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社会公共危机事件作为一种突发性事件,往往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和负面的影响力。应对和处理危机事件需要正确的舆论引导,而新闻媒体在舆论引导方面担负着重要的职责。只有正确认识到加强社会公共危机下舆论引导的必要性,并把握社会公共危机下新闻媒体进行舆论引导的基本原则,才能迅速有效地化解危机,将危机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消除其负面影响,甚至化"危"为"机"。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公共危机事件的应对和处理过程中,媒体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舆论引导的一把利器,担当着重要的职责。媒体通过对社会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发展和解决过程的系统把握,正确分辨真假信息、有力防范事态扩大、有效引导舆论方向,有利于最终促成事件的成功解决。因而,切实加强媒体在社会公共危机下的舆论引导能力建设,对于危机的成功化解、社会的和谐稳定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网络空间已成为信息集散地和信息传播倍增器,也成为高校开展宣传思想工作和进行舆论引导的主要平台和渠道。高校应紧紧围绕新时代党和国家对宣传思想工作的总体要求,面向大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的需要,正视新媒体时代的机遇和挑战,深入把握网络舆论引导力的内涵,遵循网络舆论引导的原则和规律,创新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理念和路径,有效提升网络舆论引导力。  相似文献   

4.
当前,广大群众民主意识不断增强,要求落实知情权、话语权、监督权的热情高涨,新闻舆论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与此同时,部分干部受固有思维、传统经验、知识素养等方面的限制,与各类媒体打交道的能力还不够强,因对媒体“说错话”而使工作陷入被动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对此,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作出决定,要求领导干部增强新形势下“应急管理、舆论引导、新兴媒体运用”等方面的能力。笔者认为,领导干部要提升舆论引导力,必须解放思想,更新思维,把握舆论规律,提高应对媒体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舆论引导能力是一种重要的执政能力,新中国成立60年来,正确有力的舆论引导对于推进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落实、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凝聚人们的精神信念、筑牢共同的思想基础,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新阶段新形势,需要深入分析与把握舆论引导面临的传播环境、传播主体、传播格局的新变化新挑战,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增强舆论引导的有效性、建立健全舆论引导工作的新格局,切实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相似文献   

6.
邵杰  黎慈 《世纪桥》2011,(3):129-131
社会转型期产生的大量不和谐因素致使网络舆论危机事件频发,对我国政府形象以及公共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冲击。然而,我国政府部门应对网络舆论危机尚处于一个起步阶段,部分政府部门的危机管理意识不够强烈、网络舆论危机的管理制度尚不成熟。所以,各级地方政府急需寻求有效对策,完善网络舆论危机防控体系,以促进政府的形象塑造,增强政府公共管理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7.
转型期舆论引导必须具备相当的公信力、精准力、传播力、表现力、接受力和契合力。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变化,舆论引导工作需在舆情把握、舆论关注、舆论利用等方面缩小差距,确保社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试析和谐舆论环境对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举玺 《学习论坛》2007,23(4):14-17
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舆论环境的支持。从新闻传播学角度观察,和谐舆论环境包括国内和谐舆论环境和国际和谐舆论环境。国内和谐舆论环境指大众传媒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积极发挥沟通职能,传播先进思想,拥有和谐发展的新闻队伍。国际和谐舆论环境指我国主流媒体主动传播,向世界说明中国,引导国际舆论。构建和谐舆论环境的关键在于媒体高举党报旗帜,强化舆论监督功能,抓好危机传播,加强网络舆论管理,强化传播手段。为了平衡社会心理,化解偏激情绪,消除人民内部矛盾,促进和谐舆论环境与和谐社会的共建。媒体的重要作用在于实施倾向性传播,巧妙策划传播议题,精心选择报道内容,做好“三贴近”新闻等。  相似文献   

9.
网络舆情中的社会安全隐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网络舆情中存在歪曲失真信息泛滥、网民群体极化倾向严重、境内外不法分子恶意操纵、国外敌对势力渗透性入侵等隐患;产生错误的舆论导向,危及政府的公信力和权威,引发社会群体性事件等问题。要从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政府信息发布机制、网络舆论引导机制、应对网络舆情危机机制等方面进行化解。  相似文献   

