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传承》2016,(9)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模式有"子承父业"、家族血缘内部继承、聘用职业经理人管理企业。在企业进行代际传承之际,接班人问题成为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因此,应做到企业接班人的选择和培养、在培养接班人的同时制定有效的传承机制、建设并完善具有家族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如此才能顺利完成代际传承工作。  相似文献   

2.
家族企业是当下最活跃的经济组织,其顺利传承与健康发展能为中部地区供给侧改革注入持续的动力,如何将权利的交接棒顺利递接并有效融资是市场关注的焦点之一。选择家族企业内部传承这一主流模式,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中部六省已完成和正在进行内部传承的上市家族企业股权再融资效率进行了研究,区分出股权再融资有效和无效的上市家族企业并分析无效产生的原因,旨在为中部地区家族企业顺利完成代际传承,提高其股权再融资效率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3.
谈乐炎 《小康》2010,(9):80-82
未来的5年到10年,是中国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关键时期,然而,相当数量的家族企业遇到了传承瓶颈——后继无人,没人接"招"或不敢出"招"作为世界上最古老、最普遍的商业组织形式——家族企业,千年以来,总是被"富不过三代"的魔咒所应验。  相似文献   

4.
李松青  刘异玲 《求索》2010,(5):31-33
代际传承是家族企业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子承父业"是众多家族企业普遍采用的权力转移模式。这种模式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这种模式仍是家族企业传承的主流模式。文章对这种模式的存在合理性和治理效率进行了分析,指出我国家族企业普遍采取"子承父业"的权力转移模式,说明这种治理现状是与我国的制度环境基本契合的,是家族企业主在特定制度约束下的一种自主选择;尽管可能存在非理性的情况,但却是利益相关者在环境约束下的一种多方博弈均衡。  相似文献   

5.
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影响一个家族的未来,而且关乎我国经济发展前景。公司法、个人独资企业法、合伙企业法规定了一定条件下家族企业继承人对掌权人身份和财产的双重继承权,而现实生活中民营企业的传承仍面临很多问题。须借鉴发达国家的家族遗嘱继承、家族信托及家族办公室等制度,使企业平稳过渡。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青年研究的代际关系,既有断裂,也有传承。青年研究的代际断裂呈现出隔阂、误解、排斥、冲突等状态;青年研究的代际传承则呈现出知晓、理解、尊重、支持、融合等状态。青年研究的代际差异有利于理论创新,青年研究的代际传承有利于知识积累,要倡导青年研究不同代际之间的沟通合作,要构建青年研究不同代际之间的成果共享机制。进入新时代,鼓励青年研究的代际传承,推动青年研究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企业传承问题是家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不同传承阶段和不同传承因素都会对企业传承路径产生影响。继任者个人原因、我国传统文化和伦理观念、企业前任领导的管理方法和工作风格、非家族内管理者等种种因素都可能对家族企业传承过程中的路径依赖产生影响。因此,要从家族企业传承的三个不同阶段,探讨家族企业继任者成功传承与交接的具体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中国统一战线》2013,(6):50-51
据调查,我国民族企业中有90%以上是家族企业,以家族企业为主体的民营经济创造了全国近一半的税收,GDP比重超过60%。未来5~10年将是我国家族企业传承换代的关键时期。“不怕经济危机冲击、不怕国际市场萎缩,不怕资源阶段性约束,需要担心的是‘人’——正在陆续接手家族企业的‘二代。们”。十年树木,百年育人。率先提出“创二代”概念并开展培育工作的宁波慈溪,在经历了7年的实践探索后,趟出一条可供借鉴参考的培育之路。培养一支政治上有觉悟、经济上有实力、社会上有影响、对国家有贡献的新生代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将对促进民营企业代际传承的顺利完成、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郭萍 《理论月刊》2015,(3):132-136
独生子女家族企业的传承问题是中国一个独有的话题.论文简要回顾了计划生育政策下独生子女家族企业的产生及大致规模,然后从所有权传承与管理权传承两方面入手,对独生子女家族企业与多子女家族企业的传承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经研究发现,与多子女家族企业相比,独生子女家族企业在股权传承上具有先天优势,且信任半径的扩大有助于吸纳更多的管理人才辅佐接班人.但在接班人的培养与甄选环节上,独生子女家族企业面临更大的风险与劣势.不过,考虑到独生子女家族企业群体较小,其存在的潜在风险不会从根本上危及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传承与创新:当代中国青年道德人格的转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承与创新当代中国青年道德人格的转型■张佩国道德传统是通过代际差异调适过程中的文化传递而得以传承和创新的。当代中国青年对伦理价值的选择与道德判断的生成,都与文化传递过程中的代际差异问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代际差异是一种普遍的、客观的、必然的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11.
本文是作者在复杂适应系统研究家族企业系列论文的继续。首先指出了中国家族企业传承存在的问题;然后整理了国内外家族企业传承的相关文献,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我们对于理论与实践的思考,指出中国家族企业传承的特殊性需要拓展新的研究工具。在文章的第二部分简要介绍了混沌经济学的分岔与分形理论;最后,运用分岔与分形理论对家族企业传承做出探索性解释。  相似文献   

