模式首先审视了我国政府监管的现状和问题,然后提出了革新我国政府监管机制的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3.
政府监管的缺陷与证券监管的适度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东方 《现代法学》2002,24(4):153-157
对证券业的监管说到底就是政府干预社会经济在证券业中的体现 ,然而 ,政府干预 (或称政府监管 )在其运行过程中 ,本身是会存在缺陷的。本文试图通过对政府监管缺陷和证券市场法律监管负成本的分析 ,从而阐明政府对证券市场监管适度性的把握。  相似文献   

4.
每次金融危机后,世界各国都会掀起金融尤其是银行业监管立法的热潮,巴塞尔银行协会也是1979年金融危机后成立的。本文通过对比主要国家的银行监管体制,分析世界监管理论的发展趋势,研究监管体制背后的法律完善程度与弊病之所在,以此引出我国我国银行监管体制的转变的讨论。  相似文献   

5.
美国次贷危机已席卷全球,金融监管体系已备受关注.本文对关于过去十年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与争议进行了翻译整理,以供本轮危机过后监管体制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监管失灵与市场监管权的重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盛学军 《现代法学》2006,28(1):37-42
从中国市场监管权的制度设计看,明显存在定位模糊、设立缺乏合理考量、配置分散、监管者非专业性等缺陷,实质上是“政企不分”、行政主导的立法模式以及权力文化等体制痼疾在监管法制架构上的一种表象。因此,必须在推进市场化进程和政治改革的过程中,通过厘清政府经济职能、明晰政府经济职权的内涵和范围、重塑监管机构、设计适当的控制机制等路径,实现市场监管权的重构。  相似文献   

7.
韩国证券监管机制的发展与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韩国外汇危机前,财政经济院①是对韩国证券业和证券市场进行监管的最高行政监管机构,另外证券监督院和其所属的证券管理委员会承担有关证券的发行、交易的监管责任。但是亚洲金融危机后,韩国政府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指导下,对金融监管体制与金融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本文主要介绍韩国证券市场的监管机制,同时分析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建立市场监管的法律体系。但在加入WTO后新的形势下,市场监管法还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市场准入存在较多法律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一般市场准入法律制度、市场准入审批监管制度,以及特殊市场准入监管机构设置创新重构等,进一步完善我国市场准入监管法的法律制度,建立新的市场监管法律体制。  相似文献   

9.
刍议食品安全监管主体的法治化转换与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振 《法制与社会》2012,(8):195-196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进行了重大改革,监管主体实现了"三个转换",但也存在着行政部门职能交叉、执法责任落实不到位、社会性监管不强势等问题,需要借鉴国内外好的做法与经验,依法构建食品安全监管主体,进一步强化社会性监管责任,提升监管主体职权的法定化,确保食品安全与人民群众健康。  相似文献   

10.
食品安全监管主体的模式转换与法治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食品安全形势严峻,导致各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我国政府同样在努力探索有效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采取独立监管模式和社会性监管模式是近年来各国改革的趋势,我国应当加以借鉴。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机构职权设定、变更应当法治化,为此需要健全我国的行政组织法。  相似文献   

11.
肖韵  雷蕾 《法制与社会》2011,(31):233-233
目前我国对金融担保公司的监管方式主要采取的是行政监管,这种模式已经无法适应金融担保公司在我国的发展状况。本文从对我国金融担保公司监管现状进行探析,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审视,最后对我国金融担保公司监管的法律制度的构建与完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对美国金融监管困局的反思表明,多年来"做大"金融市场份额即等同于提升市场竞争力的迷思,使美国陷入了监管失效的困境。同时,美国现行联邦和州多重监管的体制,导致监管成本高企、效率低下、监管重叠与监管真空并存、"监管竞次"和"监管套利"等重重积弊。此外,过于陈旧落后而不适应虚拟经济形态的的金融法规、以及金融监管部门屡被特殊利益集团俘获,更直接导致了监管灾难。鉴此,我国必须走出金融法"唯美(美国)主义"之陷阱,信守金融监管保护投资者之基础价值,彻底反思并重构不适应虚拟经济形态的金融法规,并运用"分期治理"之政治智慧推动金融监管框架之完善,将金融监管规则真正还原为市场和技术规则,而不是人际和政治之术。  相似文献   

