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建立外部董事制度,是进一步完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一项重要举措.然而,有关外部董事的任职条件、选任、权利义务等,我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鉴此,本文从三个方面就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外部董事制度进行全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董事责任保险作为一种董事利益保护机制,不仅能有效化解董事的法律风险,保障投资人的合法利益,而且还能激发董事的经营潜力,有利于职业经理人阶层的形成。同时,保险公司通过对保单的审核还可以有效对公司进行外部监督。与国外相比,我国的董事责任保险合同在承保范围、除外责任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公司董事责任保险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已很成熟,而在我国还是新生事物。公司董事责任保险制度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制度,所以,应针对董事责任保险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以推进公司董事责任保险的发展,进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3.
引入独立董事制度是为了改善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制约内部控股股东利用其控制地位做出不利于公司和外部股东的行为,以保护广大中小股东的利益.但由于<公司法>没有明确规定上市公司必须建立独立董事制度,更没有相关的详细规定,导致了实际操作的困难.从实践的结果看,独立董事的独立性无法保证;独立董事和监事会在监督权力上重叠与交叉造成的权力冲突,导致资源浪费或互相推诿,增加监督成本,降低公司运作效率,影响公司治理的质量.当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还没有很好的成长环境时,对严重的内部人控制现象的频频发生,我们应当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下寻找法律救济.  相似文献   

4.
论国有企业外部董事制的"利"与"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企外部董事制度的研究,现在是对其"利"、亦即对其必要性研究较多,而对其"弊"、亦即对其可能产生的消极作用研究较少.为了更好地推进外部董事制度的发展,在研究其"利"的时候,也应注意对其可能出现的"弊"进行研究,以防微杜渐,趋利避弊.  相似文献   

5.
公司高层管理的更迭与企业业绩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表现在公司独立董事与企业高管之间存在动态博栾:在公司业绩处于正常以上状态时,独立董事一般不会提议或同意更换高管;而当公司业绩较差时,独立董事具有强烈的倾向进行高管更迭。公司董事内部独立董事数量的增如会提高绩差公司的高管离职率。  相似文献   

6.
职业经理人是指受民营企业雇佣并管理企业事务,具有内部经营权限、外部诉讼权利及诉讼外的商事代理权限的人.其法律地位主要是高级雇员,同时兼具其他地位.职业经理人享有的权利主要包括经理权、内部管理权、对外代理权以及剩余索取权.应引入市场约束机制、建立信息公开制度以及确立诉讼对抗机制对职业经理人的权利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7.
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目前仅处于试点阶段,政府对此制度仅采取许可而非鼓励的态度.本文从独立董事制度的内涵、发展演变过程及我国实行该制度的意义与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从完善独立董事选任机制、强化独立董事资格认定、协调与监事会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独立董事制度在国外已被认为是完善公司治理机制,保护中小股东的重要保障。由于各方面原因,我国在引进独立董事制度的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危兆宾 《求索》2011,(7):178-179
有限合伙人派生诉讼提起权的正当行使,旨在为制衡有限合伙企业普通合伙人滥用经营管理权及阻却外部侵权人的损害而提供一种救济途径。但企业内部运行和司法实践显示,由于权利内涵理解不足、机制设计缺陷等多重因素,有限合伙人派生诉讼提起权陷入冷遇或滥用的两难困境。为此,妥当设计合理的诉讼构造,对该权利运行的激励约束机制加以细微设计,将便利有限合伙人派生诉讼提起权"本土化"土壤的生成。  相似文献   

10.
检察民事公益诉讼调查核实权具有法律监督权和当事人证明权的双重属性,应从诉前和诉讼阶段对该权能进行二元区分。我国调查核实权的内部问题有调查核实手段单一、规范层级低和保障不足等,外部问题为被调查核实对象配合度不高和检察人员业务能力不足等。通过对内外部问题作成因分析,应构建双重路径予以完善:内部路径为规制行使方式、区分适用阶段和配置责任条款等;外部路径为强化人员配备、建立专家库制度和加强一体化办案机制建设等。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上市公司实行独立董事制度对于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职责、建立合理的企业治理结构、监督和约束公司的决策者和经营者、维护公司整体利益有着重要的意义。只要建立起科学严格的独立董事选任机制、利益激励机制、法律约束机制和合理界定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职能定位,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运作会健康、迅速发展,将会受到上市公司和股东的欢迎和认同。  相似文献   

