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信仰是精神的灵魂,是精神的动力,是精神的支柱,要克服精神懈怠危险,必须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高地,让信仰在理论武装中强化、在明辨是非中坚守、在躬身实践中砥砺、在文化熏陶中扎根。  相似文献   

2.
人们长期形成的精神信仰,也在经常地、长期地制约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只追求法治,而忽视人们的精神信仰,是不可能真正实现法治的。西方发达国家的法治,是与人们对基督教的信仰密不可分的。基督教中的“摩西十戒”构成了西方法制的基础和内核,人们追求法治与信奉上帝是熔为一炉的。中国要真正实现法治,就必须高度重视人们精神信仰的塑造与养成。  相似文献   

3.
“人梯”就是为了别人的成功而作自我牺牲的人。“人梯精神”就是顾全大局、淡泊名利、牺牲自己、成就他人的精神。正是这种人梯精神,推动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给我们整个社会带来了许多美好。然而一段时间以束,由于受一些不良思想的影响,一些人思想出现偏差,价值观发生扭曲,他们信奉自我奋斗、热衷自我表现,不愿当“铺路石”、“孺子牛”,而是要出人头地,誓为人上之人。他们有缝就钻,有道就抢,有铝就要,有利就争,相信抢得赢的为上,得到手的才真。人们不禁要问,人梯精神去哪儿了?  相似文献   

4.
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残酷的革命实践中经历血与火的洗礼锤炼形成的,彰显了信仰、信念、纪律、担当的伟大力量,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价值追求。培养造就“四铁”干部要求党员干部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执着的政治定力、严格的政治忠诚、鲜明的政治品格,两者在内在要求上具有高度的契合性。要大力弘扬长征精神,以不朽的长征精神锤炼新时期的党员干部队伍,牢固树立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  相似文献   

5.
怀着崇敬的心情,我认真阅读了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再次为杨善洲同志胸怀大爱、赤诚一生的事迹所感动。今天我们缅怀先进、学习先进,就是要传承和发扬他们的信仰追求,不断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杨善洲同志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革命精神,磨练我勤学苦干的坚强意志。俗话说,做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  相似文献   

6.
红军长征精神的内涵及意义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副教授伊胜利来稿认为,红军长征精神内涵十分丰富,主要有如下几方面内容:(一)长征精神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事业和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仰和矢志不移。(二)长征精神就是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坚决跟着中国共产...  相似文献   

7.
对于什么是“五·四”精神,每个时代的青年都有自己的理解。我认为,新时代的“五·四”精神首先表现为在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各种诱惑时时考验人们的环境下,保持对真、善、美不懈的追求和信仰。让这种追求和信仰成为我们行动的旗帜,指引我们的思想达到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8.
治国先治党,治党先治吏,治吏当强作风,作风建设应重视领导干部的精神世界,精神世界决定着人的行动和幸福感。重视建设领导干部的精神世界是我党一贯传统,符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主题,坚定领导干部的人生信仰。要通过积极探索提高领导干部的哲学素养,夯实宗旨意识,强化信念教育,坚守理性传统,创新方式方法等途径建设好领导干部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9.
红色精神是中国革命历史的文化沉淀,是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的思想、观念、主张和意志的高度凝结。作为党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表征,蕴含着共产党人砥砺奋进的精神密码,反映着中国共产党的价值理念。赓续红色精神是共产党人肩负新使命、勇挑新担当、展现新作为的内在要求。新时代,共产党人要不断从红色精神中汲取丰厚滋养,始终坚守纯洁的信仰、坚持崇高的信念、坚定必胜的信心。  相似文献   

