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日前,重庆市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有上万名学生没有报名高考,占应参加高考人数的5%,而这些考生大多来自农村。对此,各种议论蜂起,有认为是新的“读书无用论”在农村蔓延;有的认为“并非读书无用论抬头,实乃就业无奈现实所迫”等等。万人弃考现象,有多种原因,最终还是得从解决“三农”问题的视角去研判。  相似文献   

2.
庄子哲学中的相对主义倾向是十分明显的,但它的相对主义与辩证法有无联系?我看是有的。如:“彼”与“此”,庄子看到了“彼”“此”的相互依赖,认为:“彼出于是,是亦因彼”,二者不可分割。他又看到了“彼”“此”相互渗透,认为:“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即“彼”中有“此”,“此”中有“彼”,这个思想是比较深刻的。它不同于“非此即彼”的思维方法。庄子认为生命过程中的“彼”“此”  相似文献   

3.
《当代广西》2009,(14):61-61
在美国,能够反映学生学业水平的数字指标或者说“硬”指标有两个:一是学生在高中四年的学业平均成绩,二是全国性的考试SAT(或是ACT)考试成绩。如果说SAT考试类似中国的高考的话,SAT能考满分就应当可以叫做“状元”了,但报考哈佛大学等名校,结果却是不被录取。  相似文献   

4.
雷良玉 《湖湘论坛》2001,14(1):41-43
“新经济”一词最早出现于美国的《商业周刊》,是用以描述美国经济自1991年3月从谷底持续攀升以来,至今已连续112个月高速增长的奇迹的。什么是“新经济”?目前国际国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按通常的说法,“新经济”就是以高科技、信息、网络、知识为其重要构成部分和主要增长动力的经济。  传统的经济学理论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呈现周期性,在一定时期内有繁荣、萧条、恢复的不同阶段。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是一对彼长此消的矛盾。要降低失业率,就要努力扩大投资和提高经济的增长速度,这样就会引起通货膨胀率的上升;而…  相似文献   

5.
前七子派的兴起及其发展的阶段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磊 《求索》2007,(12):186-188
本文从唱和的频仍、主张的提出、立派的自觉意识、标志性事件等方面探讨前七子派的成立时间,认为其正式成立在弘治十五年(1502)至十八年(1505)之间。前七子派的发展分“合”(1493-1506)、“分”(1507-1511)、“散”(1512—1529)三个时期,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合”期虽然是前七子派的兴盛期,但“分”期是前七子派同茶陵派斗争激烈此长彼消的关键时期。而“散”期,何景明受到茶陵派的影响,通过何李之争,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七子派某些主张,并逐渐取得了与李梦阳并驾齐驱的领袖地位。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改革开放的社会大环境下,思想政治课教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升学考试制度的改革,在实行高中会考制和新高考方案后,高考理科不考政治,会考则范围小、难度低。至于初中升学不考政治,在有些地方已试行,并有争相效法之趋势。可以说,这使本来就困难重重的政治课“雪上加霜”。面对如此大的冲击,作为政治教师,唯一能做的是:立足素质教育,深化教学改革,依靠自身的改革来巩固阵地,提高政治课的威信,体现政治课应有的功能。为此,我设计了“师生互位”教学法,经过对94届高中学生三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收效。它改变…  相似文献   

7.
每年高考后,学生们总有做了许多“无用功”的感受和无奈。因为下了那么多功夫,学习了那么多热点专题,高考要么完全没有涉及热点,要么只考了一点点,要么复习抓到了热点问题,结果高考还是做不好答案,得不到好分数,抓到与没抓到似乎没有什么两样。老师有时也埋怨试题出歪了,要么批评没有考热点,要么批评热点问题考的角度太深太难,或者考得太基础,是在考死记硬背。对于师生的这些困惑和牢骚,可以从两方面来分析:一是热点有限,而命题切入点无限。我们抓得到热点问题却抓不到命题角度,抓到了命题角度却抓不到答案要点。换句话说,能“猜中”高考热…  相似文献   

8.
洪向华 《新东方》2005,(9):47-49
冷战结束后,以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为特征的新技术革命扑面而来,促进了世界经济逐渐向一体化发展。经济基础的变革必然会要求政治体制调适自己的运行机制与之相适应。所以作为政治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政党格局和政党体制必然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这场变化主要表现为:第一,世界范围内政党的数量比以前大大增加,但许多政党是你方唱罢我方登场,力量彼消此长,  相似文献   

9.
“3+2”高考实行以后,高中理科班学生厌学、弃学思想政治课的现象令人担忧。我认为,他们厌学、弃学的原因,一方面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思想在作怪:我们上高中就是要考大学的,既然高考不考政治,我们为什么要学它?其实在理科班还有历史、生物课,在文科班,物理、化学、生物课也面临着同样的命运;另一方面是我们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还太陈旧,学生本来学得就很吃力。那么,如何才能搞好理科班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呢?我在学校一直带着理科班的思想政治课,也曾为此大伤脑筋,但在困惑之后,我觉得这既是一种挑战,又是一种机遇。这门课在理科班…  相似文献   

