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宣告死亡制度是通过法院的宣告,人为地使自然人的人格归于消灭。其目的重在维护被宣告死亡人利害关系人之利益,但其结果对失踪人的影响也甚为巨大。自然人被宣告死亡后,将对其婚姻关系、财产关系与子女监护关系等产生影响,而宣告死亡被撤销后对上述关系状态的影响如何也需讨论。  相似文献   

2.
我国民法典应沿用宣告死亡的概念和制度。因危难事件下落不明的期间与一般意外事故下落不明的期间应分别规定。在战争期间下落不明宣告死亡,军人和平民要区别对待。死亡宣告申请权不应有顺序之分,可赋予检察机关申请和撤销死亡宣告权。原则上被宣告死亡人的死亡时间为法定下落不明期间届满之日。宣告死亡判决确定的死亡日期与真实死亡日期不一致为撤销死亡宣告事由,宣告死亡的效力及于被宣告死亡人失踪前以住所为中心的民事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3.
叶睿 《法制与社会》2012,(4):282-283
深入把握死亡宣告制度是认定被宣告死亡人再婚是否构成重婚罪之要核所在.本文认为法院作出死亡宣告后生存配偶缔结新的婚姻关系前,被宣告死亡人与其生存配偶之婚姻关系属相对消灭,仅赋予生存配偶之婚姻选择权,被宣告死亡人在此期间再婚的,原则上都构成重婚罪.  相似文献   

4.
死亡宣告与婚姻关系之存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李瑛 《法学杂志》2007,28(4):38-40
失踪人在宣告死亡后自然生存,法律允许本人和利害关系人申请撤销死亡宣告;如失踪人在判决确定死亡之日前死亡,法律也应当允许利害关系人提出反证,以推翻宣告死亡所为的推定。死亡宣告一经撤销即失去效力,并视同没有死亡宣告,财产关系回复原状,但婚姻关系消灭的效力不受撤销之影响。  相似文献   

5.
胡胜盛 《法制与社会》2014,(15):235-236
失踪人被宣告死亡后,婚姻关系从死亡宣告之日起消灭,而这种消灭也有相对和绝对之分。当该宣告被撤销后,其对婚姻关系的影响也是巨大的,这涉及到被宣告死亡人、其生存配偶以及第三人的切身利益。对此,各国法律都有所规定,然而并不完善,各有利弊,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6.
宣告死亡能否作为刑事案件诉讼的定案依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犤基本案情犦2000年11月23日凌晨1时许,某轮船乘警秦某将船上涉嫌吸毒的蔡某带进乘警室审查,当场发现蔡某双臂膀有密集的针眼存在,并从其随身携带的黑色小提包中搜出注射器一支,安定药片10粒和白色粉末物1小包(经鉴定为0.1克海洛因)。秦某请示领导后,决定将蔡某随船带回局里继续审查,3时许,蔡某乘秦某上厕所之机,跳入长江,至今下落不明。蔡某失踪后,其妻子2002年12月向当地法院申请宣告蔡某死亡,法院经过审理后,于2003年7月依法宣告蔡某死亡,之后,其亲人向检察机关举报,要求追究秦某的刑事责任。犤分歧与评析犦在研究秦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玩忽…  相似文献   

7.
一、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的异同比较宣告失踪是指经利害关系人的申请,由人民法院依法宣告下落不明满一定期限的公民失踪的法律制度。宣告死亡是指人民法院经利害关系人的申请,依法宣告下落不明满一定期限的公民死亡的法律制度。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都调整公民下落不明后所产生的民事法律关  相似文献   

8.
对失踪军人宣告死亡的管辖温健鸣对失踪公民宣告死亡.民事诉讼法第167条专门做了规定,即"公民下落不明满四年,或者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满二年.或者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经有关机关证明该公民不可能生存,利害关系人申请宣告其死亡的,向下落不明人住所地基层人民法...  相似文献   

9.
李雪松 《法制与社会》2014,(18):20-22,24
现实生活中,自然人不可避免地会由于战争、自然灾害等失去踪迹,下落不明,从而使失踪人本人和他人的财产和人身关系处于不确定的状态之中,社会秩序因此而受到影响。为此,各国多采用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的制度,以法律推定的方式使其归于确定。但由于各国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的制度存在差异,在国际范围内便产生了法律冲突现象,主要表现为管辖权的冲突和法律适用的冲突。我国并无有关涉外案件管辖权的专门规定,冲突法规则亦过于简单粗疏,不利于我国利害关系人权益保护,因此,应借鉴他国立法经验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0.
若星 《法庭内外》2010,(7):22-24
赵军15岁的时候。父亲把他托付给同乡孙旭锋。让他跟着孙叔叔到上海、温州等地卖花。一年后的一天,赵军外出卖花却再也没有回来。儿子突然人间蒸发,哭干了眼泪的父母,历经10年痛苦折磨后无奈地接受了残酷的现实,向法院申请宣告儿子死亡……卖花郎被宣告死亡,谁来埋单?牵出问题一串串。2010年年初,湖南省湘中某县法院给了人们一个清晰的答案。  相似文献   

