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林 《湖北社会科学》2003,(11):123-124
现有的资产评估体系对债权性资产缺乏统一规范和评估方法,导致评估实践中对信贷资产的评估遇到了很多难题。信贷资产评估除了要遵循资产评估的一般原则外,还必须与信贷原则及信贷资产特性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
资产证券化起源于美国20世纪70年代的住房抵押支持证券,它改变了传统的投融资体制,是近30年来金融领域发展最快的金融创新工具之一。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可以拓展财务公司融资渠道,改善资产流动性,增进财务公司信贷业务透明度,降低经营风险。提升财务公司经营管理水平,支持企业集团发展。本文概述了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基本特征,从企业集团的需要和财务公司自身的需要等几个层面探讨了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了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可能出现的出表风险、声誉风险和利率风险等风险等问题,并提出了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信贷资产质量管理工作是金融部门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基本工作,改革开放以来,这项工作虽然有了很大的改革和创新,但目前的实际状况仍不理想。运用系统科学理论,对于加强和改进信贷资产的管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信贷资产质量管理,取决于宏观决策系统、银行信贷运作系统、企业生产运行系统的有机结合。只有协调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达到优化资金配置,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的目  相似文献   

4.
潘美芬 《桂海论丛》2001,17(4):72-73
当前部分农村信用社信贷资产质量不高 ,影响了农村信用社的正常经营和发展。文章剖析了农村信用社不良信贷资产形成的原因 ,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5.
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信贷资产质量的高低.事关银行经营效益的优劣,在我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日渐深化、企业改革全面推行的情况下,加强银行的信贷管理、提高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极为重要。近几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银行贷款余额大幅度上升。同时,不良信贷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比重不断扩大,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呈下降趋势。催收贷款、逾期贷款的数额和比例越来越大,挂帐利息与日俱增,虽然几年来我们经常强调"优化增量、盘活存量",而其实则存量并没有盘活,增量也没有优化。银行长期以来形成的经营包袱越背越重,信贷资金的机动力量严重不足,高风险贷款居高不下,信贷资产结构远远不能满足商业银行对信贷资产安全性、灵活性、机动性的严格要求。产生信贷资产质量低下的原因,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于玻 《前沿》1995,(11)
关于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的思考于玻目前,国有商业银行不良信贷资产已经超过5000亿元,而且,随着企业改制、转轨和破产的增加,不良信贷资产质量还会进一步恶化。近年来,我们通过对兴安盟地区国有商业银行的稽该,也发现了国有商业银行不良信贷资产大量增加。如何盘活...  相似文献   

7.
一、信贷资产质量低形成的原因目前,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不尽人意,已成为困扰银行发展的突出问题。形成信贷资产质量低、风险大的原因极其复杂,既有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又有外部客观环境的影响,更有银行内部管理的问题。 (一)历史原因。我国过去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企业的生产经营和银行信贷投放均按计划运作,很多贷款项目都是政府拍板,计委立项,银行贷款;银行缺乏贷款自主权,在很大程度上替代财政,成为政府的“钱袋”,长期承担政策性业务。1983年起,银行经营流动资金,国有企业流动资金改由贷款供应,将财政拨款改为银行贷款,“包袱”全部推给了银行,在实际工作中,银行“统包”了企业的流动资金,形  相似文献   

8.
提高信贷资产质量迫在眉睫王志国近几年来,建设银行全行上下把增加负债总量、壮大资金实力作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作为银行的生命线来抓,这对建设银行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同时也产生了重视吸收存款而轻视资产质量的现象,致使相当部分信贷资产沦为逾期、呆滞...  相似文献   

9.
李智 《小康》2005,(7):53-54
一个被金融界呼吁、盼望多年的创新业务——资产证券化近期终于走向了前台。资产证券化将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有机连结,一方面实现银行信贷风险“减压”;另一方面,在为资本市场增添交易品种的同时,为市场输送源源不断的资金“血液”,时值盛夏,孕育多时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终于“破土而出”。  相似文献   

