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公民力量     
被一场地震改变的不仅仅是震区人民的生活,地震后,几乎全中国的人都参与到支援灾区救援与重建中去,民间组织、企业家、普通人,甚至靠讨钱过活的乞丐,捐款、捐物、献血,或者做志愿者,其迸发出来的公民精神,其积聚起来的公民力量,让国际社会再次对中国刮目相看。  相似文献   

2.
《中国民政》2007,(1):62-63
广东省佛山市召开2005-2006年度全市先进民间组织表彰大会,受表彰有佛山市青年志愿者(义务工作者)协会等60个民间组织。目前,该市共有民间组织1493个,其中行业协会190多个,行业协会总数排广东省第二位。近几年来,市民间组织共开展各类公益活动2300多项,发动社会捐款捐物近3亿元。  相似文献   

3.
志愿者是指基于良知、信念和责任,利用自己的时间、技能、资源、爱心,自愿为邻居、社区、社会提供非赢利、无偿、非职业化服务和帮助的人。志愿者的出现是公民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公民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自20世纪以来,志愿服务以星火燎原之势在各国蓬勃发展,成为许多非政府组织、专业性团体、民间组织及越来越多的个体组织开展活动的基础。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表现。现在,在人道主义援助、维护人权、争取和平,在扫除文盲、卫生免疫及环境保护等社会公益事业中,志愿者都是主要参与者。在我国,志愿者工作大规模发展始于1993年。…  相似文献   

4.
童星 《中国减灾》2012,(11):22-23
在当代社会,政府职能在于"经济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防灾减灾是政府行使"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的一项重要工作,不容懈怠!防灾减灾是当前实施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责从一般意义上讲,社会管理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对"社"的管理,即社区管理;对"会"的管理,即民间组织管理;对"社会"(事业、事务)的管理。各级人民政府特别是各级民政  相似文献   

5.
试析应急管理中的志愿者参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我国政府迅速响应.有效应对.获得了国内外的普遍赞誉.在地震救援的过程中.全国各地涌现出大批志愿者。志愿者的积极参与是汶川地震应急管理的一大“亮点”。从真总结汶川地震志愿者参与的经验.对于我们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开展应急社会动员,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精神文明导刊》2006,(11):23-24
志愿服务是几乎是每个文明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指任何人自愿贡献个人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服务的活动。这一概念既包括地方和国家范围内的志愿者行为,也包括跨越国境的双边的和国际的志愿者项目。志愿服务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福利的提高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它是各国和联合国进行人道主义援助计划、技术合作、改善人权、促进民主与和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志愿服务突出地表现在非政府组织、专业协会、工会和其他民间组织的活动中。许多社会运动,比如在消除文盲,免疫和环境保护等领域,都主要依靠志愿者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崔会如 《前沿》2011,(3):73-76
社区矫正体现了我国犯罪治理立场的转变,是国家和社会双本位犯罪预防模式的实践。作为国家"善治"的组成部分,其良好效果有赖于社会力量参与的广度与深度。调查显示,社区矫正社会参与差强人意。民间组织的行政化参与比较明显,一般公众对社区矫正的认知不足、参与有限。为此,需通过积极扶持民间组织的发展、选择适宜的宣传方案、建立社区矫正志愿者的社会激励机制等途径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8.
论减灾救灾中的社会联动参与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力量参与是减灾救灾取得成效的重要保障。尽管我国目前已初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优势互补、协同配合的减灾救灾格局,但仍存在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应在转变减灾救灾观念的同时加快配套制度建设,构建社会联动参与机制,在减灾救灾中实现社会力量全过程参与,打造自救、互救、公救相结合的减灾救灾网络,即建立政府居中指挥协调,以社区、社会组织、志愿者等社会力量为神经,一点动,全线动的全社会联动参与的减灾救灾机制。  相似文献   

9.
现代社会中,有着各种类型的民间组织,作为社会治安秩序的维护者与管理者,公安机关首先应该界定合法民间组织与"非法"民间组织的区别,这既是完善本职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治安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公安机关对民间组织治安管理可以从社会管理创新的角度,为公安机关关注民间组织提供思想指导。民间组织的存在,也为公安机关研究民间组织并对其进行管控,提供了实践样本。  相似文献   

