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破局城乡二元结构、推进新型城镇化,当前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就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随着国家对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布局的调整、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深入实施,以及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四川省将迎来更大规模的农业转移人口群体。四川在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有先行先试的经验探索,也存在诸多发展约束和困境。推进四川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需从规划、制度、成本分担等多方面加以着手。  相似文献   

2.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内容,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本文通过对宁波城镇化发展历程的简单回顾,总结了宁波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具体做法和经验,探讨了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住房保障、文化教育、农村土地置换、户籍制度改革、公共服务等社会政策创新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发展中的重要性,分析了宁波如何充分突出新型城镇化的引领作用,以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与全域都市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良性互动,最后提出了宁波基于市情特色的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发展路径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有利于推进城镇化进程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自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理论,在实践中也取得了诸多成果。新时代,制约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难题如何破解,在借鉴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可以从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公共服务体系、农民自身综合素质等因素方面做出有益探索,以利于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相似文献   

4.
《当代贵州》2013,(24):56-56
为什么要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不断提高城镇化质量的重大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5.
精准施策是高质量推进以人为核心的云南沿边城镇化建设重要手段。购房型农业转移人口是沿边城镇化建设中最具市民化潜质的群体,提升市民化能力是购房型农业转移人口完成由购房定居到购房落户的桥梁。本文运用深度访谈与问卷调查相结合方法,进行云南省沿边T市A区购房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能力个案考察分析。研究发现,云南沿边城镇购房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能力存在就业不稳定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充分的瓶颈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从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开源节流、培育异质社会资本三个维度,夯实购房型农业转移人口家庭稳定就业能力;从重构基本公共服务主体,更新服务理念与内容,城乡联动治理三个维度,为购房型农业转移人口提供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提升购房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能力是推进沿边城镇化与现代化建设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是推进人的城镇化的重要环节,是涉及亿万农业转移人口的一项重大举措.如何进一步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助推四川全面深化改革?记者专访了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厅厅长邓勇.  相似文献   

7.
欠发达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利弊分析及推进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求实》2015,(12)
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落后及本地人口居多等原因,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有着不同于发达地区的基本特征,存在着转移成本低、社会融入快、制度阻碍小的有利因素和就业岗位稀少、支付能力不足、素质能力偏低、财政能力软弱的不利条件。推进欠发达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不能走发达地区的路子,必须根据其利弊因素,走就近市民化的道路,同时依靠盘活农村土地价值和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其支付能力和素质能力,化解欠发达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困局。  相似文献   

8.
《求实》2014,(9)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不断提高城镇化质量的重大战略举措。在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可分为主动、被动两条路径。要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必须针对不同路径,采取不同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常住人口增长是城市经济活力的体现与人口城镇化的重要驱动力。城镇常住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既是城镇化的重要着力点,也是人口城镇化的难点。本文从常住人口区域变动视角,以劳务输出大省——四川为例,全面分析常住人口区域性变动的特点及驱动因子、人口城镇化面临的区域发展困境,提出人口城镇化的政策选择建议:应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合理配置次级城市与小城镇的公共资源;提高中小城镇的人口积聚能力,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大力发展城镇经济,用城镇经济活力积聚人口;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需要城乡统筹政策做支撑。  相似文献   

10.
金三林 《前线》2014,(10):57-58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指农业转移人口在实现职业转变的基础上,获得与城镇户籍居民均等一致的社会身份和权利,能公平公正地享受城镇公共资源和社会福利,全面参与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实现经济立足、社会接纳、身份认同和文化交融。城镇化的本质就是农业人口向城镇非农产业的转移和集中,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目前的近2.7亿、每年新增几百万的农业转移人口真正融入城市。  相似文献   

11.
支部园地     
《当代贵州》2013,(24):56-57
「党员应知」党的三大历史任务是什么?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十八大精神学习问答」为什么要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不断提高城镇化质量的重大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2.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要充分认识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把握正确方向;优化就业创业环境,增强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的实力;通过积极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等措施,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满足农业转移人口的现实需求;落实产权保护制度,打消农业转移人口的顾虑。  相似文献   

13.
吉安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指农业人口在城市工作,并且在城镇永久居住、平等享受城镇居民各项公共服务而成为市民的过程。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不断提高城镇化质量的重大战略举措。近年来,吉安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同时,也进一步加大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力度,为促进农业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做出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努力。2012年,全市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达到41.6%;新增城镇就业9.3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21.95万人;发放创业贷款8.4亿元;工业园区定向培训4.29万人,创业培训0.86万人,培训农村劳动力7.21万人;基本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等等。但是,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吉安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不可避免地碰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如何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进一步探索吉安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有效途径,已成为吉安市"四化"同步、"三产"共进和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中一个亟需研究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日益凸显。而要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加强农业转移人口的思想道德建设,使农业转移人口摒弃落后的思想道德观念,树立与现代城市社会生活相适应的思想道德观念。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的道德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取向;以追求社会公正与社会至善为根本价值取向;以塑造农业转移人口的现代道德人格为目标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5.
实行差别化落户政策是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现实要求,但是这项政策在落实过程中受到农业人口"三权"维护与转移机制不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缺失等因素的制约。为此,应通过健全农业人口"三权"维护和转移机制、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差别化落户的成本分担机制、推动居住证制度和积分落户制度改革等措施对农业转移人口差别化落户政策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6.
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质量及其提升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升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质量是推动其市民化进而实现高质量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质量涵盖多维度内容,既包括从城镇生计出发的农业转移人口工资收入,也要考虑到"半市民化"状态所决定的工作条件和社会保障等。近年来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质量,包括工资水平、工作条件和社会保障等都有所改善。但是在农业转移人口内部、城乡劳动力之间以及不同类型企业的劳动力之间,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质量都存在较大差距,整体水平仍然相对较低。影响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质量的主要是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其他因素。提高农业转移人口人力资本水平,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以及改善农业转移人口就业环境,是提升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质量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7.
作为城镇中低收入群体,农民工居住空间问题日益凸显,已经成为阻碍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因素。解决农民工的居住空间问题对于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新型城镇化是党和政府在当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社会结构转型时期所推行的改善民生、造福百姓的重大举措,人口城镇化作为其核心内容,正是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集中体现。成都作为我国西南地区的人口重镇与新型城镇化改革先行者,在其人口城镇化进程中,应当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为抓手,着力于营造良好的经济就业环境、公共服务环境与社会文化环境,以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人口城镇化慢于土地城镇化、半城镇化现象仍然存在与新生代农民工持续增加等问题,实现农业转移人口的职业、社会权利与身份认同,进而促进人口城镇化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制度创新及其现实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影响改革发展稳定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实现城镇化的核心问题。当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面临城镇不愿要、农民不愿留、农民不能留的问题。要深入推进这一进程,必须推进制度创新,尤其是农村经济制度、户籍制度、社保制度改革,实行财政平衡、土地平衡、提高流动人口成本支付能力等政策,同时,把好城乡一体、保障权益、尊重意愿、统筹推进四个关口,做好总体规划和制度设计、工作推进和政策落实、社会管理和政府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20.
新型城镇化不仅是经济城镇化、空间城镇化,更重要的是人的城镇化。但由于体制影响、路径依赖和利益调整等方面的复杂性和长期性,农业转移人口虽然已进城工作生活,因没有城市户籍,难以享受同等的市民待遇。因此,政府通过社会政策调整,保障他们的城市权益,是当前城镇化发展中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以宁波为例,分析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八项政策”支持,以推进宁波城镇化进程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