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中国共产党   12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4 毫秒
1.
农民工城市落户政策创新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互动关系,其政策设置必须有利于改善农民工的城市生活环境和提升城市生存能力,并在城市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进行。城市落户门槛的设立既要考虑社会公平性,又要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和现实可行性。本文通过对广东、重庆、宁波三地农民工城市落户的政策比较和成本估算,提出当前户籍制度改革的主要任务是设立符合农民工留城意愿的、保护农民工基本权益的、切实可行的城市"积分落户"政策,循序渐进地推进人口城市化进程,使农民工真正成为城市居民。  相似文献   
2.
李建刚2006年担任芮城县委统战部长时只有36岁,凭着自己的一腔热血,扎实创新的工作作风,两年多来赢得了统一战线各界人士的信任和赞誉.  相似文献   
3.
农民工的社会流动既是一种经济活动过程,同时也是一种新的社会关系的产生、发展、演变过程。宁波市针对外来农民工在流入初期的社会排斥现象进行了制度改革,使外来农民工获得了平等的社会地位,外来农民工与本地居民的关系得到了健康发展。宁波的实践说明:外来农民工社会关系嬗变,既需要制度设置、政策安排等社会外置性条件的改革,也需要外来农民工的主体后致性因素的提高,双方良性互动,才能较好地达到社会融洽。  相似文献   
4.
新型城镇化不仅是经济城镇化、空间城镇化,更重要的是人的城镇化。但由于体制影响、路径依赖和利益调整等方面的复杂性和长期性,农业转移人口虽然已进城工作生活,因没有城市户籍,难以享受同等的市民待遇。因此,政府通过社会政策调整,保障他们的城市权益,是当前城镇化发展中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以宁波为例,分析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八项政策”支持,以推进宁波城镇化进程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内容,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本文通过对宁波城镇化发展历程的简单回顾,总结了宁波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具体做法和经验,探讨了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住房保障、文化教育、农村土地置换、户籍制度改革、公共服务等社会政策创新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发展中的重要性,分析了宁波如何充分突出新型城镇化的引领作用,以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与全域都市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良性互动,最后提出了宁波基于市情特色的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发展路径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流动规模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规模宏大的农民工社会流动,是当代中国社会特有的人口变迁场景.由于缺乏精确的、权威的数据.以及研究者对农民工的定义不同,导致对改革开放以来历年的农民工人数估计的差异很大.本文根据相关研究,对不同年份的农民工流动作了详细考察和全新估计,认为当前农民工的总人数约为2.45亿人.以期对国家决策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7.
文化权利与政治权利、经济权利一样是人民不可或缺的基本权利.依据文化权利的一般理论和社会调查资料,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生活状况和文化权保护问题进行初步探讨,认为要促进农民工的文化融合,必须增强政府为农民工文化服务的意识,加大相关文化设施的投入,提升农民工的城市文化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市民化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城市持续稳定繁荣的重要保证。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具有显性与隐性、分期分批性、区域性等特征。农民工个人(家庭)与政府是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分担的主要责任主体。在建立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时,需要处理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输入地政府与输出地政府之间的关系、当期成本与远期成本之间的关系、经济发展程度与农民工市民化的规模之间的关系、外来农民工与本地城镇居民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实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既是历史发展不平衡的结果,也是建国后重城市、轻农村发展战略造成的。在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必须进行政策变革和制度创新,逐步消解历史形成的二元社会体制。根据宁波的经济发展态势和增长率,可以分三步走,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待遇的平等。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青年学生自觉参与的一项具有生命力的活动,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文章分析了大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态度及具体步骤,探讨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模式及具体的实施途径和方法,旨在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逐步朝着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