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民养老:一个社会网络的分析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格兰诺维特的"弱关系"和边燕杰的"强关系"概念的启发,借助于韦伯的理想类型法,农民养老的社会网络可以分为"弱网"和"强网".前者是指由弱关系连接和维系的社会网络,后者是指由强关系连接和维系的社会网络.从强度、多元性和互换性对农民养老的社会网络进行了分析后可以得出结论如下:当前我国农民养老的社会网络属于强网的范畴,从强网向弱网的过渡和转变是农民养老改革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
陈宇鹏 《前沿》2012,(4):114-115
本文运用社会资本相关理论调查发现“国际社区”外国人不仅拥有较好的人力资本和经济资本,同时也具有较好的社会资本,并由强关系社会资本和弱关系社会资本共同构成其社会支持网络,网络由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友缘关系和业缘关系构成。“黑人聚集社区”外国人并不具有较充分的人力资本和经济资本,社会支持网络基本上由强关系社会资本和强信任构成,其网络由血缘关系向地缘关系推开。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关系"运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网络研究的许多学者们对于如何运用社会网络中的关系作了许多探索,提出了一些假设。一般而言,大学生由其交往和活动空间决定的社会网络中强关系居多,而弱关系则较少,因而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关系”运用主要体现为对强关系的运用。强关系的作用方式有三种:对强关系的直接运用、由强关系导向弱关系以及强关系提供关键性信息。不过,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人力资本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关系资本的作用将逐步减弱。  相似文献   

4.
白领相亲作为现代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其“弱关系”的运用实践挑战了中国社会网络研究普遍认同的“强关系”理论假设,反映出当前青年择偶条件与机制的深刻变迁。在描述与分析白领相亲的择偶条件目标定位精准化、择偶对象多元化、择偶空间加大等现代社会基础后,提出白领相亲中“强关系”无效,转而运用“弱关系”的实质,从而提出白领相亲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政企关系改革前,政府实质上是一个“弱政府”,它对社会资源的配置是低效的。中国政企关系改革是以政府放权为起点的,这也同时构成了培育“强政府”的生长点。但是由于放权本身的局限性,这一进程充满了由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中国政企关系改革从放权范式向权利整合范式转变,从而为构建“强政府”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牛森  苏浩  孙小刚 《前沿》2005,(12):212-216
内蒙古农民增收问题备受各级政府和学者关注。本文依据“差序格局”理论的概念,参考了“城市版”差序格局的观点和“弱关系与强关系”理论的内涵,分析了农民依靠城市亲属关系提高家庭收入的可能性,提出了强依赖性关系的观点,即农民进城寻找工作的前期和刚开始工作时,依靠城市亲属关系的程度,以此说明内蒙古农业地区农民增收与农村亲属网络的关系,解释城市居民在帮助农民亲戚增收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养老的核心问题已从解决贫困和物质匮乏转变为如何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所谓精神养老,是指通过多维供给,老年人精神需求得以有效满足的过程。脱离生产结构后的价值缺失、脱离社会结构后的交往萎缩、脱离生活结构后的连续性中断,使城市老年人日常生活直面空虚、寂寞以及对未来迷茫的挑战。稳定地参与一项适宜的社会活动重建与事和价值的联结,找到一批志同道合的伙伴重建与人和关系的联结,形成一种稳定连续的生活方式重建与生活和未来的联结,即“有事做、有关系、有希望”便成为城市老年人精神养老的理想图景。然而,囿于能力有大小、动机有差异,以自治(强能力型城市老年人)、共治(弱能力—利他型城市老年人)、他治(弱能力—利己型城市老年人)为主要内容的分类治理便成为必然选择,不同机制中的主体结构各异。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绝大多数。限于国家财力,农民的养老保障主要靠土地、家庭和集体。2009年8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新农保在支付结构上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的养老金两部分构成,而基础养老金由国家财政全部保证支付。也就是说,中国农民60岁以后都将享受到国家普惠式的养老金。这意味着,中国农民在“种地不交税、上学不付费、看病不太贵”之后,又向“养老不犯愁”的新梦想迈出了坚实一步。  相似文献   

9.
陈胜强 《求索》2013,(8):63-66
清代社会是个发达的“契约”社会,社会中几乎一切重要交易都通过立契进行,而中人作为重要参与人的土地绝卖契约又是“契约”社会的重中之重。清代社会又是一个关系社会,人是社会网络中的“关系存在”。中人在土地绝卖契约中发挥的说合、见证、保证和调处功能源于关系社会下国家法与民间法的断裂与协调。依靠关系社会特有的调控机制,中人在土地绝卖关系中实现了角色保全,保证了交易安全,维系了传统民间法秩序的稳定。  相似文献   

10.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作为一种社会性养老方式,是关系农民切身利益,关乎农村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统筹城乡发展,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用现代普遍社会养老保险逐步取代家庭养老,是解决农民养老的最终途径。  相似文献   

