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年6月24日,王友宾穿上了过年才穿的新衣服。自从前天领到潍坊市人大常委会的旁听证起,他就一直处于兴奋状态。他提前把玉米地浇完,早早地作好了旁听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的准备。6月24日那天,他起了个大早……这是山东省潍坊市人大常委会自1995年实行公民旁听制度以来第49次吸收公民旁听常委会会议。自此,公民旁听人大常委会会议的制度在潍坊已经跨越了9年,历经3届市人大常委会,参加旁听的公民达400多人。旁听公民中有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学生、个体工商户、民营企业负责人、律师、记者、自由职业者;有中共党员、共青团员、民  相似文献   

2.
各地动态     
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出台规定普通公民可申请旁听常委会会议2007年起,湖北省公民可申请旁听省人大常委会会议。这是日前出台的《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公民旁听办法》作出的规定。办法规定,凡符合选民条件的湖北省公民都有资格报名参加旁听,每次会议旁听人数一般不超过30人,范围为常委会会议的全体会议。公民申请旁听省人大常委会会议,需持  相似文献   

3.
“我是一名教师.能够旁听人大常委会会议感到很荣幸。我想说几句……”这是在仁怀市第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上,旁听会议的公民申请发言。  相似文献   

4.
邵建斌 《人大研究》2002,(10):46-46
据法制日报报道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人大常委会为了拓宽民主渠道 ,于 2 0 0 0年 4月出台了《公民旁听镇海区人大常委会会议的实施办法》 ,允许公民凭个人身份证到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申请参加旁听常委会会议。然而 ,出人意料的是 ,旁听制度在镇海区实行一年多来 ,至今的 6次人大常委会会议只有 2人申请参加旁听。而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人大及其常委会建立公民旁听制度是民主政治的一种具体形式 ,是改进和完善人大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 ,对于推动和促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激发公民的政治热情 ,提高公民参与政治的积极性 ,确…  相似文献   

5.
新郑市公民旁听人大常委会会议5月25日,新郑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在《新郑日报》、电台、电视台发布公告:公民通过申请可以旁听市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此举在社会各界及广大市民中引起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新一届新郑市人大常委会规范和完善了《新郑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等规章制度,并于今年元月召开的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并发布实行。公民旁听人大常委会会议就是根据议事规则,经过审查批准,有8名新郑市公民旁听了市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  相似文献   

6.
2001年10月17日下午,郧县人大常委会会议上,常委会组成人员正在对县政府《关于扶贫开发工作情况的报告》进行审议。忽然,旁听本次会议的郧县堰河村小学教师康正保把手高高举起:“韩主任,我可不可以说几句话?”旁听会议的公民要求发言,这在郧县人大常委会会议上还是第一次。主持本次会议的县人大常委会代理主任韩发兴稍微愣了一下,但他马上明确而肯定地答复:“完全可以,欢迎你发言。”于是,康正保就扶贫开发的方式、方法及扶贫资金的使用等问题作了10分钟的发言。作为会议工作人员,当时,我参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省人大常委会修改了《湖北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公民旁听办法》,对公民旁听人大常委会会议申请手续、旁听公民资格、旁听会议范围、旁听公民人数及旁听公民意见和建议的处理等都作了具体的修  相似文献   

8.
观点集萃     
《公民导刊》2011,(4):20
如果只是让旁听公民带着两只耳朵来,什么都不去想,不表达自己的看法,如同木偶坐在那儿,这不是人大常委会邀请旁听公民参加会议的目的。——重庆市永川区红炉镇人大蒋琼旁听公民的发言,可以使人大会议审议更科学、合理,有  相似文献   

9.
公民旁听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在吉林省已不是什么新生事物了。而为进一步规范这一项工作,9月26日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吉林省公民旁听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为公民旁听提供了新的法律平台。早在2000年5月26日,吉林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就审议通过了《吉林省公民旁听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办法(试行)》。实施8年来,对于激发全省广大公民的政治热情,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增强全社会的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和人大意识,  相似文献   

10.
贵阳市人大常委会自1999年初实行公民旁听制度以来,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贵阳市人大常委会实行市民旁听制度有四个特点:一是市民自愿报名,凡年满18周岁的市民均可报名参加;二是随机确定,按市民关注的议题,每次会议随机确定12名市民参加旁听;三是阅读资料,旁听市民会前到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阅读会议有关资料,准备简要发言提纲;四是适时发言,即在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和列席代表发言之后,允许旁听市民围绕议题作简要的建议性发言。参加会议旁听的市民,在人大常委会会议上不仅旁听了全部审议过程,而且分别就…  相似文献   

