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我国刑法第一条,开宗明义,庄严地宣布刑法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并指出刑法制定的各项重要原则.这样的规定,为古今中外刑事立法所绝无而仅有,显示出我国刑法具有独创的特点.这个特点是同我国刑法的本质和刑法制定的特定历史背景密切相联的.我国刑法是社会主义的刑法,不言而喻,它必然以无产阶级的科学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但是,由于我国经过十年动乱,林彪、"四人帮"假冒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颠倒是非,把思想搞乱了.粉碎"四人帮"后,在拨乱反正的过程中,又有人对毛泽东思想存在种种误解.在这样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我国颁布的第一部刑法,在第一条上明文规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这是具有深刻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正> 近年来,我国法学界,提出了许多严肃的法律问题和法学理论问题,迫切要求人们作出回答。刑法学研究要不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对此作些研究与分析。我国刑法第一条第一句开宗明义地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针。这既是制订和实施我国刑法的指导思想,也是确立、应用和研究我  相似文献   

3.
一、关于修改和完善刑法总则体系的若干设想对于刑法总则的篇章结构,原则上可不作大的调整,但需要增加某些新内容。初步考虑对下列问题应予注意:(一)关于刑法的指导思想问题现行刑法第一条开宗明义,规定我国刑法“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针”,这一规定本身并无错误。但是,既然我们已把四项基本原则写进宪法,是否有必要在每一个部门法中都要规定指导思想,这一问题值得考虑。我们认为,只要写明刑法根据宪法制定即可,没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我国刑法的指导思想。我国刑法第1条就开宗明义地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针。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随着社会实践而不断发展的开放化的理论体系,其在社会发展的每一阶段和过程中,都有一个突出的中心和重点。当前我国正处在深刻的社会转轨过程中,以经济体制改革为核心的整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事业都在迅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刑法指导思想的核心是什么?我国刑法的具体指导思想又如何更新和发展?过去我国刑法的具体指导思想中又有哪些和当前社会发展相冲突的地方?本文拟从以上  相似文献   

5.
1.我国刑事诉讼法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刑事诉讼法的指导思想,是国家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在刑事讼诉法上的集中体现,它既是刑事诉讼法的立法依据,又是适用刑事诉讼法所必须遵循的指针。我国刑事讼诉法第1条开宗明义地规定了我国刑事诉讼法的指导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针,以宪法为根据,结合我国各族人民实行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即无产阶级专政的具体经验和打击敌人、保护人民的实际需要制定。”这一规  相似文献   

6.
<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军人违反职责罪暂行条例》,经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于一九八一年六月十日公布,一九八二年一月一日施行。这是我们国家继刑法之后制定的又一个重要的刑事法规。它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针,以宪法为依据,依照我国刑法所确定的任务、适用范围、犯罪概念、刑罚种类等作为《条例》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因此,它是我国刑法的补充和续篇。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十八条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指引下”修改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修改为“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之后增加“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这一自然段相应地修改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各族人民将继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  相似文献   

8.
学习这一部分内容,主要应掌握三个问题。即宪法和一般法律的异同;宪法的阶级本质和我国宪法的产生和历史发展。通过学习可以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宪法的基本理论,为学习我国宪法的具体内容打下基础。下面就三个问题作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9.
刑法第及条明确指出,我国刑法是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的。由此可见,我国刑法制定的根据,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根据宪法宪法是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据任务、基本国策、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的一系列关于国家的根本性和全局性的重大问题,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根本大法,它是制定包括刑法在内的其他一切法律的基本根据。宪法作为刑法制定的根据是多方面的。首先,宪法序言或条文中全局性、方向性和根本性的规定。主要是:(一)关于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  相似文献   

10.
刑法科学中因果关系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怎样才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因果性、必然性、偶然性的原理运用到刑法科学中来"?所谓"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因果性、必然性、偶然性的原理运用到刑法科学中来",可能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种是"不考虑刑法科学中因果关系问题的特点,而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著作中关于这方面的一切论点原封不动地照搬到刑法科学中来";另一种是"结合刑法科学中因果关系问题的特点,适当地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著作中关于这方面的一般原理或基本论点,运用到刑法科学中  相似文献   

11.
在基层社会生活中实行群众自治;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本文拟就这个问题作些理论上的探讨。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群众自治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第十八条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指引下”修改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修改为“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之后增加“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这一自然段相应地修改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  相似文献   

13.
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问题,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国家学说的精髓。邓小平同志对此作了许多精辟的论述,这是结合我国现阶段阶级斗争的实际,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关于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目前,它是指导我们同严重刑事犯罪分子作斗争的重要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同志关于妇女解放的论述,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宝库中的重要财富。毛泽东思想不仅是我们党的行动指南,而且也是指导我国法制建设的理论基础。我国婚姻制度的改革,就是毛泽东思想的光辉体现。  相似文献   

1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十六大的灵魂。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十六大的一个历史性决策和历史性贡献。开创司法行政系统反腐倡廉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6.
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愿望。我们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只有用邓小平理论作指导,而没有其他任何理论可以代替。党的十五大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是具有深远意义的大事,正如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所指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第十八条 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指引下”修改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修改为“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之后增加“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这一自然段相应地修改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战胜许多艰难险阻…  相似文献   

18.
师长青  石艳红 《中国监察》2012,(22):14-19,2
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党的十八大通过了党章修正案,将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作为全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达到一个新的高度;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历史的接力棒又传到了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手中。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时代的航船又一次高扬远帆,驶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相似文献   

19.
第一编 总 则 第一章指导思想、原则 和适用范围 第一条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依据党章和宪法、法律,结合党的建设的实践制定。 第二条本条例的任务,是维护党的章程  相似文献   

20.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提出后,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是我们党与时俱进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