11.
青年精神内耗是指在自我精神世界中难以处理好自己与自己的关系,而陷入无休止的自我怀疑、无止境的自我攻击、无止境的纠结犹豫中。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这种独特症候是功绩社会驱动下“自我剥削”的主动选择,流量为王驱使下“贩卖焦虑”的网络表达,文凭教育背景下“社会身份”的结构失位和工具理性挤压下“价值理性”的日渐式微共同作用的结果。要解决青年精神内耗之困,应该以理性认识还原青年多样性和复数性行动,以网红甄选和网络监督缓解青年焦虑氛围,以教育改革和制度创新满足青年身份预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青年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2.
只要在互联网上“百度”输入“搜人网”三个字,排在搜索结果第一位的就是湖北麻城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局长朱伯儒创办的“搜人网”(www.souren.net)。从2004年11月他自费创办“麻城搜人网”至今,搜人网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民间网站迅速成长为一个全国闻名遐迩的社会公益事业网站。这是一片传承中华文明扶弱济困的沃土,这是一片洒满爱的绿洲。爱心呼唤传递为许多家庭找回了一度失落的亲情,寻觅到了久违的其乐融融的幸福,朱伯儒和志愿者们义无反顾地肩负起这个时代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3.
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随着国家的产生就已出现。西方早期的研究者多数认为二者是一个零和关系,即强国家一定意味着弱社会,而弱国家则一定面对强社会。影响较大的理论有无政府主义理论(主张立即取消政府,实行社会自治,其代表人物是蒲鲁东、巴枯宁等)、国家主义理论(陷入政府崇拜,主张政府对社会的全面控制,其代表人物是费希特和黑格尔)、自由主义理论(认为政府对社会的管理是必要的,但政府是必要的罪恶,其对社会的干预越少越好,其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和布坎南等)。马克思主义从国家决定于市民社会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出发,认为政府产生于社会,作用于社会,受制于社会。从一定意义上说,肯定了国家的社会管理功能。最近十多年来,一些学者根据实例则提出了不同看法,认为国家和社会可以同强同弱。从静态的角度分析,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有四种形态,即强国家弱社会、弱国家强社会、弱国家弱社会和强国家强  相似文献   

14.
传统乡村具有悠久的互助文化资源,通过亲缘、地缘关系得以传承。市场经济发展和乡村人口的流动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这种格局,对一些地区的传统互惠互助关系带来冲击。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社交网络与电商平台的崛起叠加市场经济发展与人口频繁流动等诸多因素,逐渐形成了基于“人情——市场”“熟人——生人”两条基本逻辑的乡村多元社会关系网络:一是基于互联网技术修复和重构的亲缘关系网络;二是基于熟人和市场经济形成的业缘关系网络,既有人情往来又有利益共享的互助关系网络;三是基于强关系转化的交往型互助关系网络;四是基于弱关系拓展形成互助关系网络。“优序求助”策略是村民基于多元互助关系网络的理性选择,是面对人情社会与市场经济展现出的世俗理性。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乡村互助关系修复与重构,对于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传承乡村互助文化资源、重新理解现代乡村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空巢老人精神健康情况与自身社会支持网络、自我角色构建以及社会资本相关。维系城市空巢老人精神健康必须促进城市空巢老人的社会参与,保持其与社会的连接,建立完善的社会支持网络;尊重其对生活意义的理解,帮助构建积极的价值观与思维方式;转变观念,减少社会歧视,帮助城市空巢老人发掘自身优势,拓展社会资本;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定相关社会政策,大力发展社会工作专业服务。  相似文献   

16.
采用社会支持网研究通用的提名法测量工具,通过问卷调查收集资料,集中探讨在企业工作的外来蓝领青年群体的社会支持网络。从经济支持网、职业支持网、情感支持网和社交支持网等维度考察外来蓝领青年的社会支持网络特征,研究发现,外来蓝领青年的社会支持网规模高于一般外来流动农民工的社会支持网,同时,网络关系构成突破了传统流动农民工对亲属关系的强依赖,构建了以朋友关系为主的非亲属关系支持网。  相似文献   

17.
<正>家庭是由具有婚姻、血缘和收养关系的人们长期居住的共同群体。家庭一直是中国社会维系个人生存和发展、商品消费和社会稳定的重要组织,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家庭的经济功能、抚育功能和养老功能成为社会经济平稳和快速增长的基础。调查和  相似文献   

18.
宋灵云 《人民公安》2022,(20):14-18
<正>随着我国老龄人口不断增加,一些不法分子盯上了老年人群体。他们利用老年人辨识能力不强、渴望健康、权益保护能力弱等特点,以提供“养老服务”、投资“养老项目”、销售“养老产品”、宣称“以房养老”、代办“养老保险”、开展“养老帮扶”等为名进行诈骗,不但严重侵害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而且影响社会安全稳定。今年4月,公安部成立由8个警种部门参加的专项行动领导小组,  相似文献   

19.
徐冲 《新重庆》2007,(10):44-46
3、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让政府切实承担起农民社会保障的责任,让农民像城市居民那样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幼有所学、贫有所济、弱有所助。 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是一种高风险社会。现阶段.我国已从低风险社会转为高风险社会。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也是整个社会的“稳定器”和“安全网”。然而.长期以来,农民一直被排除在社会保障之外,[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青草 《就业与保障》2010,(11):14-15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继实现农民“种地免税”之后,努力做到“老有所养”而实施的又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新农保实行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相结合的养老待遇,国家财政全额支付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地方财政对农民缴费实行补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