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众文化是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条件下产生的一种区别于以往文化形态的社会新型文化,具有形式通俗性、载体科技性和商业消费性以及后现代思潮倾向性的特点。本文结合当今社会中出现的众多大众文化现象以及大众文化产品,分析了大众文化对青少年成长环境的改变及其对青少年人格形成与社会化进程存在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
大众文化环境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出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众文化在国内越来越引起人们的瞩目,它强有力地影响着广大青少年的生活。在新的社会发展条件下,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大众文化环境的复杂性。有的大众文化存在着导致青少年的庸俗化,诱发他们"异化"的行为方式等一些负面影响。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倡导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营造有利于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文化生态环境,建立健全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机制,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优质的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3.
当代青少年处于大众文化的包围之中,缺乏道德、人文精神的大众文化,正以它低俗的金钱与享受的价值观影响着一代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在崇拜明星的潮流中,文化的传承正在出现断裂,面对青年在大众文化中的道德失落,文化管理部门与社会各界应加强大众文化的取舍与监管。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文化心态的研究日益增多,偶像崇拜现象也备受关注,青少年群体的健康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话题。以大众文化的负面影响为参照,对青少年偶像文化的群体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发现,当今青少年群体的文化体验体现出与众不同的特点,商业性与娱乐性色彩浓厚,开放性与多元性彰显,外在性与多变性共存。面对青少年群体表现出来的偶像崇拜特点以及偶像文化心态的变迁现象,应该去反思社会文化的责任和方向,积极引导青少年群体的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转型期大众文化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自进入社会转型期来 ,大众文化便伴随着市场经济应运而生 ,并以其娱乐性、低俗性、谋利性、大众参与性日益接近人们的生活。大众文化对整个社会、家庭、学校的主体以及对青少年本人的价值观、生活方式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造成了青少年犯罪。  相似文献   

6.
当前青少年网络道德危机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现代性问题。造成青少年网络道德危机的本源是网络文化的特性,实质上是现代性危机,就其本质来说是网络文化危机。解决青少年网路道德危机问题要从文化自觉、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转移、青少年的网络文化建构、超越现实生活和核心价值取向着手,在生活体验中提升青少年网络素质。  相似文献   

7.
帮会文化具有深厚的民间基础,有效控制帮会文化的传播对于预防有组织犯罪至关重要,而这必须针对帮会文化的受众作区别性地防控。帮会文化具有显著的游民特征,缺乏人身依附性,但渴望精神依附;农民文化具有盲目性和片面性;青少年学生身处教育核心,但却追捧大众文化。大众文化是传播帮会文化的主要途径,但在当代社会,对大众文化严防死守已无异痴人说梦,只有丰富主导文化和菁英文化的大众形式才能抑制帮会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8.
借助海德格尔对技术和文化的运思,以及对大众文化生成性的洞察,我们把当下时代命名为大众文化时代。对大众文化时代的命名,旨在揭示大众文化的本质是技术的。在视像凸显的时代,文化的精神性向乏力,其外向度的经济维度和平面化的市场维度,却愈加有力。大众文化在切合现代技术的飞升中,制造了无数超现实幻象的文化奇观。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当代大众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深入思考大众文化的定位问题、批判问题、文化境界提升问题以及大众文化与文化产业互动发展问题。虽然后现代主义的大众文化理论在根本上并不能指导现实中的我国大众文化建设问题,但对其合理借鉴,将会对我国当代大众文化建设起到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当代大众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深入思考大众文化的定位问题、批判问题、文化境界提升问题以及大众文化与文化产业互动发展问题。虽然后现代主义的大众文化理论在根本上并不能指导我国的大众文化建设,但其合理方面对我国更好地建设大众文化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文化心态的研究日益增多,青少年群体的健康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话题。以大众文化的负面影响为参照,在中观的群体层面上发现,当今青少年群体的文化体验体现出与众不同的特点,生活方式多样化、日常消费心理化、社会情境重组化。同时,青少年群体的文化行为也随之发生变化,身体自我评价不断放大、自我形象多重复杂、审美意识和行为多样,准社会交往方式逐渐盛行。面对青少年群体文化心态的变迁现象,应该去反思社会文化的责任和发展方向,积极引导青少年群体今后的教育。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末,中国社会文化经历着一场深刻的转向,大众文化的流行颠履了经典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时尚文化、消费文化、快餐文化、娱乐文化对青少年的闲暇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开展闲暇教育,成为一个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必然课题.  相似文献   

13.
大众文化对青少年既有积极的影响,又对其价值观念、道德选择和人生发展等方面具有严重的消极影响。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概括和总结,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对于他们自觉抵制大众文化的消极、不良影响,健康地成长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大众文化得到了迅猛发展,它对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具有双重影响:一方面,它促进了文化繁荣,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推动了文化大众化进程。另一方面,它也产生了很多消极影响,对主导文化及其价值观产生了一定的冲击。我们必须加强对大众文化的管理,实现主导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良性互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众文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大众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形态,正日益与主流文化与精英文化并行成为影响青年大学生价值取向的重要文化形态之一。大众文化传播方式的科技化和媒体化使得它的传播更为迅速和便捷,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青年大学生个性的解放、丰富了大学生的业余生活,但大众文化作为一种市场经济主导下催生出的文化形态,本身对青年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是有较强的消极面的,如何面对大众文化对青年价值取向方面造成的负面影响,充分调动起大众文化对青年大学生价值取向形成的积极引导作用成为当前加强大众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研究新时期文化思潮的发展趋势在青少年的心理反映是一种综合学科的研究,它既包括对文化发展趋势的文化现象的探索研究,也包括对社会发展趋势方法论的研究。从文化思潮的现象对中国青年可能产生的影响来看,青年是社会思潮的一个关键性的载体。上个世纪的80年代至今,广大的青年在社会思潮的浪尖上劈波斩浪,创造出了独特的青年文化,成为领引社会大众文化的先导。  相似文献   

17.
以红色文化引领大众文化的健康发展是我们今天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这包括:以红色文化来引领大众文化的价值导向;用红色文化来塑造大众文化的人文精神;以红色文化来实现大众文化的隐性教育效应;以红色文化来拓展大众文化的娱乐休闲功能;以红色文化来提升大众文化的文化品质。  相似文献   

18.
面对当下社会大众文化发展炙手可热,内容遍及文化市场的各个角落,在与精英文化争夺市场份额的斗争中也始终占据上风。面对这样的情形,人们不禁要问:是怎样的社会土壤和环境滋养了大众文化的广泛传播,这些发展与现代人的精神意志有无内在集合点。大众文化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中有承担着怎样的使命与责任。在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的框架下分析后现代主义文化与如今盛行的大众文化的特点,后现代主义文化对当今大众文化发展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大众文化与青年社会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作为现代化的文化逻辑,世俗化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必然现象,大众文化作为世俗化的一种独特表现形式,对于青年社会化悖论性地展示出其双重面相。为了防止大众文化的阴暗面相的偏激化以及文化堕距现象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文化创新已经成为青年社会化的一种时代呼唤。  相似文献   

20.
大众文化是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的文化景观。在我国社会文化的转型中,大众文化以形构时尚观念、敞开文化公共空间,深刻地改写了中国当代文化的发展格局和生存状态。在西方语境中,大众文化是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后现代文化的表达方式;在中国语境中,大众文化是形构现代性的现代化力量。大众文化作为全球化现象及文化资本力量,在中国语境中乃是解构与建构并举,甚至是倾斜于建构,表明“有中国特色”的大众文化并非趋向西方文化,而是在走自己的现代化之路。中国的大众文化贴近中国独特的现代性诉求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