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公安院校中对非法学本科专业学生进行法学基础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但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有必要明确公安院校开设该课程的教学目的,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问题进行探讨,以期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2.
加强公安法学"课程思政"建设有利于彰显公安院校性质,突出院校特色.构建公安法学"课程思政"育人机制符合公安院校全员育人的理念.公安法学"课程思政"也是一项全课程育人的实践探索,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公安法学教师要从学科知识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学科发展史中蕴含的德育资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中提炼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依靠自身的情怀与智慧言传身教,实现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3.
楼徐燕 《公安学刊》2007,(3):101-104
目前素质教育正在高等院校如火如荼地开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作为文化建设一部分的音乐教育,其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笔者从音乐教育出发,探析了音乐教育在公安院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指出音乐教育是公安院校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是公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安院校专业素质教育的重要辅助教育之一;有利于公安院校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4.
考试作为一种具体的对学生学业评价的方法,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就象对产品的质量检验,它是检验教学质量的尺子,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所以,公安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必须重视考试改革,努力改革考试的内容和方式,侧重能力的考查,使考试的命题从“知识型立意”为主转向“能力型立意”为主,从而正确发挥考试这根指挥棒的作用,使考试的指挥棒指向素质教育,为公安院校实施素质教育服务。 从考试类型上看,考试分为常模参照性考试和标准参照性考试两大类。常模参照性考试具有选拔功能,这类考试在考试完成之前没有标准,…  相似文献   

5.
论公安院校法律课程的特色挖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课程在公安院校的角色定位决定了其与普通高等院校的法律课程相比有自己特殊的任务目标和侧重点。充分考虑公安执法一线需要、人才培养目标层次、专业方向、警察职业特色及行业特色等因素对公安院校法律课程进行特色挖掘,这对实现公安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突出公安院校办学特色、满足公安一线实际工作需要以及推进公安院校法学教育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刑事侦查学课程的参与式教学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公安高等教育的发展,创新意识的培养逐渐成为各公安高校的关注重点。刑事侦查学是一门实践型很强的课程,也是公安院校各专业的一门通修课,在公安院校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何在刑事侦查学课程中全面引入参与式教学,彻底抛弃传统的“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毕业扔笔记”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刑事侦查学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在开放式法学教学模式中,科研与教学之间具有互动作用。以公安院校刑事证据学课程教学改革为例,按照讲授知识与鼓励启发科研活动,增进学生科研能力相结合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可将公安院校刑事证据学课程教学分为课堂教学模块、校内活动模块、校外实践模块和科学研究模块四大模块。同时,建议聘请一定数量的校外专家担任指导教师,针对大学不同阶段设置相关课程,为教师和学生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公安教育改革的推进,国内许多公安院校在法学教学中都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逐步采用了案例教学法、模拟法庭教学法、课堂辩论教学法等,对于培养学生理解法律的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些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真实法律技能的训练和职业道德的培养都不是十分有效。“诊所式法律课程”是加强实践教学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在公安法学教学中逐步推进诊所式教育模式的开展,可以解决公安法学教育中长期以来存在的一些问题,进一步促进公安教育改革深入进行。  相似文献   

9.
公安院校治安专业法学课程应符合公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设计定位,这一定位又应与专业所能提供的课程基础条件相适应,并兼顾公安职业需求和学生能力拓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公安法学实践教学在公安职业化教育发展的背景下,已经形成了一些较为稳定的模式。但通过对南京部分高校和江苏警官学院学生关于实践教学质量的调查发现,学生不能满足目前实践教学的现状,公安院校学生对法学实践教学有着更为实际意义的需求。构建规范化的公安法学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尤为重要,重点表现在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制度保障体系、课程规范体系、独特的评价体系以及院校投入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论军事程序法在军队法制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注重程序是世界各国法治实践的共同趋势。依法治军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依程序法治军,加强军队法制建设,必须高度重视军事程序法。首先,完善的军事法体系是军队法制建设的前提,军事程序法则是构成这一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次,军事行政执法是军队法制建设的中心环节,严格遵循军事程序法的各项规定是提高执法水平的关键。再次,军事司法是军队法制建设的重要工作,科学合理的军事程序法是实现军事诉讼过程公平和诉讼结果公正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分析、总结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措施。  相似文献   

