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8月13日,台湾少数民族交流团一行60多人应邀来到风光如画的海南岛,参加2010中国(海南)七仙温泉嬉水节活动,开始了为期5天的交流之旅。  相似文献   

2.
张华  小江 《统一论坛》2015,(3):53-54
琼台兄弟情,两岸一家亲。少数民族交流是琼台交流合作的特色。据专家考证,海南黎族与台湾阿美、泰雅、布农、排湾等少数民族族群同属祖国大陆南部古百越族后裔。琼台少数民族族源相同、习俗相近、文化相似,近十多年来交流交往日趋频繁热络。2011年,国台办确定海南保亭为海峡两岸少数民族交流基地。2015年4月20日至25日,由知名人士简东明、郑天财分别带领的台湾屏东、花莲少数民族参  相似文献   

3.
4月11日,海南翡翠山城——五指山市风和日丽,彩旗飘扬,人流如潮,海南黎族、苗族同胞迎来了传统的“三月三”节日。节日期间,中华民族团结进步协会、台湾两岸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发展协会、中华海峡两岸“原住民”暨少数民族交流协会、海南省海峡两岸各民族欢度“三月三”节庆活动组委会,于4月9日至15日  相似文献   

4.
不久前在海南举行的一次琼台少数民族学术文化交流活动,渐渐演变成了台湾少数民族海南探亲,这是包括笔者在内的大多数参与者始料未及的。    由海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和中华民族史研究会联合主办的此次活动,吸引了海峡两岸从事历史、文化、考古、遗传学等的专家  相似文献   

5.
<正>8月21日至25日,2014年桂台少数民族交流周在广西南宁举办。台湾花莲县、苗栗县50名少数民族代表与当地少数民族代表同台表演,以歌会友,以舞传情,亲密交流,共同探讨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壮乡民俗迎客来8月21日,2014年桂台少数民族交流周在广西南宁沛鸿民族中学江南校区拉开序幕。身着鲜艳民族服装的学生,早早摆好了竹竿,用热情欢快的壮族竹竿舞迎接来自台湾的贵客。在清脆有力  相似文献   

6.
海南和台湾是祖国的两大宝岛,在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方面有很大的相似,有着亲切的地缘、血缘和人缘。近年来,海南省台办充分发挥海南资源优势,精心组织,树立特色品牌,使琼台交流异彩纷呈。在琼台少数民族交流、农业交流合作、青年学生交流、琼台媒体交流等方面产生了一定影响,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两岸关系》2014,(1):4-23
<正>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值此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我谨代表中共海南省委台湾工作办公室、海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向广大台湾父老乡亲和台胞台属,以及多年来对海南对台工作给予关心、支持和帮助的各界朋友致以新年的祝福和衷心的感谢!琼台兄弟情,两岸一家亲。2013年,是海南对台工作取得突出成就的一年。一年来,海南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探索"贯穿一条主线、彰显四大特色、建设三个基地、打造三项工程"的海南对台工作思路:以贯彻中央对台工作精神为主线;以琼台农业合作、琼台旅游合作、琼台海洋合作、琼台少数民族交流为特色;推进保亭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建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探讨近20年来台湾少数民族题材文学创作风貌的基础上,发掘从台湾少数民族主体这一相对边缘视角言说历史的再现与批判潜能,并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考察相关文学创作与诠释所折射出的台湾政治文化变迁。台湾少数民族与非台湾少数民族作家在处理台湾少数民族题材时的切入视角与美学策略有显著差异:台湾少数民族作家致力于追溯被汉文化入侵、改造和收编的历史,反思部落文化在现代文明冲击下的溃败命运,并通过召唤部落文化传统来重建族群认同;非台湾少数民族作家侧重于以历史事件为扭结呈现创伤记忆,一方面流露出某种赎罪心理,另一方面也有淡化历史上台湾少数民族与汉民族冲突的倾向,以共构入史的策略将台湾少数民族的悲情转化为“台湾人”的悲情。本文认为,对台湾少数民族文学的分析应与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元文化论的兴起与本土化论述策略转型的社会背景的考察相结合,才能还原台湾少数民族议题在当代台湾的兴起与质变过程,进而把握近20年来文学领域对台湾少数民族题材的关注所呈现的历史眼光与意识形态心理变迁轨迹。  相似文献   

9.
嘉璐 《台声》2006,(5):54-54
为把台湾少数民族研究列为新的学术增长点,同时为海峡两岸少数民族的学识和文化交流搭建起坚实的平台,由中央民族大学主办的“首届台湾少数民族文化周”系列活动于4月5日拉开帷幕。中央民族大学校长鄂义太、台湾少数民族教授代表团团长蔡中涵和中央民族大学台湾少数民族研究所首任所长刘宝明分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刘宝明在讲话中提到,两岸少数民族交流交往源远流长,且具有广阔的前景。其中,学术交流在两岸关系交往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中央民族大学作为大陆少数民族的最高学府,其师生愿与台湾少数民族学者共同努力,为两岸少数民族交流做…  相似文献   

10.
詹贤武 《新东方》2009,(1):74-78
海南黎族和台湾高山族都是古代南方百越族的后裔,他们都以高超的纺染技艺闻名于世。两族在纺织、染色、刺绣以及纺织品、纺织民俗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相同的文化基因,说明海南黎族和台湾高山族这两个古老的民族之间有着深厚的血缘关系。  相似文献   

