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所谓职务犯罪是指国家公务人员利用职务上的权威与便利,为谋取非法利益所实施的犯罪行为的总称。在我国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历史进程中,职务型犯罪大量增加,并呈现出行业性特点。公安机关掌握着国家的治安管理权和刑事司法权,公安民警在执行职务时所产生的违纪违法行为,无疑会降低公安机关的执法权威,损害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遏制公安民警职务型犯罪,对于加强公安队伍建设,提高公安队伍战斗力,深入开展争做“人民满意公安民警”的活动,惩治司法腐败,实现依法治国的战略决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加强人民警察的队伍建设,从严治警,提高人民警察的素质,保障人民警察依法行使职权,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人民警察的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保护公共财产,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 人民警察包括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劳动教养管理机关的人民警察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 第三条 人民警察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维护人民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第四条 人民警察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活动准则,忠于职守,清正廉洁,纪律严明,服从命令,严格执法。 第五条 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受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3.
李英娟 《公安教育》2003,(12):50-53
公安机关依据《人民警察法》等法律法规的授权,在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保护公共财产,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职务活动,得到了党和政府的充分肯定,得到了其他国家机关的鼎力相助,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但是,由于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任务的特殊性和履行职责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以至在对待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执法行为的态度方面偶尔出现一些不和谐的声音,甚至发生一些非正常的现象。如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因依法执行职务被…  相似文献   

4.
<正>“武器使用”课程是公安院校的专业基础课程,具有普适性、全员性的典型特点。“武器使用”课程也是培养未来公安民警使用武器实战综合能力的重要路径,是公安民警安全、高效、顺利执行任务的重要保障与力量支撑。新时代,执法环境发生新的变化,人民警察要依法使用、敢于使用、善于使用武器,特别是面对行凶作案和暴力抗法的犯罪分子时,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的规定,  相似文献   

5.
髓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换,从优待警的呼声相伴着应运而生。这是顺应历史发展的客观结果,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公安民警无私奉献精神的充分肯定和极大的关心与爱护。 毋庸置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警察的根本宗旨,是人民警察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为了维护政治稳定、社会安全和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人民警察义无反顾,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据有关资料统计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不法分子阻碍民警执行职务案件频频发生,不仅威胁到公安民警的人身安全,也损害了公安机关的执法权威,一些案件还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削弱了法律对违法犯罪分子的震慑作用,云南省丽江市各级公安机关不断加大了对阻碍人民警察执行职务案件的查处力度。据统计,2015年至2016年2月,云南省丽江市公安机关受理查处阻碍民警执行职务案件37件58人,其中行政案件21件,查处违法人员22人,其中行政拘留16人;刑事案件16  相似文献   

7.
人民警察是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力量 ,也是国家的重要执法队伍。人民警察的基本职能之一就是预防、制止和侦查违法犯罪活动 ,以保证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利不受侵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中明确指出 :“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 ,受法律保护。”(第五条)“遇有拒捕、暴乱、越狱、抢夺枪支或者其他暴力行为的紧急情况 ,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依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可以使用武器。”(第十条)这就是说 ,依法使用武器 ,是人民警察的重要职权 ,也是保障国家法律实施的国家强制力的重要组成部分。1996年1月16日 ,国务院…  相似文献   

8.
多年来广大公安民警忠实地履行神圣职责,不畏凶险,赤胆忠心,用鲜血和生命捍卫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维护社会的安定和政治的稳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在现实生活和人民警察在履行职务中,广大公安民警面对生与死的考验、面对繁忙和紧张的工作而自身的合法权益却常常遭到忽视,甚至受威胁,被侵害……这不仅挫伤了广大民警的工作积极性.而且给公安工作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和损失。现摘登《人民公安报》和《羊城晚报》的两篇文章,希望能引起广大读者、作者的共鸣,就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保护公安民警的合法权益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是公安机关及人民警察的行为宗旨,公安民警的执法观念、执法水平与人民群众的财产、人身权利等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民法教学有助于培养人民警察公平、诚实信用、尊重私权的执法观念,对于全面提高人民警察的法律素养、纠正实践中出现的执法观念偏差、轻视个人权利等问题有显著作用。因此,应当重新审视民法在公安院校法律课程结构中的地位及作用,对民法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予以重新审视和思考,在教学改革方面作出有益的尝试,突出公安院校法学专业特色,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实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当前,人民警察执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案事件呈增长之势。侵害人民警察执法权益主要表现为侮辱和陷害人民警察,阻碍和攻击、干扰冒犯人民警察执法等。人民警察执法权益保障不力既有社会矛盾突出、法律保护滞后、媒体舆论误导等外部原因,也有公安机关自我保护观念不到位、队伍管理模式不适应、警械装备落后等内部原因。加强人民警察执法权益保障的对策:一是完善立法,强化人民警察执法权益的相关法律保护;二是更新观念,树立科学的人民警察执法权益保护观;三是健全制度,完善公安机关民警维权机构与制度建设;四是强化培训,提高人民警察执法水平和自我保护能力;五是引导舆论,培育良性和谐的人民警察执法环境。  相似文献   