13.
警察法学属于我国法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板块,也是提升社会安全法治能力的理论抓手。遗憾的是,当前我国警察法学的发展深陷概念模糊化、体系碎片化、研究边缘化、教学粗浅化的困境,若不及时矫正,势必将警察法学的研究、教学和实践引入歧途。领域法是近年来新兴的法学理念,强调问题导向与解决策略,能有效融合法教义学与社科法学的思维特点。在领域法学的指引下,研究者需明确警察法学的领域概念,厘清警察法学的法律体系,夯实警察法学的理论体系,增加警察法学的实践色彩,强调在完善警察法学理论体系的同时,提升警察法学的实践与教学效用。  相似文献   

14.
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之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法律部门划分的思维进路。按照大陆法系的法律部门划分进路所理解和界定的国际商法是"国际性的商法",国际经济法是"国际性的经济法"。按照美国式法律部门划分进路,国际商法是指"国际商务中的法",国际经济法是指"国际经济交往中的法"。在我国,尽管国内法律部门划分采用的是大陆法系的思维进路,但在国际法层面上,尤其是在国际经济法领域,却较多地受到了美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从法的属性看,国际刑法本质上是一种国家之间的制度,国际刑法的正义价值观首先源自国内刑法的正义价值观。由于现行国际法体系中没有超国家机构的存在,且国际法与国内法的渊源不同,国际刑法与国内刑法有相互符合的正义要素,但这些要素在各自领域中又存在着明显的内涵差异。国内刑法正义价值赖以支撑的平等、公平和正当等要素,急需国际刑法以立法和司法的实践加以确认和吸纳,并同时承袭国际法固有的正义基石。从国际人权法的视角分析,国际刑法的正义价值在于尊重和保护人权。国际法体系内的人权法与国际刑法,因正义价值的关联而构成了既对立又统一、相伴相生的矛盾共同体。  相似文献   

16.
沉默权规则作为西方法律制度演化、发展的产物 ,是西方法律制度结构性特征的体现 ,它和其社会文化、政治生活中的价值观选择密切相关。法律制度的具体机制、社会价值观等构成了沉默权制度的核心内容。而当前对沉默权制度的解读更多地是在建构论唯理主义的方法论指引下进行的 ,正是这样的思维进路导致了对法律制度文化意义的遮蔽。  相似文献   

17.
煤矿安全监察行政执法在执法管理体制、执法思路、执法方法、执法手段、执法监察事后处理、监察人员素质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因此,需从加快煤矿管理体制改革、理顺煤矿监察体制、健全安全监察行政执法机制等方面加强煤矿安全监察行政执法。  相似文献   

18.
当前行政执法中暴露出一些问题,导致法律权威的失落和法治信念的动摇.究其原因,既有体制上的,也有观念方面的.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应重视执法"软件"建设,推进体制改革,全面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素质,严格执法责任和责任追究,强化对行政执法活动的监督制约.  相似文献   

19.
Taking enviornmental management in Guangzhou as an example,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mmunist China's idea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by law.” Based on the Guangzhou experience, it argues that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by law in China is mainly an administrative system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which takes law strictly as a tool for efficient and effectiv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is system is operated on the principle of ‘rule by law’, and is the antithesis of the Maoist practice of “rule by person.” Contrary to its Western counterpart, China's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 is built on a state‐centered conception of administrative law instead of a ‘right‐centered’ one which is the core of the ‘rule of law’ tradition.  相似文献   

20.
《人权》2019,(4)
The word "personality" has various connotations,which essentially reflect people's thoughts on personality in different periods.The transformation of personality in a civil aspect to the personality on the constitution aspect has negative effect on the personality system of the civil,which is of great value to develop the civil personality rights system in order to facilitate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civil law,the constitution and the public law.The capacity for rights not only separates the relative independent personality rights of civil law from the personality system of Roman law,but also promotes the emergence of the constitutional personality rights and its return in the field of civil law.The nature and orientation of personality rights in civil law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civil legislation.There are three ways to realize the constitutional rights of personality in our civil law:civil legislation,constitutional interpretation and general personality righ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