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金融资本主义是当代经济发展的历史性阶段。它的确立时间被普遍认为在20世纪70年代,具有经济金融化,金融资本全球化,新自由主义的积累方式以及用美元霸权来进行全球统治这四个特征。金融资本的统治必然会导致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它的增值方式决定了危机发生的必然性,其主要形态即主权债务危机。在全球化阶段,金融资本会操纵并制造发展中国家的金融。  相似文献   

2.
20世纪70-80年代以来,垄断资本主义经历了从一般金融资本垄断到虚拟金融资本垄断为主导的巨大变化,实行资本主义金融化为主导的生产方式。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本积累一般规律的作用继续深化。在意识形态上,仍是新自由主义主导意识形态,它提出了一种新的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社会等运行规则,是一种有利于资本统治劳动的新规则;第三次产业革命的成果成为金融资本实施金融化的技术性原因。目前,垄断资本向虚拟金融垄断资本加速发展,从而为垄断资本主义服务。  相似文献   

3.
银锋 《求实》2014,(3):64-68
金融资本掠夺和获取巨额利润、进而实现对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生活的统治是当代资本主义的主要特征。经济金融化是当代金融资本获取巨额利润的重要机制。当代金融资本实现霸权利益和巨额利润的经济金融化的具体路径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非金融企业金融化路径、劳动力金融化路径、资本家阶级金融化和资本主义国家金融化路径、发展中国家经济金融化路径。凭借在各个领域和全球范围的扩张所形成的经济金融化趋势,当代金融资本获得了巨额利润和巨大权力。  相似文献   

4.
胡莹 《求实》2013,(8):72-77
在垄断金融资本时代,资本主义经济停滞与金融化具有共生关系。垄断金融资本借助金融工具来获取高额投机利润,进一步加深了"强资本"与"弱劳动"的对立。在过去的30年里,资本主义变化的特征通常被人们用三个词来概括;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和金融化。其中,金融化是三者中的主导力量,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本质是金融化的垄断资本在全球的扩张。以新自由主义为主导的资本主义金融化造成了经济停滞、债务负担、工人失业、世界经济危机和新帝国主义。伴随着2007年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有必要反思新自由主义对经济发展的后果。  相似文献   

5.
今天,资本主义经济的虚拟化和金融化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金融部门相对于实体经济部门日益膨胀,利润的来源越来越以虚拟经济为主,金融资本无论在微观层面还是宏观层面都占据了主导地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常务理事朱炳元的文章《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经济正在加速金融化和虚拟化》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正呈现出经济加速金融化、金融资本虚拟化、实体经济空心化、日常消费借贷化、国家运行债务化、人民大众贫困化等六大趋势。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在《穆勒评注》等著作中阐述了货币异化的理论,指出货币原本是人类交换的中介,是便于交换的手段,但在资本主义却逐渐变成了支配人、统治人的外在异己力量,主体和客体、手段和目的颠倒了。货币异化理论是分析当代金融资本主义的有力范式:当代金融帝国主义中,金融资本越来越疏远生产;金融资本从创造财富转向了聚集财富;金融危机甚至成为金融资本实现财富集聚的手段。金融帝国主义是货币异化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7.
《求实》2013,(4)
当前的资本主义危机具有与以往不同的许多新特点。此次危机已演变为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社会和思想各方面的危机交织并发的深刻的结构性危机。金融资本脱离实体经济而赚钱的贪婪是导致此次危机新特点的最深刻的原因。现代技术和经济全球化是导致此次危机新特点的重要条件。西方政府应对危机无能和政府高官追求自利是造成此次危机新特点的重要原因。西方人开始反思资本主义。马克思再度星光璀璨,《资本论》重新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是当代整个世界面向未来的一种客观变化,同时又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进程。它在推动全球生产力大发展、加速世界经济增长、为少数发展中国家追赶发达国家提供难得机遇的同时,也加剧了国际竞争,增加了国际风险。全球化对各国政府而言不啻是一把“双刃剑”,它既为政府管理带来了变革、发展的机遇,也提出了众多的挑战和考验。一、全球化对政府管理的影响1.全球化导致传统政府行政理念的危机。首先,全球化要求政府实现从统治到服务的行政理念的转变。传统管理理论将政府管理视为统治、控制,强调用严密的组织机构、规章制度、原则计划控制被管…  相似文献   

9.
以美元为中心的金融资本全球积累体系及其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全球进入到无硬通货基础的浮动汇率制时代.美元以其强大而不可替代的地位最终成为全球新汇率体系的核心,被称为事实上的"美元本位制".美国依仗美元霸权,大力发展金融经济,打造金融强国,在全球建立起一个新的、有利于美国的金融资本积累秩序.这一秩序以美元为核心,以贸易、投资和债务为积累的主要渠道,以金融掠夺为积累的主要手段.美国金融资本全球积累体系蕴含一系列的矛盾,当内外条件发生剧变后,这一体系就陷入到严重的危机之中,美元霸权受到严重挑战,全球经济极可能重新陷入滞胀.  相似文献   