10.
一、优化信贷资产增量系统工程论问题的提出(一)现实矛盾与困感80年代中期,农业银行在全面清理信贷资产的基础上,将优化信贷资产增量作为一个突出问题提了出来。十年来,农行上下就此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农业银行信贷增量决策与管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然而,今天,扣除历年呆帐核销,农行非正常信贷资产总量仍不断攀升,局部地区占比上升,报表之外潜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我国于2005年--2008年开展了第一次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11家金融机构(包括国开行、建行和工行等)依托于人民银行和银监会颁布的《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和《金融机构资产证券化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框架发起了17单资产证券化项目,总发行规  相似文献   

12.
冯瑞 《前沿》1995,(11)
浅谈信贷资产质量劣化的现状、成因及治理对策冯瑞目前,由于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原因以及经济运行中一些深层次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企业仍存在着负债重、损失大、效益差等导致信贷资产质量劣化的不容忽视的问题。信贷资产质量劣化,不仅影响了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的转...  相似文献   

13.
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规范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保护投资人及相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高信贷资产流动性,丰富证券品种,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制定了《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  相似文献   

14.
《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监督管理办法》已经2005年9月29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第38次主席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5年12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5.
我国于2005年——2008年开展了第一次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11家金融机构(包括国开行、建行和工行等)依托于人民银行和银监会颁布的《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和《金融机构资产证券化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框架发起了17单资产证券化项目,总发行规模592亿元(不包括次级规模).  相似文献   

16.
刘传玉 《青年论坛》2013,(6):120-125
回顾分析1929年大崩溃、1980年代末日本的资产价格泡沫以及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发现每次资产价格泡沫的过度膨胀都伴随着大规模的信贷扩张;而信贷急速扩张的背后,则是长期繁荣所形成的大众乐观以至疯狂情绪.这意味着,应该从更长远的政策视野推进宏观金融调控体系改革,构建金融和实体经济双稳定框架,以降低实体经济、信贷扩张与资产价格波动的同周期性所引发的泡沫风险.  相似文献   

17.
"新常态"下引领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在于资产运营。根据资产形式不同,将资产划分为现金资产、实体资产、信贷资产及证券资产,基于江苏省1999-2013年资产面板数据,应用双对数回归模型和格兰杰检验方法,对江苏省资产存量及流量与GDP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资产实体化和资产证券化对江苏省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促进作用,资产信贷化对经济发展有一定负面效应。江苏省当前应采取有效措施促进资产实体化和资产证券化,谨慎控制资产信贷化。  相似文献   

18.
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为进一步支持全市金融机构改善金融服务,加大金融对经济发展支持力度,按照2003年全国银行证券保险工作会议和市政府金融工作座谈会精神,现就努力降低全市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比例,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积极处置不良贷款,努力提高资产质量和效益近年来,全市各金融机构认真贯彻落实党  相似文献   

19.
信贷资产风险的形成有其历史根源,要在短期内转化并非易事,但不转化势必影响基层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转轨。因此,防范和转化成为信贷资产保全的两个重要环节,也是银行工作者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一、需要澄清和解决的几个问题─—关于存款适度的问题。对于银行来说,存款始终是赖以生存的基础,这是没有异议的。但是,在一些欠发达地区的基层银行,由于片面理解存款的作用,而又不注重存款的经营,造成其存款越多而包袱越重。这是因为,若投资环境与企业经营环境不尽如人意,一些银行连正常的贷款利息都不可能收回,那么存款越多,只会增加…  相似文献   

20.
住房信贷是影响住房市场运行至关重要的因素。本文在分析住房信贷与住房市场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住房信贷对住房市场的影响,指出大规模信贷及其不当的投向是住房供需结构不合理、房价迅猛攀升的重要原因之一,提出了要发挥信贷政策对住房供需结构的引导作用,实施差异化的投资和消费信贷政策,以促进住房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