13.
《现代法学》2021,(1):115-127
监管沙盒制度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受到重视,内蕴着金融市场主体从对抗性的"身份"规制向共治性的"契约"治理转变的法理逻辑,并以基于充分合意的测试规则之构建、基于通畅交流的制度供给之完善、基于分配正义的金融消费者保护三种形态体现在制度架构中。我国的金融监管理念应当从中汲取养分,树立一种具备开放性、兼容性的包容性监管理念,实现金融公平、金融安全与金融效率的动态平衡以及各利益相关主体的良性互动和关系协调。  相似文献   

14.
刘莎沙 《法制与社会》2010,(34):117-118,124
一国的金融监管制度取决于政治、经济的大背景,在改革和完善金融监管制度时应充分考虑本国的金融监管历史与金融业发展现状。本文通过考察我国金融业和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历史,分析在金融混业经营现状下金融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以提出改革完善我国金融体制的意见。  相似文献   

15.
金融监管的立法原则与模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加入WTO后 ,我国金融业为顺应国际金融业发展的新趋势 ,必须立足我国国情 ,谨慎地选择金融监管模式。在立法上应坚持协调性原则、适度监管原则和效率原则 ,并在尊重我国现有监管模式的前提下 ,逐渐选择向单一监管 (混业监管 )模式转变 ,同时要考虑适当的过渡模式。  相似文献   

16.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金融监管模式的选择与完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是对各国金融监管模式的一次全面检验.通过分析美国监管模式的弊端以及政府应对危机的所作所为,我们发现,在防控金融风险和维护金融安全上,加强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应当如影相随,并且政府的威权和作为在现代金融监管中不可一日缺位.同时我们还认为,完善高效的金融监管机制必须是立法、行政执法、司法的全面配合.尽管当前中国的金融监管模式是基本适合我国国情的,但是仍然应根据现实情况及未来发展进行改革完善.  相似文献   

17.
《金融服务与市场法》的出台,标志着英国金融监管体制的重大变革,即从1986年《金融服务法》确立的"成文法框架下的行业自律"体制转变为"成文法规范的单一监管机构"体制,并且确立了金融服务局的单一监管机构地位。本文在探讨《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立法原因和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了该法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美国证券市场之所以能保持在世界上无与伦比的优势,除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外,与其运作良好的多元化市场监管关系密切.在美国证券市场,除证监会强大的行政监管以及行业自律等配合型监管外,法律还允许投资人通过威慑力巨大的证券集团诉讼寻求司法救济.不仅如此,市场自发的多种监督力量也为公平、公开的证券市场秩序作出了有益的贡献.我国证券市场也存在多元化监管机制,但整体运作效果不佳.让证券市场中的各方主体通过广泛、有效的社会监督共同担负起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责任,这既是美国证券监管的特色,也是我国需要重点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9.
实践中不断涌现的金融控股公司给现有的分业监管机制带来了挑战,本文在简要分析美国金融控股公司协调监管机制的基础上,反思我国现行金融监管机构协调不力无法充分监管金融控股公司的困境,提出应积极建立金融控股公司的协调监管机制;主监管者的确定是协调监管机制建立的前提,监督信息共享是协调监管机制运作的基础,监管问责制是协调监管机制运行的保障。  相似文献   

20.
“双峰监管”通过重新整合监管权力,设立审慎监管机关和市场行为监管机关,以实现维护金融稳定与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双重目标。这一模式可以充分发挥监管目标的专一性和监管能力的专业性,既可以消除分立监管引发的监管割据,又可以消除综合监管的目标冲突和审慎不足,因此,得到了广泛认可,成为危机后主要国家的改革方向。三元结构的双峰监管模式,由中央银行、审慎监管局和市场监管局分别负责宏观审慎监管、微观审慎监管和市场行为监管。实践表明,由中央银行统一负责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的二元结构的双峰监管,可以强化中央银行的核心地位,并降低监管沟通成本,相比三元结构的双峰监管能更好地发挥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