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英语和汉语中都有被动语态,但二者存在表达上的不同。文章就二者之间的差异,从被动的结构、被动的含义,以及被动句式的翻译四个方面,对英、汉语的被动表达方式进行了分析与比较。被动语态是学习英语时经常遇到的语法项目,也是英语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所以每个英语学者必须正确掌握和运用它。  相似文献   

2.
浅谈医学英语被动语态汉译的教学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动语态在医学英语中应用广泛,并且其结构与汉语语言结构有一定差别,因此,将医学英语中的被动语态译成既准确又通顺的汉语具有一定的难度,本文即就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翻译技巧提出了自己的认识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构成和应用两个方面比较分析了英汉被动语态,指出英汉被动语态间存在很大差异,然后根据这些差异提出几种常用的英汉翻译技巧,即译成汉语主动语态句,译成汉语被动语态句,译成汉语无主句和习惯译法.  相似文献   

4.
英汉被动语态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表示句子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被动关系的语法格式,英语的被动语态和汉语的被动式在语法概念、结构形式、使用原因、语义表达等方面既有相似之处,又有明显差异。从真实语料入手研究两者的共性和差异,对于明确语法概念、规范语言使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英语中有主动与被动两种语态之分。主动语态表示主语是谓语动作的发出者,被动语态则表示主语是谓语动作的承受者。传统语法认为被动语态是主动语态的简单转换,二者之间是完全等值的。现代语言学认为任何言语行为都是结构形式和语义内涵的统一体。英语的被动语态与主动语态是两种不同的结构形式,所以二者的语义内涵也必然不可能完全等值。本文拟从认知和语用的角度出发,分析两种语态的内涵差异,从而试图阐明英语语态选择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被动语态是英语中一个很重要的语法项目,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非常广泛,而且在法律文献中被动语态也往往被大量地使用。分析法律英语中使用被动语态的一些特色,有助于法律语言学习者更好地了解被动语态,以便能写出更标准的法律英语文献。  相似文献   

7.
试析英语写作中的中式英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式英语或汉语英语是所有中国人学英语时都会碰上的极为普遍、而又极为棘手的问题。在英语作文中,它是学习者受汉语思维或汉语表达方式的影响而写出的英语词语、句子或篇章,是影响学生英语写作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其根源就是汉语对英语习得的负迁移作用或影响  相似文献   

8.
英译汉是运用汉语把英语所表达的思想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英译汉的过程是正确理解英语原文和创造性运用汉语再现英语原文的过程.在英译汉的过程中,必须达到"忠实(faithfulness)、通顺(smoothness)"的标准.常用的英译汉技巧有词类的转译、增词法、重复法、省略法、正反表达法、分句、合句法、被动语态译法和语序的变换等.  相似文献   

9.
英语语言丰富多彩,修饰关系比较复杂。在进行英汉翻译时,既要注意尊重原文各成分之间的关系,使译文保持原文的结构特征,同时也要考虑到内在的逻辑关系,在必要时对句式作适当变动,使其更符合汉语表达习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翻译英语长句时,我们就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从而达到忠实、通顺的翻译标准。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英语长句的句法入手 ,分析了长句中各个层次之间的相互逻辑关系 ,并结合汉语句式特点和表达方式 ,运用一定翻译理论和技巧 ,针对不同句式的长句提出了不同的翻译方法 ,即 :顺译法 ,逆译法 ,分译法 ,综合法  相似文献   

11.
要掌握好翻译英语被动语态的技巧 ,必须弄清主动语态、被动语态的含义 ,要运用创造性思维方式去理解被动语态。  相似文献   

12.
介绍法律英语中被动语态的几种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3.
汉英口译教学中的思维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思维是口译活动的基础,思维的差异势必会影响汉英之间的语言转换。在口译过程中,思维的差异对口译的准确性有着极大的影响。汉语思维不区分主体和客体,将理性融于主观感受,不注重符合逻辑的形式表达,但是擅长用具体形象的词语表达抽象概念,句子标准也较宽松,造成的结果是忽视形式,不注重逻辑,因而汉语缺乏英语的形式机制;英语是直线思维,重形式,注重逻辑,其句式结构严谨,极其重视语法形式。在汉英口译教学中,要使学生清楚汉英思维上的差异,有意识地对两种语言的差异进行对比。作为汉英口译教师,应充分重视语言中的思维因素,注意汉语和英语思维之间的异同,帮助学生克服汉英口译过程中思维差异带来的困扰。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 ,各个领域都产生了大量的科技术语 ,这些术语中的相当一部分产生于英语中 ,并逐渐成为英语的一部分。在当今信息技术交流及国际学术交流日益频繁的情况下 ,把这些科技术语翻译成标准、准确的汉语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汉英完成体的异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英语动词的“体”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同时又一直被传统的语法所忽视。英汉动词的完成体都是通过动词的变化完成的 ,都表示动作和进程的进行方式 ,但是 ,有些表达方式在汉语中是正确的在英语中却是错误的 ,反之亦然。因此 ,在我国英语高等教学中帮助学生了解“体”的概念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赵敏 《工会论坛》2008,14(2):124-125
英语进行体主要是表示进行着的、未完成的、能持续一段时间的动作。然而其表现的意义远不止这些,英语进行体佳语用实践中运用得越来越广泛,由其过程性实质所派生出来的语用功能也日益增多,主要表现在其描写功能、过渡功能、表情功能和修辞功能上。英语进行体语用功能的这些微妙用法使得翻译工作者难以把握语意的些微差异,更难以在词汇表意的汉语中找到丝丝入扣的措辞。处理好汉语以词表意和英语以形表意的矛盾成为英语进行体翻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分词结构在新视野大学英语中应用广泛。本文主要阐述分词结构在教材中作状语的用法。它的句式特点是用词精炼 ,结构紧凑 ,表达生动。用于表时间、原因、条件、让步、结果、方式或伴随等情况。  相似文献   

18.
广告英语作为一种应用语言,在翻译广告时,应根据其在遣词造句以及修辞上的不同特点,采用灵活的译法,译成符合目的语读者社会文化和审美习惯的广告,以发挥广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全球化金融危机背景下、提出汉语民族话语权问题,深刻揭示英语全球化与尴尬的汉语教育、汉语科技话语权以及网络汉语权所面临的空前危机。纵观世界各个民族语言的兴衰更替历史,阐述了汉语母语教育权与汉语话语权对国家与民族的巨大影响,提出应把汉语母语话语权放至与国家、民族主权以及政治、经济自主权等同等重要的地位,应大力加强全民汉语母语教育、全面提升汉语母语话语权地位。  相似文献   

20.
文章探讨了世界各个民族语言的兴衰更替历史,全面反思英语全球化挤压下尴尬的汉语教育、汉语科技话语权以及网络汉语权所面临的空前危机,首次把汉语教育权与汉语话语权看作国家的最高战略,提出应与国家主权以及政治经济自主权一样作为最重要的国家主权的观点,倡导大力加强作为“中华芯”的汉语母语教育,全面提升汉语母语话语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