10.
分析康德短文《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结合康德批判哲学的理路以及黑格尔对康德思想的批判性发展,可以看出,启蒙精神的旨要不只是"知识",而是"道德"和由"实践理性-道德"引导下的"勇气"。"启蒙"之所以强调"勇气",乃在于"启蒙"不仅是"知识之积累",而且还在于"道德"之"自由"。在这个意义上,"启蒙"是"精神"层面的问题。"启蒙"需要"精神","精神"需要"启蒙"。于是康德强调,启蒙精神就是"精神"要摆脱自己加于自己之上的枷锁,因而启蒙也就是"精神"自己"认识自己-解放自己"的历程。启蒙精神使我们认识到,"理性"不仅有权设定界限,而且也有权超越自己为自己设定的"界限","理性"就是一种自由精神。  相似文献   

11.
李延保 《理论前沿》2007,504(15):44
建设一所大学有诸多的因素,能否拥有一批大师级的学者、教授和拥有良好的学校人文环境应该是其中最核心的因素。学校在发展历史中得以传承的主要是学校的传统和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2.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途径有三:一是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把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同人类社会进步、中华民族复兴结合起来;二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成为培育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主渠道;三是根据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和成长规律,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德育实践.  相似文献   

13.
大学精神是大学作为独立于其他社会机构之外的组织而应有的内在价值观和使命感,其主要内涵可概括为独立、自由、求是、责任.大学精神的本质是向学生和社会传递、弘扬并揭示人道、地道、天道.大学文化则是一所大学的历史积淀,是由师生长期创造而形成的产物,包括传统习惯、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大学文化的引领作用主要体现在教育的内在理想、对社会和未来的思想引领等.  相似文献   

14.
大学精神传入中国后发展演变至今天,呈现出科学、人文、自由、创新的时代特征,发挥了启迪人、教育人、培养人的重要作用.校园文化建设突出大学精神的思想主旨,能够使学生在参与各项活动的过程中受到大学精神的感染和熏陶,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和智慧,促进其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发展和多元文化思潮涌入导致了人文精神的失落,人文精神的失落也在影响着当代大学生。部分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存在着缺乏坚定理想信念、道德素养弱化、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等主要问题。通过反思大学生人文精神教育成效不良的原因,探索以大学生为本,主体参与体悟式这一人文精神培育的新模式,以期大学生人文精神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6.
"建构当代中国的大学精神"作为一项重要的学术议题受到了普遍关注。目前的讨论主要围绕着大学精神的内涵、外延和实现途径而展开,达成了一定共识。但需要认真审视方法论层面的问题。包括:如何处理借鉴与自我生成二者之间的张力?怎样有效地消解各种方法尤其是"外部反思"的有限性?依循这些问题尝试进行深入的考察和反思。  相似文献   

17.
追求真理、探究学术、达至成人是大学的根本使命。大学如何行使其使命,发挥其社会功能,归根结底在于实现大学的本性——“教育性与学术性”的浑然统一。为此,自由、独立与批判是大学始终不渝的精神执守。  相似文献   

18.
大学是人类文明传承的最厚重基石,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前进的希望所在。“把吉林大学建成一流的社会主义大学”是江泽民总书记的殷切希望,也是七万吉大人孜孜以求的宏伟目标。但我们深知,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光靠坚强的决心和满腔的热情是不够的,非常重要的是在继承原五校深厚历史积淀的基础上,升华出新的吉林大学精神的内核,同时适应时代要求,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逐步树立厚重、坚实、独特的大学精神,以建设具有浓郁学术氛围和深切人文关怀的校园文化,凝聚广大师生员工的智慧和力量,朝着共同的目标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19.
西南联大不仅创造了中国教育史乃至世界教育史的奇迹,赓续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更为我们留下了一座把教育与国家之命运、民族之前途紧密联系起来的爱国主义精神丰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必须弘扬和传承这一重要精神财富,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20.
大学精神是大学办学过程中形成的稳定而有特色,并为大学成员所认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是师生员工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及生活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群体意识。传统的大学精神正逐渐丧失,因而重构大学精神是当务之急。其重点在于培养广博知识与综合能力,塑造独立人格,陶冶人文情怀,激发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