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邓小平同志的社会发展理论广东省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近日在广州召开了“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研讨会”。与会同志认为,邓小平关于社会发展的理论,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内容:中国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发展阶段,中国的发展必须走自己的道路;发展的根本任务是大力’之展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是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的外部条件是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发展的战略步骤是现代化建设的三步走。与会同志在邓小平关于社会发展理论的核心问题上,存在着三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邓小平关于社会发展理论的核…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四大确定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强调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心内容是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了将学习深入下去,本刊编辑部邀请我省徐善广、曾瑞艺、王保、朱志杰、黄国钧等专家、学者座谈。现将有关内容综述如下:一、如何认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专家、学者谈得较多的一个问题。与会同志认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它科学地把握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一…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理论是一种什么样的“主义”?这本来不成问题。可是近年来国内外有一些议论,把问题搞复杂化了。有人认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用资本主义的方法搞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是“在共产党绝对统治下走资本主义道路”。甚至有人说,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质上就是有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也有人认为,这一理论实际上就是不问姓社姓资,只求强国富民的“猫论”;还有人认为,这一理论实质上就是承认中国经济文化落后,只能搞“低水平、低标准”  相似文献   

4.
贾志杰向湖北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新班子提出希望7月11日,湖北省委举行了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新老班子主要负责人参加的高层次谈心会。省委书记贾志杰向与会同志提出三点希望:一、一定要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用这个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整个事...  相似文献   

5.
要从体系上把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从体系上把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顾海良(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从体系上把握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学习掌握这一理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我认为,要从体系上把握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要搞清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第一,对象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本文拟从当代社会主义理论同传统社会主义理论内在关系角度,探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十个方面的创新和发展。一、完整地揭示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的规律。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时代,马恩指出,实现社会主义的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是大工业的充分发展和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是继资本主义之后建立起来的崭新社会制度。据此,马恩认为,社会主义将首先在欧洲诸发达资本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今年5月29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中,着重阐述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党的建设四个问题。笔省认为,学习江泽民同志这篇重要讲话,要把握好三个联系点。一、要把握好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党的建设三者间的联系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和党的建设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和党的建…  相似文献   

8.
3月18日至19日,襄樊市委宣传部组织讲师团、社科联、宣传部理论科的理论工作者,在市社科联召开学习、领会中央重要精神座谈会。与会同志一致认为,当前摆在理论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全面准确地掌握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内容,深刻理解其精神实质,进一步提高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座谈会上,大家紧紧围绕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论述,在一些重大理论问题上取得了共识。一是明确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把改革放在与革命同等重要的位置,从解放生产力的高度来认识改革的性质和意义,是理论上的重大突破。二是明确了牢牢把握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  相似文献   

9.
一、关于“中国特有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愿理的关系问题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提出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现时的一些理论著作,把马克思主义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的这种关系,概括为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但是在解释这种关系时,把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看作是“根据资本主义和商品经济发达国家提出的一般规律”,而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看作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规律”。认为这后一…  相似文献   

10.
张英岗 《前沿》2010,(23):17-20
本文从理论基础、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本质、国家观、政党理论、经济制度、思想文化,对现代资本主义认识八个方面研究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区别,得出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种形式,民主社会主义是改良的资本主义,二者有本质的区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民主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结论回答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结合变化了的情况重新解释马克思的"两个必然"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回答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坚持、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2.
唐勤 《理论月刊》2006,2(4):32-34
如何认识和对待资本主义,这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邓小平理论的创立与邓小平对当代资本主义的认识和思考密不可分。这些认识和思考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坚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同我们正在做的事情统一起来的伟大事业。社会主义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历程,创造了让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奇迹。因而,我们完全有理由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信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增添新的"亮色"。  相似文献   

14.
胡振良 《人民论坛》2012,(25):51-52
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对立的统一,社会主义国家尤其要把纵向的"继承"转变为横向的"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理论构建和政治实践上是一种成功的"适应性学习"  相似文献   

15.
当代西方著名左翼学者阿里夫.德里克从全球现代性理论出发,站在反对资本主义全球霸权、塑造有地方特色的社会主义立场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背景、定位和前景进行了分析。他认为中国通过独特的社会模式成功地将自身引入资本主义全球经济体系,同时也保持其成为另类现代性的基本条件。虽然德里克的社会主义理论存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误读和误解,但他的分析仍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6.
信息窗     
上海统战理论 研究会举行年会 上海市统战理论研究会于1993年底召开年会。全市统战系统干部、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有关人民团体、高校、企事业单位选派的183位代表出席了会议,交流了数十篇论文。与会同志在研讨中一致认为:邓小平同志关于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论述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  相似文献   

17.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之后,认真研究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加大深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的力度,是培养和提高跨世纪接班人基本素质的重要工程。在军队院校搞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学,经过实践总结,我认为应该注意抓好五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 大连市党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会,经过与会同志的共同努力,审议通过了《大连市党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会章程》,选举产生了学会的领导机构。刚才,于书记又做了重要讲话。从成立学会的重要意义,到如何办好学会都给我们提出了要求。组织部盛部长代表来宾对我们的学会也提出了希望。我们这次会议得  相似文献   

19.
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究竟是什么关系?这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模式中所必须解决的重大而迫切的课题。有一种观点认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是划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标志。他们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属性,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专有物。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是根本对立的。社会主义不可能实现市场经济而只能实行计划经济,这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决定的。所谓市场化实质上是资本主义化。我认为,对这个既涉及到过去十多年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取向的基本评价,又关系到今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命运的重大理论问题,经济学理论工作者没有理由旁观,而应当有所回应。  相似文献   

20.
六中全会《决议》的八个突出一是突出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决议》自始至终贯穿着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一次把邓小平同志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概括为“八个强调”。二是突出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特别强调精神文明建设要服从于党的基本路线。三是突出提高全民族素质,这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培养“四有”人民、“四有”干部,是邓小平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一个纲、一条主线。四是突出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时代特点。五是突出了江泽民总书记关于“讲政治”的一系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