10.
曾庆鹏 《探索》2011,(5):94-99
以外部经济失衡及其调节的理论和历史演变作为切入点,可以更多地观察到经济全球化的矛盾和冲突。这些矛盾与冲突意味着全球经济结构的改变,表明旧的国际经济失衡调节模式终结和新调节模式的产生。以外部经济失衡的调节为导向,当代全球化是“贸易调节的全球化”和“金融调节的全球化”的综合体,而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与暂时平息的美国“次贷危机”一样是金融调节失效的必然显现,意味着全球外部经济失衡的调节必然回到经常项目调节的基础性层面。  相似文献   

11.
《探索》2020,(4)
金融资本是在帝国主义体系下积累的,而帝国主义又分为旧帝国主义和新帝国主义。右翼民粹主义的崛起成为新帝国主义危机和趋向冒险的集中表现,并着力转嫁一些西方国家内部矛盾而掀起逆全球化的潮流。面对新帝国主义时代的社会矛盾,世界多地展开了多种形式的新社会主义探索。把社会发展从新帝国主义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成为新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也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核心问题。为了应对这一核心问题,21世纪马克思主义需要批判新帝国主义的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制度安排和政策体系,推动马克思主义与左翼政党结合以把民众从右翼民粹主义思潮中解放出来,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逻辑中说明金融资本自我否定的规律,加强对金融帝国主义制度替代道路的研究,加强与全球化顶层设计的结合以克服新帝国主义逆全球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历史命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茜 《求实》2004,(11):74-77
二战后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兴盛阶段有所缓和 ,但是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充分发展又导致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而产生“滞胀”危机 ,为摆脱危机 ,资本主义进入经济全球化或新自由主义全球化调整阶段 ,把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向全球扩张 ,从而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加深了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和危机。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70-80年代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发展中,金融与产业分离趋势愈加显著。其原因:资本积累一般规律的作用使更多的剩余资本脱离生产部门流向高利润的金融部门;金融市场的独立与发展实现了G-G'运动;垄断的深化;金融资本的全球化;金融运行中的自我膨胀、虚拟化机制;以及新自由主义的影响。金融与产业分离为特征的资本主义的积累方式、生产方式凸显其发展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孙志明  李阳 《新长征》2009,(3):24-25
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了世界性的金融海啸,并已对实体经济产生巨大影响。在这百年一遇的金融动荡环境下,对于日益全球化的中国经济,以及正处于高速发展轨道的吉林省来讲,企图置身事外是不现实的,冲击也是难免的,对此应有客观和清醒的认识。同时要看到,危机中往往也孕育着机会,如果采取的应对措施得当,时机把握得好,就会把危机的影响减少到最小,并能够抓住机遇,更好地发展自己。这是摆在全省人民面前的一个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15.
宋朝龙 《前线》2022,(2):55-56
<正>历史上,自由主义承诺了一套包括个人身份平等、言论自由、契约自由等在内的法权自由体系。在自由主义看来,西方社会是平的,全球化是平的,实际上,这只是资本主义社会的表面特征,在其背后,是金融资本的寄生性积累。金融资本寄生性积累导致的社会分裂和危机,推动着西方政治生态从自由主义走向右翼民粹主义,右翼民粹主义带来的危机又为社会主义的复兴创造条件,这就是当代西方政治生态的嬗变逻辑。  相似文献   

16.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具体表现为生产活动、贸易活动、金融活动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对我国的经济主权、产业安全、贸易安全、金融安全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我们必须在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开放力度、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协调国际关系上作出努力,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经济全球化正在把人们引进一个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时期,其标志是,由西方国家主导的资本主义经济管理的全球化空间与其政治与社会管理的民族国家空间之间的分裂。在这些条件下,居统治地位的资本利益的逻辑会要求赋予全球化的经济管理以优先权,其代价是削弱民族国家的功能。这种逻辑体现在占统治地位的媒体竭力号召取消国家的社会干预,进行大规模的私有化以及采取全面的反国家活动之中。  相似文献   

18.
风云激荡2008     
2008是奥运之年,也是多事之秋.美国次贷危机演变成金融海啸危害全球经济,冷战后延续近20年的世界秩序发出撕裂的声响;全球化在金融海啸中遭遇重创,但进程不会停止.俄罗斯在南奥塞梯对美国"亮剑".中国海外华人华侨不堪西方的傲慢与偏见大声说"不".金融海啸惊醒美国霸权梦,呼唤一个有监管的全球化时代.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70—80年代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发展中,金融与产业分离趋势愈加显著。其原因:资本积累一般规律的作用使更多的剩余资本脱离生产部门流向高利润的金融部门;金融市场的独立与发展实现了G—G’运动;垄断的深化;金融资本的全球化;金融运行中的自我膨胀、虚拟化机制;以及新自由主义的影响。金融与产业分离为特征的资本主义的积累方式、生产方式凸显其发展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明朝中叶以后,社会各种矛盾矛盾突现,政治和经济陷入危机。统治阶段为了摆脱困境,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了改革,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