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治理要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各级领导必须更新领导观念、创新领导思维和领导方式,通过提高现代社会治理能力及治理水平来解决好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为谋取人民群众福祉而奋斗。  相似文献   

2.
祁述裕 《人民论坛》2014,(4):172-173,256
推进国家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核心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社会在参与文化活动、实施文化管理等方面的关系,关键是构建政府、市场和社会相统一的“三位一体”的国家文化治理体制机制,推动文化管理向文化治理和文化善治转变.  相似文献   

3.
国家的稳定,社会的和谐,是执政者治国理政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人们普遍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我们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有着鲜明的时代意义。我们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全球化的进程中,在对外开放、体制转轨的条件下,在人民群众民主意识日益增强、  相似文献   

4.
文化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定位决定着政府在文化治理中的地位与作用。中国国情要求,党和政府在构建国家治理体系方面是“元主体”,要承担“元治理”的责任。具体到文化治理,政府的基本职责应该包括:架构国家文化治理体系;保障和实现国家文化需求;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促进和发挥“社会”在文化治理中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5.
新国家安全观的提出昭示着国家安全治理逻辑从"维稳"向"维安"转换,具体体现为国家安全治理目标由"国家政权稳定"向"社会整体安全"转换,国家安全治理取向由被动式"防止社会暴乱"向主动式"保护整体安全"转换,国家安全治理目标群体由"弱势群众"向"强势群体"转换,国家安全治理主体由"国家政府"向"社会全体"转换。这种治理逻辑转换要求国家安全治理方式和手段全面提升,由单一性方式向综合性方式提升,替代性方式向自主性方式提升,集中化方式向集成化方式提升,对立性方式向协同性方式提升,从而将新国家安全观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6.
朱民 《群众》2014,(8):37-38
<正>社会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权益,核心是引导群众广泛参与,重点是诉求表达受理、矛盾纠纷调处和社会权益保障。因此,社会治理创新问题,本质上是群众工作创新问题。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能动性,大力推动社会治理方式转变。近年来,徐州在加快推进经济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基层治理的优良传统和法宝是群众路线,“与群众打成一片”是基层治理的工作写照,“弄脏你的脚”是基层治理的工作方法,“人心和情感”是基层治理的“灵魂”。文章从社会情感建设的历史、理论与实践三重逻辑出发,论证社会情感建设是中国基层治理的重要特色和传统优势,分析、探索社会情感建设在基层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与实践路径。海南D村和西藏G村的实践给基层治理带来新的启示,其核心要素是“情”,主要包括:发挥基层党建引领作用,做到“有情治理”;休戚与共,融情入理,引导群众参与式发展;命运与共,兼顾效率和公平,培育共同情感,增强认同感和归属感,让社区真正成为人民的物质和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8.
构建和谐社会,我省领导干部必须确立科学的思维方式。一要确立人本思维方式,努力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二要确立创新思维方式,着力解决我省新时期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三要确立辩证思维方式,指导推动安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文化软实力基础问题与发展战略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软实力的核心、重要载体和价值根基,但文化不等同于软实力。只有先进文化在有效的传播过程中,才能体现出文化软实力。就文化本身来讲,文化软实力主要包括价值观、思维方式、文化载体、文化传播能力四个层面;从其作用来讲,主要体现在国际交往层面和国家内部层面的文化软实力。国际交往和国家内部层面的文化软实力,都具有多样化的表现形态。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战略应当着眼于先进价值观和制度文明建设、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建设、文化传播媒介建设与文化传播艺术研究并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国家治理中,政党、国家、社会是基本主体,"政党—国家"、"国家—社会"与"政党—社会"是制约国家治理成效的三组核心关系。因此有必要以"政党—社会"关系为研究出发点,从历史变迁、现实挑战和实施路径三个方面,探讨在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应当如何通过"转变和改善党对社会的领导方式"以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孙艳芳  李菲 《前沿》2014,(17):146-148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实践,是建设现代国家、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是贯穿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综合改革。当前,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核心和关键是加快医保付费方式改革,通过支付制度改革,可以明显提高医疗保障能力和管理水平,这有利于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加快形成人民群众"病有所医"的制度保障,不断提高全体人民健康水平,使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2.
当前国内的法律文化中存在着一定的负面因素。从当代法律文本中折射出来的整体直觉的模糊思维方式,泛情理、泛伦理、非转化性的思维方式,以及非法利益价值取向等现象,既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也体现了当下社会文化方面的一些问题,必须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13.
于桂珍 《前进》2009,(6):49-50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主要支撑。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对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增强综合国力,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优化社会风尚、振奋民族精神;提升人的整体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30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广大文化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文化事业日益繁荣,文化产业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创新社会治理体系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要论断。管理到治理的一字之差,折射出执政者对新时期社会治理创新的高度关怀和重拳指向。当前,自上而下的精英主义思维、阶层群体冲突和人口流动与交往方式变化等因素制约或影响着新时期社会治理的创新进程,必须用以人为本引领,实现从精英主义思维向理性妥协思维转变;用公平正义推动,实现从管理管控到服务治理的转变;用民主法治促进,实现从控制维稳到协商维稳的转变,才能有效推进社会治理创新。  相似文献   