12.
冲突是每一个社会都必然面对的状态,有冲突就必然产生混乱和无序,因此,社会需要有一定的冲突解决机制来缓解冲突产生的震荡。诉讼是国家权力介入下的纠纷解决机制,是多元化冲突解决机制中的主要手段。但是它并不是万能的,诉讼在面对社会纷繁复杂的冲突时有时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私力救济(自决、和解)与社会救济(民间调解、仲裁)这些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存在与发展有助于和谐社会秩序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李宗录 《理论月刊》2006,(10):98-102
我国传统民法理论认为,法人成立侵权损害赔偿责任时,其机关成员(如董事)与法人是不能对第三人承担连带责任的,董事只对法人承担内部责任;而大陆法系的德国、日本、我国台湾等从立法或司法上却主张董事与法人的连带责任。我国传统民法否定连带责任的依据并非科学,理论和实践上都存在董事与其法人负连带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独立董事的逆向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洪海  王娟 《前沿》2006,(1):33-35
公司的治理结构一直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重点。公司治理模式是否能与我国现有条件相融,便是我们对改革成果的评价依据。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运作已近四年,这一能够在英美法系的“一元制”框架下充分发挥出内部监控职能的制度,在我国却没能收到期待的效果,相反广遭非议。所以,有必要对独立董事制度进行逆向思考。  相似文献   

15.
刘祥红  欧阳福生 《传承》2008,(8):130-131
董事责任保险在英美等国家已经相当普遍,但在我国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本文在分析董事责任保险制度的价值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可行性分析,具体考察该制度与民事责任制度、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关系,并分析由公司作为董事责任保险的投保人是否具有可行性,最后,展望董事责任保险制度在我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张军 《理论月刊》2006,(10):146-148
董事在现代公司经济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比较两大法系对董事责任内容规定,研究董事责任理论基础,并就构建我国股份公司董事义务体系作了思考;这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完善我国《公司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董事责任保险在英美等国家已经相当普遍,但在我国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本文在分析董事责任保险制度的价值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可行性分析,具体考察该制度与民事责任制度、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关系,并分析由公司作为董事责任保险的投保人是否具有可行性,最后,展望董事责任保险制度在我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独立董事制度与监事会制度的冲突和整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上市公司的二元治理结构下独立董事制度的引进 ,表明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着监事会和独立董事两种监督机制。这两种监督机制职能重叠 ,存在着一些冲突 ,这既是二元制公司治理结构下引进独立董事制度的固有矛盾 ,也反映了现有制度框架下法律法规的不健全。解决两种监督机制的冲突不能削足适履 ,应该完善立法 ,准确定位两者的职能 ,并形成协调互补、互相监督、互相制约的机制 ,形成立体化、多元化的监督体系 ,形成监督合力 ,提高治理效率  相似文献   

19.
英国的独立董事制度是为解决公司管理层内部人控制问题而于20世纪中叶出现的。而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建立也是在公司制遇到了类似问题的背景下产生的。它在我国尚属一个新事物。与英国独立董事制度相比,由于产生问题的途径不同、依据的法律体系不同、市场发育程度不同,因此,在引进独立董事制度时,应针对我国公司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从多方面进行改造。  相似文献   

20.
美、德、日公司治理模式的不同选择,源于各国的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等制度环境的差异,以及股权结构的不同特点对公司治理所表现出的不同要求。通过对三国公司治理模式的内部和外部机制的比较,揭示了现代公司治理模式的趋同化趋势,有利于我们建立中国特色的公司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