10.
宁黎黎 《人权》2007,(6):31-33
一、开展社区矫正的背景社区矫正(community correction)是与监禁矫正相对应的行刑方式,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服刑人员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  相似文献   

11.
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是社区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制建设的客观要  相似文献   

12.
《中国减灾》2014,(5):24-25
正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坚持"全面发动,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扎实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补充、社会公众广泛参与、集中宣传与季节性宣传相结合的防灾减灾宣传工作机制,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边疆少数民族防灾减灾文化。  相似文献   

13.
《中国减灾》2009,(12):4-6
巨灾面前,政府主导下的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社会各方面力量充分支持。是战胜巨灾的重要保障。完善巨灾社会动员机制。使得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以各种方式投入到抗击巨灾的战役之中,才能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大力推进民间组织、志愿者参与巨灾应急工作,有利于更广泛地动员社会力量,提升国民参与应急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为巨灾应急工作的有序、有效、有力开展培育一支重要的、不可或缺的辅助力量。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14.
NGO是英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的缩写,中文翻译为"非政府组织",中国官方文件里一般称之为民间组织、社会团体、第三部门、志愿者组织等,在环境、医疗、社会管理及社会救济方面,它们也越来越成为政府职能的有效延伸,有人认为,NGO是在政府与企业之后的"第三种力量"。  相似文献   

15.
“非典”危机与民间资源的动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国外,遇到紧急灾害时,民间组织往往非常活跃,并表现出及时、高效、灵活、创新的优势。而今天,在这场关系到中华民族安危的“非典”战役中,中国民间组织的参与并不尽如人意。“9·11”事件以后,美国政府成功地将危机转化为契机,将坏事变为好事,一方面政府通过民间组织募集资金、开展救助;另一方面通过发动社区志愿者预防恐怖袭击。而我们又该如何把坏事变好事呢?  相似文献   

16.
民间组织广泛存在于社会的各个层面,尤其是在社会价值理念多元化,利益分配转型的过程中,政府会逐步在某些领域改变全能政府的角色,让权于民。这就要求民间组织能够有相应的力量弥补政府"让权"后形成的"管理真空"。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管理组织,民间组织机构已对社会各个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公安机关治安管理创新活动同样离不开对民间组织的管理与控制,而民间组织的蓬勃发展也将对公安机关的治安综合治理活动带来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中国流动人口中民间组织的建设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中国流动人口中正式的民间组织发展极为有限,服务和组织流动人口的民间组织的作用和功能也十分有限。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流动人口中的民间组织可以起到重要的服务功能、协调功能和政治社会化功能。就当前中国的具体情况而言,应通过促进民间组织的健康发展,增强流动人口的社会化程度,提升流动人口的社会行为能力。  相似文献   

18.
汶川地震发生后,在中国众多的NGO(非政府组织)里,“多背一公斤”(以下简称“一公斤”)算是反应最迅速的那一拨:在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制作了专题网站;联合国内超过一百家民间组织,成立NGO四川救灾联合办公室;通过全国的志愿者发起了约80个地震救灾公益活动,内容涉及物资募集,图书募集、实地活动、支教老师招募等;5月29日又发布为期5年的“灾后学校重建计划”,分为帐篷图书室、活动板房和新校舍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9.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民间组织在社会建设方面,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目前民间组织的发展还存在各种问题,制约着民间组织的发展,使其不能承担起社会管理的重任.因此,要切实转变观念,促进民间组织的自身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文传 《中国减灾》2008,(6):44-45
地震发生后,各地的民间组织纷纷行动起来,组织捐款、捐物和灾后心理康复等丁作。民间组织的表现受到政府的高度赞扬和传媒的广泛关注。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副局长李勇认为他们是“中国抗震救灾过程中一支非常有作用的生力军”.而许多媒体更是聚焦“NGO参与赈灾”、“各地NGO纷纷为抗震救灾行动起来”、“NGO救灾表现出色”等题目。那么.在此次地震后的救灾前期.灾区以外的民间组织为何会受到如此之高的赞誉和关注?他们救灾特色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