11.
公民旁听人大常委会会议制度,简称公民旁听制度,是指人大常委会期间,无法定参与义务的公民凭有效证件,通过自愿申请、组织者邀请等方式,经批准后,参与旁听人大常委会会议的制度。按照监督法的规定,各级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职权的情况,向社会公开。各地人大常委会就此做了不少探索,公民旁听就是人大工作向社会公开、公民参与民主政治的重要途径之一。但由于我国法律未对公民旁听作出明确规定,各地在具体实施中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2.
旁听公民能否拥有发言权,尤其是能不能直接在会上发言,一直存在着很大争议。笔者认为,应给予参加人代会或人大常委会会议的旁听公民一定的发言权。同时,对旁听公民发言的时间、程序、方式作出一些制度性的规  相似文献   

13.
公民旁听人大常委会会议作为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一种有效方式,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但一些地方人大常委会对旁听条件的不恰当限制影响了公民参与的积极性。当前,地方人大常委会在组织公民旁听时应注意克服三种倾向。一是旁听名额少。有的地方人大常委会在旁听办法中规定:凡居住在本行政区域内年满18周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都享有旁听会议的权利(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除外),同时又对每次旁听的名额加以限制,规定每次只允许有限的少量公民旁听,这样,久而久之就会挫伤公民参与的积极性。笔者认为,公民旁听是公民参与政治的一种好…  相似文献   

14.
2004年5月25日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上午8时30分,江西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省人大常委会机关东会议厅举行。与以往会议不同的是,这次会议来了5位特殊的人,他们是5位普通公民。他们坐在会议厅二楼的旁听席上,作为省人大常委会首次安排的旁听公民,胸前佩带着公民旁听证。5位普通公民的到来,标志着公民旁听人大常委会会议的制度正式落户江西,从此,江西公民也可以像其他地方的公民一样,旁听省人大常委会的会议。  相似文献   

15.
2003年11月12日,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8次会议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下午2时许,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龚学平宣布会议开始。接着,他兴致勃勃地提高了嗓音:“同志们,今天是我们的常委会会议首次实行公民旁听制度,有15位公民旁听今天下午的全体会议。让我们对他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铿锵的话音刚落,全场立即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相似文献   

16.
蕴洁 《天津人大》2006,(12):43-43
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于2006年11月6日举行,会议审议《天津市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条例》、《天津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以上两条例正是我所关心的,于是我电话申请报名旁听。每次会议安排15名公民旁听,我是第12个报名者。秘书处当即通知我是此次会议的旁听公民,并通知了旁听的时间和地点。  相似文献   

17.
晨钟 《中国人大》2008,(24):25-26
公民旁听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在吉林省已不是什么新生事物了,但进一步规范,始自2008年9月26日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的《吉林省公民旁听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相似文献   

18.
公民旁听制度是发展人民民主、扩大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的一项具体实践。但对已经实施公民旁听制度的地方来说.最主要的问题是公民自愿报名申请旁听的积极性不高.据调查.各地人大常委会最初开展公民旁听时.公民积极性较高.但往往一阵新鲜过后,逐渐冷淡下来.甚至出现无人报名的现象。为了防止旁听席“冷场”.各地人大常委会依靠商请有关单位推荐人员充数。  相似文献   

19.
2003年中国人大制度建设新举措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3年 ,即新一届人大开展工作一年来 ,公民旁听、设立助理、就职宣誓和代表辞职四项制度的启动 ,给人大工作带来了新的气象 ,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掀起人大的“盖头”来2 0 0 3年 ,公民旁听在北京、河北等 2 0多个省级人大会议或人大常委会会议中推开 ,市、县级人大的公民旁听也越来越普遍。有人把公民旁听誉为完善人大制度的一个“亮点”。缕缕阳光洒向高悬国徽的会议室 ,“红盖头”被缓缓掀起 ,人大会议日趋“透明”和公开。1985年 8月 ,公民旁听始于山东潍坊市 ;1998年制定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 ,规定全体会议设置旁…  相似文献   

20.
关于公民旁听常委会会议的几个具体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深入,地方人大常委会实行了公民旁听常委会会议制度。此项制度的实施,进一步宣传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增强了人大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密切了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拓宽了公民的知情知政渠道,提高了人大常委会的会议质量,取得了较好成效。但是,目前我国的相关法律对公民旁听常委会会议没有明确的规定,各地人大常委会在旁听对象的确定、旁听会议的范围、旁听人员的发言权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一、关于旁听对象的确定问题各地确定旁听对象的范围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本行政区域内的公民;第二种是年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