10.
胡艺 《人大论坛》2010,(7):44-45
一年一度的高考刚刚结束,各地新一轮高考成绩宣传工作备受社会广泛关注。如何规范高考成绩宣传发布,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环境至关重要。记者昨日从广西自治区教育厅获悉,对于高考宣传,教育部门出台十项举措,规范高考宣传,违规学校的校长将被撤职,示范性高中将被“吊销”示范性高中称号。(6月13日《南宁日报》)  相似文献   

11.
二、2010年主要任务今年是继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一年,是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为十二五发展打好基础的重要一年。今年发展环境虽然有可能好于去年,但是面临的形势极为复杂。各种积极变化和不利影响此长彼消,短期问题和长期矛盾相互交织,国内  相似文献   

12.
“南方科技大学”模式面临的三重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龙生 《创造》2009,(10):69-69
“我主张高考不是一次考。只要国家批准,上完高二的学生都可以参加高考,我们可重点录取高二参加高考的。”这是南方科大创建校长朱清时即将开始的教育改革新尝试。从开始“一口回绝”做南方科大校长,到有信心为中国高等教育种一亩试验田,主张“学者治校”,“去行政化”。有人期待,朱清时的试验将为中国高校改革缩短一大步。也有人怀疑,南方科大真能逃脱窠臼,改变现状。  相似文献   

13.
如何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实现和发挥高考的选拔和教育功能,是深化高考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透过农村学生高考弃考现象,研究发现公平是教育的内在价值诉求,是高考弃考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4.
2001年台湾媒体披露,台湾当局有关部门在一个内部报告中认为“两岸经济正处于彼长我消之中,大陆对台湾具有磁吸作用。”他们担心,祖国大陆经济发展对台湾的影响力不断增长,台湾经济优势将不断消失。实践证明,这个观点不无道理。近年来台商掀起的一波接一波  相似文献   

15.
参加教育工作近30年,从事高中政治课的教学也有20多个年头了。不知道是自己的思想僵化、观念陈旧、不能与时俱进,还是少数“管理者”的有些做法背违了教育规律、偏离了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所见所闻中学教育领域的一些现象,总感到困惑不解。困惑之一:不少学校(高中)文理一分科,理科班的政治、历史课就给停了。理由是“高考不考”。有的学校高一结束时分科,有的在高一下学期就分。这就意味着理科班的学生从此一直到高中毕业,就没有机会接受系统的思想政治和历史教育了。这种做法是否违背社会主义国家的教育方针,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相似文献   

16.
八十华诞党生日,举国欢腾庆“七一”。回眸历史感而慨,统战殊勋映辉奇。国共合作历三番,彼消我长奠国基。群英共聚新政协,东方睡狮终觉起。人民江山党领导,多党合作融一体。风雨同舟共荣辱,冬去春回新时期。改革开放二十载,沧海桑田巨人立。港澳回归聚国气,“法宝”竞显大法力。机遇挑战交世纪,统战再谱新旋律:巩固发展硬道理,地位作用“四不离”。全党重视“三绝不”,“团结”“联合”恒主题。争取人心凝力量,“基本要求”莫忘记。范围扩大有重点,工作领域分主次。特征显著定标准,多党合作更完备。加强领导硬举措,合作共事…  相似文献   

17.
闽西有无数座山,在闽西的万山丛中,有无数个村庄。我的家就在其中一座村庄里:如果你是城里人,是很难分清此山与彼山、此村与彼村的,但你一定会留意那些身着蓝布“大襟衫”,脚穿千层底布鞋,脑后绾着发髻的妇女:那群妇女中,有一位就是我的母亲。  相似文献   

18.
今年高考政治试题中的第37题,是要考查学生对存贷款利率大幅度下降给贷款企业和居民存款实际收益的影响的认识。存贷款利率的调整是今年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但从这一角度反映在高考试题中,其考查角度脱离了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从教材看,关于利率的内容,现有教材只在高一《思想政治(上册)中很简略地讲了什么是利率及利率的计算公式,仅此而且。所以该题答案所涉及的内容没有教材依据。此题即使作为时事题来考也不妥。因为此题涉及的内容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学生要具有正确分析此题的能力,前提是要掌握相关的基本知识,如利率调整…  相似文献   

19.
自从九四年高考取消理科政治科考试两年来,政治教师无木怨声载道,他们惊呼:高中理科政治教学陷入了欲教不能、欲丢不可的两难境地。各种报刊杂志也纷纷载文,就此问题发表各自的看法,展开了一场理科生取消政治科高考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的大讨论。纵观这些争论,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在这里不想再讨论理科政治科该考还是不该考的问题,我要说的是,在当前形势下,理科班的政治果真没法教了吗?理科生真的不想上政治课了吗?笔者根据两年来教理科班的亲身体会,认为理科生不爱上政治课与高考木考并没有必然联系。理科生爱不…  相似文献   

20.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这类唯心的相对主义名言,溯源于战国时代庄子的《齐物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