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这些年来,环境污染、资源破坏等案件频发,值得我们深思。环境事件是人与自然矛盾的体现和反映,环境法是预防并控制环境事件,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促进可持续发展。从法律尤其是环境法的角度反思环境事件,涉及到环境立法、环境执法和环境司法等三个环节。目前环境立法在科学性、系统性、操作性  相似文献   

2.
我国环境法的法律体系与立法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环境资源压力的加剧,建立一套完整的环境法体系调整环境资源关系尤为迫切。依系统论的观点,环境法律体系与立法体系是两个不同的事物,二者在内部结构、构成要素、存在方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本文以此为分析基础,结合我国环境法的现状,从法律体系与立法体系两个角度具体分析了环境法的内部结构。透过结构分析指出现行环境法体系的缺陷,提出完善环境法律体系与立法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环境问题的现代性将环境立法置身于复杂情境之中,环境法的"软化"正是立法上对于环境问题的复杂性的必要应对。环境法的软化具体表现为:法律规范的强制性让步于宽泛和灵活性的要求,框架性和指导性的规范内容增多,行政机关被赋予广泛的环境管理职能和行政裁量权。在环境立法的"软化"趋势中,协商合意日渐成为环境行政的主题词。  相似文献   

4.
李萱  江山 《中国发展》2002,1(4):29-36
引 言 从我国1992年8月发表《关于环境与发展的十大对策》,可持续发展引入中国已有十年,于环境法言,这十年是一个崭新的时代。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催生下,环境法的基本理念以及各种环境法律制度的研究随之涌现,环境法理论走到了一个变革的边缘。这种对法律变革的热情渴盼源于学界对环境法所面临的诸多困境的反思。本文试图通过回顾这十年来环境法学基础理论上讨论的几个敏感问题,从中窥见环境法发展的一些理论脉络,挖掘出隐藏在理论脉络背后的环境法变革的张力。  相似文献   

5.
李丽  李明宇 《中国发展》2003,3(1):27-32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关系到社会进步和人类生存,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而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完善环境立法、严格环境执法。并且,我国的环境法建设要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而不断更新、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世界可持续发展思潮的影响下,1992年我国政府提出了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认为实行持续发展战略是加速中国经济发展和解决环境问题的正确选择和合理模式。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对作为环境保护主要手段的我国环境法制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我国现行的环境法与这一要求差距颇大。因此,有必要对现行环境立法予以调整,使之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一、更新环境法的立法目的颁行于1989年12月26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的一部环境保护基本法,在我国环境法体系中占…  相似文献   

7.
李宏  李迎芳 《人民论坛》2012,(23):92-93
环境立法区域化不仅具有理论基础,而且世界各国的环境立法实证也表明环境立法区域化的合理性。我国环境法体系是在移植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上建立的。在探究环境法理念的更新过程中,需要对本国的地理区域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促使社会文化心理同环境立法的文化价值相一致,进而实现环境立法者所体现的社会理想。  相似文献   

8.
随着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台商在大陆投资设厂的越来越多。了解并认真遵守大陆的环境法律制度,是避免环保纠纷,促进台商投资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环境立法现状 自1979年第一部《环境保护法》颁布以来,中国的环境立法取得了显著进展,迄今已初步形成了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就结构而言,环境法体系可  相似文献   

9.
论环境公益权--兼论环境公益诉讼建立之实体权利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力  颜运秋 《桂海论丛》2006,22(3):86-88
由于环境法上之权利(权力)的性质长期以来没有得到澄清,环境法上的权利(权力)不明晰及其司法实现手段的不足相互作用,使得环境治理缺乏有效的法律规制。因此,应当明确环境公益权的概念,通过环境立法,合理地配置权力和权利,并由此建立起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实现环境法权的可司法化。  相似文献   

10.
《天津市环境教育条例》如期出台。从2010年被列入市人大常委会立法计划,到2012年9月10日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制定这部地方性法规历时三年,扎扎实实、完完整整地走过了调研论证、预备审议、提请审议三个阶段。这个条例既借鉴了国内外环境教育立法的成功经验,又认真总结了我市长期开展环境教育的  相似文献   

11.
97年《刑法》在环境犯罪的立法体例、犯罪主体、定罪处罚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刑法》在立法模式结构、犯罪客观要件、处罚和可操作性以及与环境资源法规中的刑法性规定相协调等问题上还存有诸多缺陷。有必要采用特别立法模式,扩大刑罚范围和刑事责任形式,调整个别罪的法定刑,增强条款规定的可操作性,并协调环境资源保护法中的刑法性规范与《刑法》的关系,以完善环境犯罪的刑事立法。  相似文献   

