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2010年4月14日早上7时49分,大地又一次颤抖,美丽的玉树草原顿时陷入呜咽! 处于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头的结古小镇,在一瞬间被地震摧毁。截止4月25日下午17时,玉树地震已造成2220人遇难,70人失踪,12135受伤。与汶川大地震间隔不到2年,历经劫难的中华民族又一次被推到了情何以堪的境地。天地无情,莫过于此!  相似文献   

2.
今天是青海玉树发生地震后的第七天,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青海玉树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举行全国哀悼活动,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截至4月20日17时,青海玉树强烈地震已夺走2064位同胞的生命。在这一天我们举国哀悼,共同送别我们逝去的同胞。也许你还记得,在2008年,我们也是在汶川地震后的第七天,举国鸣笛,为在汶川地震中的逝者送别。  相似文献   

3.
玉树灾情牵动人心,继汶川之后,中华大地又掀慈善热潮。每一分钱都要用在抗震救灾、恢复重建的刀刃上,日前国家审计署已部署工作,利剑出鞘,为青海玉树救灾资金和物资充当起看护人。  相似文献   

4.
又是一个被悲伤笼罩的春天。 2008年春天,汶川大地震给四川大地留下的伤痛尚未抚平,仅仅两年,还是在春天,大地的又一次痉挛让青海玉树瞬间成为废墟。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4月20日,四川芦山,地震1周年;往前数6天,青海玉树,地震4周年;22天后,四川汶川,地震6周年。汶川到芦山有多远?85公里。但从汶川、芦山地震再到今天,我们辛苦跋涉过的,岂止万水千山?从汶川到芦山,中华民族经受了一次又一次的灾难洗礼,与灾难共生,也  相似文献   

6.
陈凯 《民主与法制》2011,(11):34-36
在刚刚发生的日本大地震中,尽管死亡和失踪人数还在不断更新,但可以肯定的是伤亡惨重的事实。如此重大的自然灾害,不由让人回想起四川汶川大地震和青海玉树大地震,汶川地震的死亡人数和失踪人数分别为69181人和18498人,而青海玉树地震的上述数据则分别是2064人和175人。  相似文献   

7.
《中国减灾》2014,(4):8-13
2014年4月20日,四川芦山,地震1周年;往前数6天,青海玉树,地震4周年;22天后,四川汶川,地震6周年。 汶川到芦山有多远?85公里。但从汶川、芦山地震再到今天,我们辛苦跋涉过的。岂止万水千山?  相似文献   

8.
<正>国发[2010]1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为支持和帮助玉树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统筹和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又好又快重建新校园、新家园,建设社会主义新玉树,保证用三年时间基本完成恢复重建主要任务,使灾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恢复并超过灾前水平,现就支持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有关政策措施提出以下意见:一、基本原则支持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要充分考虑玉树地震灾区的特殊困难,既要与汶川地震灾  相似文献   

9.
正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对我国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综合评估工作的全面开展提出了要求,促使我们拉开了系统研究和实践应用的帷幕。五年后,汶川地震灾区再次发生7.0级强烈地震。这五年中,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和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评估工作的挑战和磨练,使我们的损失综合评估业务日渐成熟,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综合评估技术也得到不断完善。在  相似文献   

10.
又是一个被悲伤笼罩的春天. 2008年春天,汶川大地震给四川大地留下的伤痛尚未抚平,仅仅两年,还是在春天,大地的又一次痉挛让青海玉树瞬间成为废墟. 当灾难再次来临,中国人民再一次选择了坚强面对.  相似文献   

11.
张欢 《小康》2013,(5):48-49
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必将在民族的进步中获得补偿。关键是要善于总结经验和教训四川芦山地震,又一次巨灾。五年前的汶川,三年前的玉树,一次次灾害相似而又不同。汶川地震应急救援的经验和教训总结了多少,学习了多少?当芦山地震灾难突发,正是对汶川地震经验教训总结效果的一次检验。芦山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的任务仍艰巨而漫长,不妨先就"72小时黄金期"的应急响应和生命救援工作与五年前进行一个粗略的比较。  相似文献   

12.
袁艺 《中国减灾》2014,(1):34-37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对我国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综合评估工作的全面开展提出了要求,促使我们拉开了系统研究和实践应用的帷幕。五年后,汶川地震灾区再次发生7.0级强烈地震。这五年中,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和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评估工作的挑战和磨练,使我们的损失综合评估业务日渐成熟,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综合评估技术也得到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3.
赵涵漠在《联谊报》2010年4月20日载文指出:两年前的汶川地震使中国的公益和慈善事业得到了一次全面的洗礼。如今,面对西南大旱(和玉树地震),5·12经验能够提供何种参照?在中国的慈善体系里,谁  相似文献   

14.
从汶川到玉树,整个救援体系和细节都被地震这个幽灵倒逼着全方位进化,而人类从智慧、行动力到心魂之间进化的速度能否追上地震神出鬼没的脚踪呢?  相似文献   

15.
与你同在     
<正>请相信,这一次,我们,依然与你同在。汶川之痛尚历历在目,玉树大震再次袭来。全国人民的心与灾区紧紧相连。请相信,这一次,我们,依然与你同在。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青海玉树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10年4月21日举行全国哀悼活动,  相似文献   

16.
从汶川到玉树,整个救援体系和细节都被地震这个幽灵倒逼着全方位进化,而人类从智慧、行动力到心魂之间进化的速度能否追上地震神出鬼没的脚踪呢?  相似文献   

17.
5月12日14点28分,一场突如其来的8.0级地震灾难降临我国西部大地——汶川。瞬间,汶川大地山川崩塌,江河失色,幢幢高楼被强震摧毁,无数村落被掩埋,数以万计同胞失去生命……  相似文献   

18.
孙晓青 《小康》2011,(9):98-100
"动车事故"、"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在突发自然灾害与重大事故后,心理救援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全国心理援助人才数据库网络正在搭建中,但现实操作中仍困难重重,这是一项需要引起重视,列入法律甚至形成援助体系的重大工作  相似文献   

19.
杜国林 《中国减灾》2013,(11):38-40
在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之后,我国连续遭受了甘肃舟曲泥石流、青海玉树地震、四川芦山地震等巨灾.这一切表明,我国仍面临着巨灾风险的威胁,巨灾风险管理是我们面对的一个非常现实和严峻的问题,巨灾保险制度建设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0.
阿计 《人大建设》2010,(6):46-46
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许,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一时间,满目废墟,生灵遭难。 震灾发生后.国家迅速启动应急机制:救援队伍震后数小时即出现在灾区.媒体全面、及时报道灾区真实状况。通信、道路功能及时恢复。救援人员和物资的调配有条不紊……与两年前的汶川地震相比.玉树地震的救援工作显然更加高效、有序、透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