11.
在公安工作领域内,公安民警无论是执法还是服务都离不开语言。公安民警为了履行保护人民、惩治犯罪、保护稳定、服务建设的神圣职责,必须具备影响和制约口语表达效果的自身内在的思想和智能要素。公安民警口才主体应具备思想观念、气质情感、思维记忆和知识谋略要素。只有具备了上述要素,才能更好地把握和运用好口才,在具体的公安工作中充分发挥“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的职能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切实保障公安民警正当执法权益不受侵犯,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维护法律法规的严肃性和公安机关执法的权威性.根据《人民警察法》,并参照上海,大连、昆明等地公安机关的做法,市公安局顺乎警心民意,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于2月13日发出通知,宣布成立“杭州市公安局人民警察正当执法权益保护委员会”(简称“保护委员会”)。由市委常委,公安局长盛继芳担任主任,市局党委副书记屠根叶,市局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戴金炉,市局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张冠东担任副主任,下设“保护委员会”办公室.由张冠东兼任办公室主任,政  相似文献   

13.
路障战术     
艾军 《警察技术》2008,(2):59-61
路障战术是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在实行交通管制或查控嫌疑车辆时,为保障执行任务的公安民警、车辆驾驶员及其他交通参与者安全,所采取的设置路障查控嫌疑车辆的方法。本文介绍了设置路障所需的设备、设置路障的方法等内容,希望对执法实践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人民警察执法观念是人民警察对执法活动、执法价值的反映和认识,决定着人民警察执法行为选择、取舍的意向和态度。实现“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要求,有赖于对人民警察执法观念进行重新建构。从警察执法观念的表层结构角度对执法观念进行建构,警察执法观念应该包括执法信念、执法信仰、执法理想三个方面的内容。从警察执法观念的深层结构角度对执法观念进行建构,警察执法观念应该包括执法心理、执法认知、执法观念形态三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关于强化执法监督保障执法为民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安机关的基本活动是执法活动,公安民警的基本行为是执法行为.强化对公安机关、公安民警执法行为的监督,可以更好地体现公安机关的人民性,促使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合法、正确行使职权,有效地保护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当前,影响执法为民的错误观点有执法就是专政、执法就是管人,执法就是执权等.公安机关在执法监督方面也存在不足,需要加强和改进执法监督,以保障把执法为民落实到实处.  相似文献   

16.
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的《人民警察法》,除在“总则”第六条明确规定“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受法律保护”外,在“警务保障”一章第三十三条还明确规定:人民警察对超越法律、法规规定的人民警察职责范围的指令,有权拒绝执行,并同时向上级机关报告。这些规定是对1957年人民警察条例的重要补充,是人民警察依法行使职责和权限的重要法律保障,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又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7.
警察谈判,也称警察战术谈判、警察临战谈判,其类型主要包括:反劫制暴战术谈判、重大群体治安事件处置现场谈判、缉捕现场谈判等。警察谈判是警察谈判人员执行法律,严厉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工具。它既是警察机关在警务实战处置中“以人为本”执法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对警察谈判对象人身权利予以保护的一种手段。自美国“9.11”事件以后,我国暴力恶性案件上升,劫持人质案件数量增多,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威了巨大的损失,严重影响着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8.
"警察职业保障"有别于"警察权益保障",是一个非常科学、准确的提法。健全人民警察职业保障制度势必对树立警察执法权威、加强公安队伍建设、保护公安民警职业安全产生深远影响。国外对警察职业的保障相对完善,其做法给我们带来启发和借鉴。警察职业保障制度的具体内容应当包括:警察职权保障及公安民警权利救济制度、警察职业身份保障制度、警察职业收入保障制度、警察社会保障制度、警察职业安全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社会矛盾日益增多,犯罪率也随之增多。公安机关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确保人民群众财产及人身安全的专职机构,时刻奋斗在保卫国家安危、维护人民利益的最前线。公安民警是国家法律的执行者,也是国家法律的捍卫者,因此其执法权益不容侵犯。然而,公安民警在执法过程中受到阻碍甚至遭受暴力袭击,受伤甚至牺牲的现象屡见不鲜,且日益严重,这必将给警察执法和社会稳定带来负面影响,因此降低警察执法安全风险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0.
试论警察正当执法权益及其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在执法过程中,经常会受到犯罪嫌疑人及不明真相群众的侮辱、谩骂甚至袭击和围攻,警察的正当执法权益受到侵害,公安机关正确履行打击犯罪、维护治安、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职责受到影响。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护警察的执法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