15.
张坤 《重庆行政》2021,(6):63-65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国家治理现代化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其中蕴含的国家治理方式现代化的新要求主要体现为"五治"——政治引领、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强基、智治支撑.这"五治"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之路的实践结晶,也是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方式.近年来,重庆市渝北区大盛镇坚持以政治为引领,以人民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逐步探索形成"政治、法治、自治、德治、智治"五治融合发展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努力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参与、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相似文献   

16.
<正>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旗帜鲜明地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同时,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  相似文献   

17.
论政府在独立学院治理中的角色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立学院的出现,对解决好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与国家、社会需求之间的供需矛盾起到了积极作用。独立学院产品的公共属性给政府介入提供了合理性的依据。从公共管理的视角,政府对独立学院的治理方式,应是共同治理的参与者;政府介入独立学院的领域应是对其权利保护;政府介入独立学院事务的限度,应是公共性与自治性的权衡。政府介入独立学院事务虽然是公共管理的需要,但要止于学院自治。  相似文献   

18.
依据党的二十大精神,依托社会治理共同体抵御风险、维护国家安全应成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主题。国家安全议题的提出,印证了全社会已透过外在现象认清风险本质、基于广泛共识规范大众讨论,以及党和国家驾驭复杂局面能力的日趋提升。社会治理共同体对维护国家安全的作用体现为以合力承担取代孤立思维、以明确责任克服混乱无序和以创新开放超越狭隘封闭。基于此,需坚持群众路线的价值航向,包括推动朝向基层的重心下移、以人民至上作为根本导向以及丰富群众工作的实践途径,真正确立一个以人民为基石的、从根本上维护国家安全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进而立足于新时代新征程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安全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9.
国家社会治理现代化,既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宝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也是21世纪中叶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必然要求。“政府与社会”和“党与群众”构成新时代国家社会治理活动的“双重结构”。从“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看,新时代国家社会治理需要实现政府预算与社会服务的均衡,建立“小预算—大服务”的“廉价政府”或“高效政府”,加强社会参与的体制与机制建设,积极动员社会参与;从“党与群众的关系”看,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是新时代国家社会治理的前提,按照“人民中心—民生为本—公平正义”的原则构建党群关系是新时代国家社会治理的关键。公众参与是新时代国家社会治理的重要维度,其参与国家社会治理主要有依法参与、深度参与、网络参与等方式。  相似文献   

20.
社会动员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是国家能力的重要体现,在我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传统的社会动员由于偏离经济建设方向,采取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进行动员,侵犯了公民个人的合法利益,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和要求明显不相适应。新时代中国的社会动员应当采取利益导向的策略,遵循法制化的基本原则,构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动员机制,依靠现代传媒获得民众的情感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