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文化精神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价值底线。中国人文精神作为中国文化精神的核心,通过对人的关注提升文化精神的价值追求,参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中国文化精神的优秀内容,通过对文化的整合更新文化传统,引导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方向。以文化精神为基础,促进人文精神与民族精神的良性互动,不仅是在学理上推进文化研究的需要,亦是在实践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2.
一个民族必须有它的家园。自然家园重要,精神家园更为重要。古罗马帝国、古巴比伦、古埃及等文明古国的衰败,都和其精神文化衰落相关。中华文明延绵不绝,究其根源,最重要的是中华文明不但有文化之“术”的积累,更有深厚的文化之“道”在传承发展。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充分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繁荣发展民族文化的强烈历史责任感,更突出强调了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一伟大任务的重要意义。每位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应身体力行,成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模范。  相似文献   

4.
推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是当前高校统战工作的重要政治任务。高校要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构建推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领导体系,提升高校统战工作的引领力;构建推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组织体系,提升高校统战工作的组织力;构建推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服务体系,提升高校统战工作的凝聚力。只有精准把握推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重要思想、重大判断和重大举措,高校才能高质量回答如何推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时代之问”与“实践之问”,不断开创新时代统战事业新局面。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化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相似文献   

6.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各民族共同历史记忆等构成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主要框架,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党中央着眼于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设好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以及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须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弘扬各民族灿烂的历史文化,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力度。  相似文献   

7.
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时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中华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先人创造的历史实录,是民族历  相似文献   

8.
就其内涵而言,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人民安身立命之所在,是民族兴旺发达之灵魂,是国家繁荣富强之支撑。从其现状来讲,当前精神家园的建设已经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步,成绩斐然,效果显著。然而,由于经济发展太过迅速,在致力于经济建设,努力创建物质文明的同时,相应的精神文明建设却未能及时跟上步伐。就其对策而论,在保持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要提高广大人民的精神境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需要传承中华民族精神,需要凝聚时代精神,需要整合世界多元文化精神,需要坚持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指导下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和精神家园。信仰与文化是紧密相联的。信仰是一个文化问题,是一个意识形态的问题,更是人生和社会所面对的大课题。现阶段,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必须高扬起社会主义信仰的旗帜,肩负起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坚定和固化全社会的共同信仰,以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财富的积累,我们的社会道德却未能同步前进。究其原因,是我们在努力建设物质家园的同时,忽视了精神家园的建设。重构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必须以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为支点,用民主的精神替代封建伦理和专制思想、等级观念;必须重新定位社会成员的人生价值和意义,拯救公共价值的缺位;必须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信仰;必须加快改革步伐,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将文化建设摆在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是文化建设的理论指导与依据,统领文化建设的全过程。文化繁荣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科学发展观的视角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文化建设的目标,而意识形态文化建设、公益性文化与文化产业建设、推进文化创新、促进城乡与区域文化协调发展以及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成为了文化建设的向度。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共有精神家园是提升核心价值理念、道德情操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以及增进中华文化认同感、归属感、安顿感的需要。和谐、和合文化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基本理念和首要价值,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的精粹和生命智慧,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也是中华心、民族魂的表征。化解人类冲突,构建和谐世界需要倡导和谐理念,弘扬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报告号召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强新形势下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使之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是教育界的重大课题;社会主义学院应积极倡导统一战线大协作的文化理念,充分依靠民主党派的智力优势、人才优势;中华文化学院的作用应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学院工作者要有"弘扬中华文化,建设精神家园"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在中国有着特殊的历史起点和历史使命,近代中国社会有着特殊的“文化问题”,这两点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特殊文化使命,也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特定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建立一套能够使中国人民适应现代世界性生存环境的认知系统、审美系统和意义价值系统,使之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力量之源、意义之源和秩序之源,成为适于全体中国人居住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5.
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夯实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根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是民族的凝聚力和生命力的根本所在。中国传统文化在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有着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和教化功能。筑牢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根基,就要坚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就要坚持文化发展方向、体现时代进步要求,就要坚持兼收并蓄,使中华文化具有更为鲜活的品质。  相似文献   

16.
在改革开放和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中华文化正面临着文化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与挑战。积极筹谋应对,"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我国文化领域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17.
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需要建构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先进文化,先进文化是提高当代人文明素质的重要载体,反映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境界,引领人们与时俱进地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高文化软实力,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秉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时代精神,确立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科学发展视野,以科学尺度衡量文化的社会功能,塑造人们的文化品位与和谐人格,有利于凝聚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力量。  相似文献   

18.
当下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追求,强调表达社会主义道德情感,向善向美的愿望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强烈的社会心理,社会实践审美化真实地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超越物与物的、现实的新型关系。社会实践审美化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建设热情由认识过渡到意志的重要环节,能够在推进物质家园建设的同时使实践内容获得进一步延展。推进社会实践审美化,要注意主体审美对象性活动的渐进性建设,通过社会实践审美化的积累、凝聚、内化、整合,促进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的社会美蓬勃发展,为丰富人们的物质和精神家园建设方式提供了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19.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就是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全体人民的精神支柱、情感寄托和心灵归宿,是整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财富与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本文对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内涵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其特征及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它的生存、发展和崛起都离不开文化的支撑。中华民族所以能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就在于有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并深深溶入民族灵魂和血脉之中的精神家园,这个精神家园就是几千年来唯一绵延至今的中华文化。统一战线作为广泛的政治联盟,它具有巨大的包容性和强大的凝聚力,其特有的大团结大联合的目标宗旨,争取人心、凝聚力量的功能优势,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本质上的相通之处。探讨新时期发挥统一战线在推进文化建设中独特优势和巨大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