11.
<正>8月27日至9月2日,2015桂台少数民族交流周在广西南宁市举办,台湾花莲县海峡两岸少数民族交流协会、青溪协会,台湾发展研究院、台南善化区庆安宫4个参访团共82名少数民族代表、青少年和基层民众代表,与南宁少数民族代表相聚交流联谊,以歌会友,以舞传情,加深了解,增进感情,再书桂台少数民族团结和谐华章。互动交流增同胞亲情7天时间,台湾少数民族代表行程1000多公里,足迹  相似文献   

12.
修瑭 《台声》1996,(11)
51年前,在一条由台湾岛驶往海南岛的轮船上,一个男婴儿呱呱坠地.因为船号“贵州”,这户陈姓人家便为儿子取名“陈贵州”.与他们前后自台湾来海南谋生的有上万人,多数为1939年日寇占领海南后被强迫迁来的,有矿工,有修路工,也有少数工程技术人员和翻译.今年9月23日至25日,海南省台胞在省会海口召开了代表会议.这是1988年海南建省以来的第二次.在这次代表会议上,51年前生在船上的陈贵州当选为海南省台湾同胞联谊会会  相似文献   

13.
2006年2月12日元宵节,厦门市思明区邀请台湾少数民族艺术团参加思明区委、区政府在白鹭洲举办的2006年海峡两岸元宵民俗文化节“民俗欢闹贺新春”活动。台湾少数民族艺术团带来了阿美族、达悟族、卑南族、鲁凯族、排湾族等舞蹈,在市民的期待中闪亮登场。他们鲜艳的传统服饰、独特的舞姿博来观众阵阵掌声。  相似文献   

14.
<正>"56个民族56支花,56个民族是一家。"台湾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一员,在两岸关系发展和祖国和平统一的进程中,台湾少数民族同胞力量始终不可或缺。2月22日至27日,应沈阳市台联邀请,台湾少数民族辽宁参访团(简称"参访团",下同)赴辽宁沈阳参访。此次参访团由台湾"原住民议事联盟"主席  相似文献   

15.
8月24日至31日,应湖北省台办和恩施州委、州政府邀请,由台湾民意代表、台湾中华海峡两岸少数民族交流协会理事长简东明率领的台湾少数民族参访团一行52人,来湖北参访交流,并参加恩施女儿会活动。  相似文献   

16.
朱玉华 《台声》2002,(11):22-23
2002年9月9日至15日,海南省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发展促进会交流团一行29人,应台湾原住民文化艺术永续发展协会邀请,前往宝岛台湾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交流活动,这是海南省少数民族同胞首次组团赴台交流。9月9日,代表团乘坐的飞机抵达台北桃园机场,台湾原住民知名人士林春德先生(泰雅族)早已等候在飞机舷梯口,接机大厅挂着“热烈欢迎海南省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发展促进会代表团来台湾访问交流”的横幅,当天晚上还举行了非常隆重的欢迎晚宴。虽然已是初秋时节,但台湾朋友的热情却让访问团的成员感到春天般的暖意。9月10日,“…  相似文献   

17.
白录英  陈军 《台声》2007,(4):54-55
2007年1月30日至2月9日.应财团法人台湾原住民文教基金会、中华两岸少数民族文化经贸交流协会的邀请.北京市台联组织本市15名台籍少数民族乡亲赴台湾探亲交流。这次活动是北京市台联推动大陆台籍少数民族乡亲入岛探亲交流的第一次尝试.是加强北京市台联与台湾中南部地区.原住民地区的联系,扩大两岸联谊交往范围的又一次实践。  相似文献   

18.
海南台湾岛,珍珠加玛瑙。海南与台湾是祖国的两大宝岛,气候条件、地理环境非常相似,被称为琼台姊妹岛。2014年7月19日至23日,“2014年琼台亲子夏令营”在海南成功举办,这是海南省台办首次主办以小学生为参与主体的两岸交流活动。台湾高雄大树区溪埔小学的22名师生、家长应邀来琼,与定安县一小的师生及家长携手游览定安,与海口市博仁学校的师生共同参访海口和澄迈。  相似文献   

19.
2005年4月11日(农历三月初三),是海南黎族最隆重的“三月三”传统佳节“。五指山下是黎家”,每逢“三月三”,黎家人就在五指山脚下欢聚一堂,缅怀先祖,喜庆新生,赞美生活,追求爱情。他们载歌载舞,以歌会友,以舞传情,使得有“翡翠山城”之称的五指山市变成了歌舞的海洋,欢乐的世界。今年,中华民族团结进步协会、台湾两岸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发展协会、中华海峡两岸少数民族交流协会、海南省“三月三”节庆活动组委会在五指山隆重举办海峡两岸各民族欢度“三月三”节庆活动。来自祖国宝岛的台北、屏东、宜兰、花莲、台东等14个县市,包括阿美、泰雅…  相似文献   

20.
<正>10月30日,由北京市台联主办的"民族风两岸情"——第四届两岸族韵喜福汇暨两岸少数民族大联欢活动再次来到台湾,在台湾屏东美和科技大学拉开序幕。精心准备的歌舞盛宴来自中央民族大学和北京舞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