12.
德国的坏境立法与我国的环境立法历来是我国法学界对比研究的课题之一。立法目的一致性、立法主体的多样性和立法内容的复杂性也一直困扰着学者。德国立法由失败到成功到实施过程中的法律效果也对我国环境立法有很大启示。我国应以德国现行行政环境法为基础综合土地、农业、水利、环境等各部门的特点,制定出一部符合我国国情的"法典化"环境行政法。  相似文献   

13.
屈振辉  ;李培超 《求索》2008,(6):160-161
伦理性是现代环境法的重要特性之一。现代环境法的伦理性根源于环境问题的实质,发端于人性发展的要求,起源于环境伦理的出现。研究现代环境法的伦理性对我国的环境法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行的环境法律法规还需要进一步完善,问题主要集中在立法供给不足,现行环境法律法规内容滞后,某些规定缺乏合理性、弊端明显,法律的可操作性较差,而且许多环境立法在立法技术上不合理等等,导致环境法不能很好的满足我国环境保护的需要。因此,必须对我国环境立法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5.
全球治理中的国际环境法律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环境持续恶化的原因是国际环境法缺乏保证执行、遵守和争端解决的有效手段.国际环境法律责任在主体、调整范围、适用领域、归责原则等方面的巨大发展,强化了国际环境法的效力,彰显了国际环境正义,使得环境领域的国际条约得到遵守和有效实施,弥补了传统国际关系理论和国际环境法理论的缺陷.国际法院判例和国际社会法律实践都证实了国际环境法律责任对全球环境治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共产党宣言》在20世纪初成为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中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影响和培育了当时整整一代革命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探索中的成功与失误都与对《宣言》的理解、运用有着密切的联系。陈独秀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以他为个案,无疑可以探究到《宣言》对马克思中国化早期影响的广度和深度,从而为今天正确对待《宣言》等经典著作提供镜鉴,更清醒地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不断变化的实际相结合,推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到新阶段、新高度。  相似文献   

17.
所谓贷款人环境责任是指贷款人在特定情形下要对借款人的设施或者容器释放的危险废弃物造成环境污染承担责任。美国贷款人环境责任立法经历了几次修改。《超级基金法》规定了严格责任和连带责任,责任主体非常宽泛,但存在模糊性。环境保护署规则澄清了《超级基金法》的模糊之处,但缺乏法律效力。1996年的《贷款人责任法》吸收了环境保护署规则的内容,减轻了贷款人环境责任。《棕地再生法》为贷款人购买借款人财产提供了指引。尽管如此,贷款人环境责任风险依然存在。美国的贷款人环境责任立法对我国防治土壤污染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国际性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政治纲领,《共产党宣言》自发表至今已有170年历史,其基本原理和精神实质的光辉并未随历史的流变而逐渐隐去。《共产党宣言》蕴涵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为坚定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筑牢了理论基础,提供了方法指导,指引了实践样态。从理论到方法再到实践,《共产党宣言》坚定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内在逻辑。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深入研读《共产党宣言》,对于坚定共产党人理想信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我国《宪法》第9条、第26条规定了国家的环境保护义务,这是政府环境保护义务的宪法渊源,而是否已经建立有效、全面、系统的责任制度来保障各级政府履行其环境保护义务作为落实政府环境保护义务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政府环境保护义务的制度保障。现阶段,我国环境法所规定的政府违反环境保护义务的责任制度并不完善,包括政府环境法律责任规范与政府环境义务的不匹配、政府环境法律责任具体内容的有效性不足和政府环境法律责任实施机制的有效性不足三个方面。鉴于此,一是应当通过配套立法将环境法中规定的政府环境保护义务具体化和明确化,从而为管理性"结果导向"环境法律责任和行为规则性"行为导向"环境法律责任的适用创造基本的前提;二是应当完善政府违反环境保护义务法律责任的责任形态,包括完善"惩罚性"的政府环境法律责任和确立政府环境监管失职的赔偿责任和生态修复法律责任两个方面;三是通过完善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来健全政府违反环境保护义务责任制度的实施制度。  相似文献   

20.
正从1848年《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发表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再到党的十九大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在东方大国闪耀着真理光芒、呈现出勃勃生机。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篇章——《宣言》滋养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是共产党人的精神食粮。重读《宣言》,我深受启发、感悟良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