10.
当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宣传特别是在今年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要站在"五个事关"的高度,充分认识新闻舆论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深刻理解新闻舆论工作的党性原则要求,强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的统一、引领整合与举旗亮剑的统一,使新闻舆论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新闻舆论工作是时代风向的引领者,增强新闻舆论的引导力、感召力,就必须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深刻认识今天社会环境发生的复杂变化,适应时代和人民的需要。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高标准完成党赋予的新闻舆论职责使命,新闻舆论工作者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强化创新进取意识,改善知识结构,保持发扬优良作风。  相似文献   

11.
时效性决定舆论引导的影响力、权威性决定舆论引导的公信力、真实性决定舆论引导的感染力、思想性决定舆论引导的持久力、艺术性决定舆论引导的亲和力,这是近些年来党和国家舆论引导工作的经验总结,也是增强舆论引导效力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12.
论领导干部媒体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领导者运用媒体宣传政策,联系群众,化解矛盾,树立形象,引导舆论,提高公信力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增强引导舆论的本领,掌握舆论工作的主动权”。这是党对媒体工作的总体要求,而作为领导个体而言,要引导舆论,掌握舆论工作的主动权,关键在于正确提高媒体素质,建立良好的媒体关系。  相似文献   

13.
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直接关系到校园文化发展和和谐校园建设,如何有效的引导校园舆论,保持它与学生发展、学校发展的良性互动,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议题。本文从目标原则、类型特征、途径方法及重难点展开对高校网络舆论的引导探究。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突发事件频发。做好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研究工作,建立健全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机制,既是增强党的执政能力、政府依法行政能力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需要,又是维护社会稳定与妥善处置突发事件的必然要求,对于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奋斗》2014,(11):53-54
加强主流媒体传播力建设,是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传播能力”和“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一项核心内容。双鸭山市通过壮大主流宣传,增强舆论引导力;弘扬主流价值,增强社会感召力;建设主流阵地,增强传播竞争力;打造主流网络,增强网络影响力,不断加强主流媒体传播力建设。  相似文献   

16.
舆论引导是党和政府一项基础的经常性工作.转型期舆论引导必须具备相当的公信力、精准力、表现力、接受力和契合力,才能确保社会健康发展.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变化,舆论引导工作在舆情把握、舆论关注、舆论利用等方面面临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17.
网络主体的"匿名性"模糊了政府舆论危机的边界,网络平台的"聚合效应"放大了政府舆论危机的程度,网络权力的"分散效应"弱化了政府舆论危机的控制,网络利益的"驱动性"窒碍了政府舆论危机的引导。面对网络在政府舆论危机中的负面影响,我们必须完善网络立法与法律监管制度,树立"意见领袖",设置网络议题,借鉴搜索引擎危机公关的方法,用积极的正面的新闻"覆盖"消极的反面的新闻。  相似文献   

18.
随着微博的迅猛发展,社会舆论的发展传播也获得了新的成长空间,同时也变得更加错综复杂,如何理性、客观地认识和对待传统媒体在微博中的舆论引导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对传统媒体在微博中的舆论引导力进行初步探究,并就如何更好地发挥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力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微博具有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和功能,同时也导致突发公共事件微博舆论场比传统舆论场更加错综复杂,给我们的舆论引导工作带来了新的重大挑战。本文在分析微博时代高校突发公共事件日趋复杂的舆情现状,以及高校突发事件微博传播引发舆论危机的主客观原因的基础上,依据传播学有关原理提出高校突发事件微博舆论引导的具体方法和对策,以促进校园和谐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网络舆论危机事件频发。大学生骨干作为学生群体中的精英,是学生工作开展的中坚力量,在高校网络舆论危机处置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介绍了高校舆论危机的概念和生命周期,总结了高校网络舆论危机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提出了学生骨干参与下的高校网络舆论危机处置机制,阐述了学生骨干参与下高校网络舆论队伍保障、预警、监控、引导和善后恢复五个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