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公共利益问题是各国宪法普遍关注的问题.早在200多年前,美国就将"公共使用"条款写入宪法修正案,德国、日本也分别在各自的宪法中规定了"公共福利"和"公共福祉"等内容.宪政理论与实践证明,公共利益条款的实施并非单纯的法治过程,它总是与本国具体的社会经济制度相联.由于美、德、日三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存在一定差异性,因而,这些国家关于宪法公共利益条款的实施情况也不尽相同.研究发达国家公共利益条款运行的宪政模式,对于我国实践宪法公共利益原则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1815年拿破仑"百日王朝"期间颁布的《帝国宪法补充条款》,是法国历部宪法中最受忽视的一部。它从1815年4月底颁布至1815年6月底被废除,只施行了两个月的时间,但《帝国宪法补充条款》及贡斯当以评论此部宪法形式写成的《适用于所有代议制政府尤其是法国现行宪法的政治原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奠定了法国现代议会制的基石。《帝国宪法补充条款》是理论与时势间博弈的产物,是拿破仑的政治需求和贡斯当的自由观点相妥协之结果,却提供了一个具有较广泛公民权的君主立宪制的立法设计样板。  相似文献   

3.
我国宪法文本中形式意义上的监督条款有第3条等共十二条,实质意义上的监督条款有第41条等共两条。从其历史生成上看,宪法上的监督条款可以划分为三类:继受宪制传统的、汲取历史经验的和创新宪法权力架构的。从其规范性质上看,宪法上的监督条款可以划分为三类:作为权利规范的、作为义务规范的和作为权力规范的。从其价值目标上看,宪法上的监督条款可以划分为四类:承载人民民主、实现人权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法治秩序。由宪法上的监督条款所建构的种种监督制度,共同形成国家监督体系,其宪制功能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捍卫宪法尊严、塑造权力制约机制及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监督”堪称是一把开启我国宪法之门的钥匙。正确认识国家机关之间的监督关系,才能全面透视宪法创制的国家机关的内部构造。对宪法上的监督条款作类型化分析,有助于准确把握其宪制价值,并深刻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特色。  相似文献   

4.
宪法财产权条款是一国宪法确立私有财产权宪法保障地位的规范依据。我国现行《宪法》第13条规定是我国宪法上的财产权条款,具有重要的规范意义。但我国宪法财产权条款采不完善的"保障+剥夺"二层结构,因而应予修正,改采完善的"保障+限制+剥夺"三层结构。一国宪法财产权条款所保障的财产范围是十分广泛的,一切具财产价值的私法上的权利和公法上的权利都在其内,具财产价值的期待性权利乃至存在合法性瑕疵的财产也可以有条件地包括其内。宪法财产权条款为一国宪法上的财产权提供双重保障机制,即个别保障与制度保障、存续保障与价值保障,我国宪法财产权条款在此方面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相似文献   

5.
美国法律中的"征收"既是一个财产法的问题.也是一个宪法的问题。从宪法角度看,征收所依据的是政府享有的政府征收权(eminent domain),它和完法所保护的公民对其私有财产的所有权之间是相互冲突的。如何解决这种冲突是美国财产法的重要内容。在完法层面上,美国法律对私有财产涉及两方面的规定:一方面是对私有财产给予宪法的保护,这主要体现在美国宪法第五修正案中的"正当程序条款"(Due Process Clause),即任何人的生命、自由和财产未经正当程序不得被剥夺;而另一方面,美国宪法第五修正案的"征收条款"(TakingsClause)规定,政府在给予公平的补偿(just compensation)的情况下,为公共使用的目的有权力征收私有财产。实施征收行为的可以是各级政府,在某种限定的情况下,也可以是行使公共或政府职责的私人公司。  相似文献   