12.
家庭代际文化冲突是社会文化冲突的一种表现形式,与经济转型、社会变革、文化创新等有着密切联系。从三喻文化理论看,人类文化传承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在社会转型期,文化传承的非连续性更加突出,往往会产生家庭代际文化冲突。对此,应当补偿家庭文化代差,传承优秀家风家教,弥合代际文化裂痕,减少家庭代际文化冲突。  相似文献   

13.
传承问题是家族企业研究的重要课题,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女性接班人登上家族企业传承舞台,女性继任的特殊性也逐渐引起学术界关注。文章以现有国内外女性继任家族企业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中国管理实践,综合论述女性继任家族企业的现状,多层面分析家族企业女性继任困境与挑战,并就此提出未来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展望,以期为家族企业女性继任问题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省民营企业迅猛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一股不可小视的增长力量。目前民营企业大多采取家族式管理。对于这一管理模式,人们大多持褒少贬多的态度,往往把它与封建、落后的管理方式联系在一起。然而,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各类企业中,家族企业仍有旺盛的生命力。据美国麦肯锡咨询公司研究,美国约有70%的家族企业传承到第2代,有近20%的家族企业可以传承到第3代,有15%的家族企业能够传承到第4代,有些甚至世代相传。目前美国500家大企业中,仍有40%左右为家族企业。像美国福特、杜邦、韦尔豪泽等公司,都是名震全球的长寿家族企业。而美国新创…  相似文献   

15.
《小康》2017,(21)
<正>"传承不是把企业传给一个人,更重要的是制度的建立和企业文化的传承。如何言传身教和灌输正确的家族价值观,是家族企业传承的基本功。"中国的富人圈似乎从来不缺新闻。最近比较有意思的一个事情是,A+H上市的福耀玻璃总经理左敏辞职,叶舒接任,前者是职业经理人,后者为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曹德旺之婿。虽然没有将总经理一职交给自己的长子——曹晖,但其实在曹德旺心中早就为自己  相似文献   

16.
社会资本是家族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也是家族企业失去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原因.社会资本的传承性影响着家族企业原有竞争优势的保持,社会资本的扩展性决定了企业新竞争优势的形成.不同类的社会资本具有不同的传承性和扩展性,这就决定了家族企业社会资本结构状况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逐步降低对不可传承性社会资本的依赖,适时转换社会资本结构,提高社会资本的扩展性,有利于家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代际传承是影响个人职业选择与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基于某高校2007届、2008届和2009届连续三届、经济管理类十个专业2436名毕业生的初次职业选择的实证分析表明,父亲的职业状况与高校毕业生的初次职业岗位存在中等强度的正相关,并且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检验;而高校毕业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与其初次职业岗位之间却不存在明显相关性。可见,代际传承因素对于高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是有一定影响的,两者间存在正相关。但这种影响并不一定就是负面的,关键是要建立公平公正的就业招聘机制,对职业发展的代际传承因素影响加以正确引导和运用,充分发挥其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18.
警惕我国贫富差距的代际传承和趋固化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贫富差距的代际传承是指上一代的富裕或贫穷传递给下一代.在我国这种代际传承已经出现并呈现出固化的危险信号.化解这种危险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9.
<正>家族企业目前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在解决就业、活跃市场、刺激投资、增加税收、扩大出口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许多家族企业正处在第一代向第二代过渡的关键时期,在传承换代问题上将面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20.
阿里巴巴的企业传承实现了价值观、行为方式等要素的有效传递,这种社会规则系统的"系统传承"保证了人力资本的有效链接,也保证了企业核心能力的有效传递,对我国民营企业代际传承和企业家"退"出机制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