11.
《江淮法治》2011,(8):52-52
编辑同志:我老伴于2005年年初在外出途中走失,当时因寻找未果就报了警。在老伴失踪的前6个月.其养老金一分不少,可到了第7个月就被停发了。去年1月.我到法院申请宣告老伴死亡,  相似文献   

12.
我国民法通则和民事诉讼法分别从实体上和程序上相应规定了宣告公民死亡。这是指公民离开自己的住所下落不明,或因意外事故等情况下落不明,经过一定的期间仍然没有音讯,利害关系人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宣告其死亡。宣告死亡与自然人死亡产生相同的法律后果,如被宣告死亡的人民事权利能力终结、婚姻关系消灭、继承开始等。本期发表的张月英申请宣告陈炎死亡案,旨在说明人民法院注意宣传并认真审理好这类案件,有利于保护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消除民事法律关系的不稳定状态,以保障社会经济生活正常、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基本案情]1999年5月,李某与张某同时欲乘渡船去长江对岸,因琐事两人发生争吵,争执过程中李某推了张某一下,张某后退几步后跌入江中,从此音讯全无,生死不明。2003年6月,张某之妻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宣告张某死亡。后法院做出宣告张某死亡的判决。同年10月,张某之妻因李某未能足额给付抚恤金向公安机关报案。[分歧意见]本案中,李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如果构成犯罪的话,应定何罪?存在以下几种意见:第一种观点认为,李某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依照《民法通则》第23条的规定,公民下落不明满一定的期限(4年或者2年),经利害关系人申请,法院可以推定…  相似文献   

14.
吴斌 《河北法学》2003,21(1):33-35
论述宣告失踪与宣告死亡的条件、申请顺序、民事责任的承担等方面的问题 ,提出了完善宣告失踪与宣告死亡制度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了老有所依、老有所养,也为了让残疾儿子未来生活有保障,江苏省扬中市一农民母亲为聋哑儿子购买了数份人身保险,约定被保险人出现意外伤害或意外事故死亡,保险公司支付保险金。然而,儿子意外失踪,被法院宣告死亡后,当她向保险公司提出赔偿请求时,却遭到了拒绝,因为保险公司认为,宣告死亡不属于意外事故死亡。"宣告死亡不属于意外死亡,难道是自然死亡、正常死亡吗?"这位农民母亲偏不信这个邪,将保险公司告到了法院。她的诉求能得到法院的支持吗?最近,记者从江苏省镇江市中级法院得到了答案。  相似文献   

16.
宣告死亡是指人民法院经利害关系人申请,依审判程序宣告下落不明满一定期间的公民死亡的法律制度。设立这一制度的目的在于结束因公民失踪而使某些法律关系处于长期不稳定的状态,稳定社会秩序。我国民法通则对宣告死亡制度已作出明确的规定,但在理论上和实践中,  相似文献   

17.
蓝艳 《法律与生活》2011,(15):47-47
问:我同丈夫结婚已十余年。现在我丈夫出外打工,一直下落不明。我要和他离婚,我该怎么办? ——韩女士 答:若夫妻一方下落不明满两年或两年以上的,一般来说有以下两种方法可以解除婚姻关系:  相似文献   

18.
罗太湘 《法制与社会》2015,(1):80-82,84
《民事诉讼法》第185条规定的"经有关机关证明"的宣告死亡类型,其立法本意在于迅速稳定失踪者的法律关系,但是在法律逻辑上却经不起推敲。我国法律应当参考借鉴我国台湾地区及瑞士立法例,引入自然人"证实死亡",将之界定为一种与真实死亡、宣告死亡并列的死亡类型,不仅有利于改善我国现行法本身的逻辑自足性,而且有利于迅速稳定失踪人的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19.
郭燕 《法庭内外》2015,(4):12-14
2007年9月6日,上海市崇明县某派出所接到报案:船务公司员工何小杰在医院治疗期间离奇失踪。此后,何小杰一直音讯全无。2012年,经其四兄妹申请,何小杰被宣告死亡。2013年10月,何家四兄妹起诉到法院,要求医院、船务公司、船厂承担50%的赔偿责任,支付死亡赔偿金及精神损害抚慰金人民币  相似文献   

20.
在国际空难事故背景中,失联乘客处于下落不明,生死未仆的状态屡见不鲜,对其进行死亡宣告是在法律意义上处理他们的主体资格及身份利益和财产利益的基础,因而有探究的基础意义。本文以马航MH370失联为例,对机上失联人员的死亡宣告之法律效力与程序问题进行讨论,着重对失联中国乘客的死亡宣告问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