6.
论美国宪法中的“弹性条款”之适用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运用违宪审查权对宪法条款作出符合时代需要的解释是美国宪法长期稳定地发挥作用的主要原因之一。一般认为,美国宪法第1条第8款第3项为贸易条款,第1条第8款第18项为必需与适当条款,宪法第5条修正案和第14条修正案第1款为正当法律程序条款,这三个条款内含十分丰富且极富弹性,因而称之为三大弹性条款。本文认为,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通过对这些弹性条款的适用,不仅恰当地处理了联邦权与州权之间的关系,而且在客观上促进了美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其中有些经验值得我们吸取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宪法上“人权条款”作为原则与规范,一方面可以作为强化基本权利保障的解释基准,发挥着约束公权力的功能,另一方面为普遍人权观念进入宪法规范体系提供衔接点。“人权条款”的规范效力是自身规范属性的集中体现,其中包含着应然效力与社会实效。对“人权条款”而言,需借助规范文本之外的素材论证其效力根基,基础规范理论的运用使这种从实然转向应然的跨越成为可能。“人权条款”实施二十年来,不仅推进了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同时塑造了人权文化,使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公权力运行的基本准则,凝聚了基于人权保障的宪法共识。就规范效力的保障机制而言,国家人权保障体系的强化和宪法监督机制的完善,有助于完善“人权条款”规范效力的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8.
香港在回归之前沿袭的是英国不成文宪法的宪法文化。回归之后,宪法成为香港法律领域发展最快的部分,同时也是最具有争议的话题。《基本法》是一部成文法律,它使香港的不成文宪法传统转向成文宪法传统;但同时,很多条款亦保留有普通法的特征。《基本法》反映了中国法与普通法的特征,同时亦反映了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的共同特性。  相似文献   

9.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中公经济条款的实施状况直接关系到宪法的宗旨和整体目标能否实现。法律规范中的具体条款与宪法中的抽象条款的契合使宪法真正作用于实践。虽然宪法中的公经济条款在不断地发展完善,但是通过对这些条款进行梳理后发现,目前我国仍需要对市场秩序维护条款、国有资产保护条款以及宏观调控规制条款等进行补强。通过凸显经济法地位,切实建立经济违宪审查机制以及公益经济诉讼机制等措施来增强宪法中公经济条款的实施保障机制,从而保障这些条款的顺利实施和良性运行。  相似文献   

10.
经过200多年的演变,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美国经济已发展为"混合"经济,即自由的和受管制的市场经济.这种发展无不与美国宪法密切相关.美国宪法不仅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而且其多项规定直接影响到美国的经济生活.相关规定包括宪法第1条第8款;宪法第1条第10款;宪法第4条;宪法第6条等.由于美国宪法条款用语笼统,为立法和司法解释留有巨大的空间,因此宪法中关于调整美国经济生活的规定在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经济生活的不同方面,演绎出丰富的内容.本文仅对上述美国宪法的相关条款的具体适用进行讨论,以明确与美国经济生活有关的比较重要的宪法概念,进而了解美国宪法在指导美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刑法中“其他”及“等”略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刑法条文是以语言为载体来表达一定立法意图的.因而,刑法用语对于理解刑法条文之规定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刑法中大量的"其他"与"等"这些不确定内容词语的使用造成了刑法的确定性下降,对罪刑法定原则构成了威胁.本文以详细的统计数字为基础,考察了刑法中"其他"与"等"的使用情况、存在的问题;并对减少"其他"与"等"的使用、"其他"与"等"的解释权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Under most workers' compensation statutes, an injury must "arise out of " and "in the course of" employment in order to qualify as a compensable disability. In U.S. Industries v. Director, the Supreme Court held that the Longshoremen's and Harbor Workers' Compensation Act must be strictly construed to avoid transforming the compensation system into a form of social insurance. In U.S. Industries, the Court denied a disability claim based on an arthritic condition which was manifested while the worker was at home in bed. This Note contends that the Supreme Court neglected to consider pertinent medical realities when analyzing the causation question. Thus, the decision undermines the overall rationale behind workers' compensation legislation. Nonetheless, the Note argues that the case does not relax the requirement of adequately scrutinizing the causative elements underlying any reasonable claim for disability benefits. An analysis adequately accommodating both medical and legal facts, instead of relying upon the vagaries of statutory interpretation,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and fairness of workers' compensation disability determinations.  相似文献   

13.
在美国,通常只有发生于"工作过程"的伤害才可以受到工伤赔偿的保护.我国<工伤保险条例>在工伤认定的规定上存在缺陷,可借鉴美国的理念和判例做相应的修改.实践中,我国也应借鉴美国的理论和判例,对与工作存在模糊关系的伤害是否属于工伤做出准确的裁判.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美国"反网域霸占法"确立的域名争议规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两年来 ,域名争议及其解决逐渐成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社会的媒体大加炒作的话题。 1 999年1 0月 2 4日 ,国际互联网域名系统最高管理机构ICANN公布了《统一域名争议解决政策 (UniformDo mainNameDisputeResolutionPolicy ,简称UDRP)》及《统一域名争议解决政策实施规则 (RulesforUni formDomainNameDisputeResolutionPolicy)》 ,由此拉开了以明确的“规范”及建立在规范基础上的“制度”解决互联网域名争议的序幕。美国国会则于 1 99…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