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制文学作为宣传法律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普法工作上具有独特的优势,法制文学的审美特质使受众在欣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法律教育,法制文学的形象性使法律宣传更为直接和生动;法制文学的审美取向和通俗特性使其拥有众多的读者,体现了法制宣传的广泛性,法制文学的道德教化使用使其具有远比法律条文更为宽广的普法意义。  相似文献   

2.
法制文学具有推广法制观念、普及法律常识、树立典型形象、打击犯罪意识、探究犯罪根源和改善现行法制等独特功用。其核心目标就是法律思维的培养,即培养人们根据法律的原则、法制的规范、法治的精神,运用法律理念、法律语言、法律逻辑来思考、分析、解决社会问题。在公安院校开设的《法制文学》课程中,通过课堂上的理论教学及课外的实践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是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法制文学具有独特的普法作用。其通俗特性、审美特质使众多的读者能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法制教育。法制文学的形象性使法律宣传更加生动 ;而其道德教化作用又使之具有远比法律条文更为宽广的普法意义。  相似文献   

4.
法制文学具有推广法制观念、普及法律常识、树立典型形象、打击犯罪意识、探究犯罪根源、改善现行法制的独特功用。法制文学阐法释义、惩恶扬善、净化风气的核心目标实质上就是法律思维的培养,即培养人们根据法律的原则、法制的规范、法治的精神,运用法律理念、法律语言、法律逻辑来思考、分析、解决社会问题。通过《法制文学》课程的开发和应用,重点培养学生的法制思维与高尚品格,提高公安人才的综合素质,这对培养具有基础扎实、理论深厚、技能过硬、素质全面的公安专门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公安工作的成效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法制与文学交叉的视角观照元杂剧中的公案戏,从中寻绎蒙元法制文化的戏剧表述,探求游牧民族法制文化的特征,并论及公案戏中包公的形象特点及其法制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6.
百年中国法制与法制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年中国法制发展进程艰难曲折,法观念的更新是百年中国法制之前提。中国法制现代化是历史的必然。法制现代化既包括观念的现代化、制度的现代化,还包括操作的现代化。中国法制现代化首先必须实现三个价值层面的取向:义务本位转向权利本位,制度层面规范政府行为,操作层面的公正合理程序。  相似文献   

7.
论公安法制文学中的灰色人物形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灰色人物形象,顾名思义,是文学作品中介于白色和黑色之间的人物形象。我们通常用白色来表示正面人物,用黑色来表示反面人物,而介于两者之间的人物形象具有丰富性和复杂性,用普通的方法难以界定。长期以来,公安法制文学人物形象画廊保持有黑白分明的特色,出现灰色人物形象仅仅是不久以前的事情。这使我们还无法利用时间的脉络来描述它们的发展轮廓,但是却留给我们很多的思索空间。这个正在生成发展中的形象系列,具有文艺学和美学方面的重要价值,在公安法制文学发展史中也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8.
由于受到历史因素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一直以来大陆对台湾地区法制的认识存在着误区,直接影响着两岸的交流与法制的融合。一百多年来,台湾地区的法制建设是中国法制现代化的一个分友,一个成果,呈现了继承性、现代性和地区性的三个特点。改革开放后,两岸的法制交流逐渐发展起来了,推动了两岸法制的融合。  相似文献   

9.
诉讼法制的完善与确立,是现代法治得以确立的基本标志之一。清末修律所进行的法律移植,构成中国诉讼法制现代化之滥觞。中国诉讼法制现代化的百余年历程,主要可以分为两个历史时期。其间,乱国无实质的诉讼法制;诉讼法制路径深受意识形态影响;植体与受体排异反应强烈。回顾这一历程。总结其经验教训,有助于推进、完善我国的诉讼法制建设,更好地实现“保障人权”的宪法目标。  相似文献   

10.
“以人为本”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重要指导原则,邓小平不仅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内涵上确立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内核,而且对这一价值内核的现实化途径作了相关论述,奠定了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伦理基础和发展方向。邓小平法制理论中的“以人为本”思想,既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法制思想认识的深化,也是建立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对于我们今天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案件审核是法制部门对办案单位呈报的各类案件,通过确定的工作程序,就案件本身事实是否清楚,所获证据是否确实、充分,办案程序是否合法以及相关执法行为的合法性和适当性进行审查、核实,并依法提出工作指导意见和处理意见的活动。从实践来看,由于法制部门与办案单位之间的沟通不够等原因导致法制部门对办案单位的指导不足,权威不高。通过案件法制审核来引导办案单位调查取证,对于确立正确的调查取证方向,准确、全面地收集、分析和运用证据.并及时预防、纠正调查取证中的违法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根据法制史实和法制思想两条主线,从邓小平法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着手,对邓小平法制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结构展开分类研究。针对邓小平关于法制思想论述较为分散的特点,按照从宪政观、法理观到刑法、经济法、国际法等部门法的分类脉络,完全从法学研究自身规律出发挖掘和解读博大精深、内容丰富的邓小平法制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3.
苏俄十月革命胜利后,多民族的俄罗斯传统中固有的地方主义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新生苏维埃国家政权的巩固和法制统一的实施。为了实现整个苏维埃共和国境内法制统一,列宁认为,要制定反映人民意志的国家根本大法宪法,确立国家法制统一的基准;完善法律体系,构筑国家法制统一的基本前提:保证公民守法、行政机关严格执行和法院公正司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关键实施环节;设立检察机关厉行法律监督,则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制度保障。形成于苏俄革命胜利初期的列宁法制统一思想,对于当下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如何消解地方主义和部门主义的负面影响,维护国家法制统一权威,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法制文明与政治文明中有许多进步因素 ,如以民为本 ,综合为治 ;立法为公 ,缘法而治等。也有许多东西需要批判 ,如专制主义、封建家长制 ,“法律工具主义”以及“民可使由之 ,不可使知之”的传统统治观念等。如何以古为鉴 ,打造今天的现代法制文明和政治文明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5.
公安法制工作在现有工作模式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总体的执法质量,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即法制部门越来越多地介入到具体的执法办案环节中,包办了一些原本应由办案部门承担的办案任务和办案责任,从长远看,这种做法不利于执法工作的开展。因此有必要准确定位公安法制部门的职能。公安法制部门要把工作的落脚点放在执法监督上,尽可能减少在检查执法中的办案责任。要正确理解为领导决策服务、为执法办案服务、为中心工作服务的应有之义,畅通法制监督职能的实现渠道。  相似文献   

16.
中国学者认为法制与法治是治国的一种方式,是国家实现目的的工具,将法制作为法治的前提;西方学者认为法制与法治是对国家的限制和对公民的保护,将法制作为法治的一个环节。中西方对法制与法治理解差异是社会发展程度差异在观念上的反映。法制与国家有必然联系,贯穿于国家的始终,不反映国家形态;法治和国家有必然联系,又和民主有必然联系,反映特定的国家形态  相似文献   

17.
我国法制现代化的进程须要对法制本土资源给予充分的关注。从法律史的角度来观察中国法制现代化的进程是有价值的,而且是必要的。放弃对法制本土资源的研究利用,不利于我国法制现代化的发展。法学上的成功,并不止形式上的成功,更是与本土资源结合上的成功。我们应对我国的法制本土资源持正确的态度,对其进行认真的研究利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结合我国法制现代化的进程,这是我国法制现代化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新时期以来,反腐倡廉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腐败现象滋生和蔓延的势头得到遏制,标本兼治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必须继续运用民主和法制的力量,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领域,发挥法制对干部权力行为的威慑力量。干部行为规范引领着社会风尚,干部行为规范调整着权力运行模式,干部行为规范指引着党员干部行为的方向。要建立反腐倡廉行为法制体系的基本原则,完善国家行为法制体系和进一步完善党内行为法制体系。  相似文献   

19.
我国台湾地区公私协力法制源起于民营化浪潮下政府责任的重新分配。在行政法的逻辑框架下,公私协力法制发展虽然存在一定问题但已有相当深厚的法律逻辑基础和理论根基。大陆PPP模式与台湾公私协力模式类似,在PPP模式法制构建的过程中可扬长避短,借鉴台湾地区公私协力法制中诸如重视法律逻辑基础、明确各主体之权责、项目契约在法律框架下运行的有益经验,以弥补当下大陆PPP模式法制法律逻辑基础缺失、权责不明以及项目契约履行困难等缺陷。  相似文献   

20.
日益严重、类型众多的灾害对于一国的经济发展、社会安全影响巨大,加强灾害法制建设很有必要,意义重大。我国的灾害应急法制建设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依然存在缺陷。我们必须加强灾害应急法制的理论研究、构建完备的灾害应急法制框架体系、强化行政执法和司法职能、建立抗灾风险防范体系,以完善灾害应急法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