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3 毫秒
1.
西南联大在滇办学期间,联大历史学系教师在通史撰著、断代史研究、宏观史论等方面,取得了许多创造性的研究成果,写出了《国史大纲》《中国史纲》《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清史探微》《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等经典学术名著。与抗战前北大、清华的史学研究特点相比较,联大史学研究在学术取向上发生了重要的转变:研究选题上,从注重专题考证走向微观实证与宏观通论相结合;研究方法上,从崇尚考据走向考据、综合并用;研究目的上,从求真为主走向求真与致用并重。联大史学研究取向的转变,既是抗日救国的时代大潮影响作用的结果,同时也是自五四以来中国史学自身演进发展的必然取向。  相似文献   

2.
石学峰 《中国人大》2010,(21):50-51
细读《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等晚清谴责小说和其他史学文字资料,人们很容易发现:大清王朝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中最为腐朽没落的一个末代王朝,而晚清作为大清王朝历史的临终阶段,则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最为腐朽、没落和黑暗的时期。晚清官场愈演愈烈的贪腐之风,只是大清王朝临终阶段的一个比较典型的缩影。  相似文献   

3.
仓修良教授 ,江苏泗阳人 ,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兼任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地方志协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研究所兼职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史学研究所兼职教授等。对中国史学史研究有年 ,著述甚丰 ,涉及史学史、方志学、谱牒学等各个方面。著有《中国古代史学史简编》、《章学诚和〈文史通义〉》、《方志学通论》、《章学诚评传》(两种 )、《史家·史籍·史学》 ;古籍整理有《爝火录》(合作 )、《文史通义新编》 ;主编有《中国史学名著评介》(三卷 )、《史记词典》、《汉书词典》等。本文以访谈形式 ,论述仓修良教授的史学思想。  相似文献   

4.
《传承》2016,(3)
王汎森的《晚清的政治概念与"新史学"》一文重点阐述了"国民""国家""群""公权"等概念,并进一步阐释近代中国"有史"还是"无史"的问题。梳理《晚清的政治概念与"新史学"》当中的主要概念,有助于理解梁启超的"新史学"是由政治概念引起和出现史学政治化的原因,以及之后史学变革的政治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5.
《甘肃理论学刊》2014,(4):F0002-F0002
周一平1949年生.扬州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司马迁史学批评及其理论》、《中西文化交汇与王国维学术成就》(与沈茶英合著)、《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史》(与王松合著)、《中共党史研究七十年》、《中共党史史学史》、《中共党史研究90年》、《中共党史研究的开创者——蔡和森》、《瞿秋白与中共党史研究》、《毛泽东思想研究史稿》、《毛泽东生平研究七十年》,  相似文献   

6.
论中国早期历史叙事中的叙事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春秋至西汉是我国古代史学建立的重要时期,其中足以构成史学发展阶段性的著述有《春秋》、《左传》和《史记》。《春秋》处在中国史学的草创阶段,其叙事极其简略;《左传》处于历史叙事的成熟阶段;《史记》处于中国早期历史叙事的辉煌顶峰,代表了中国早期历史叙事的最高成就。三部历史叙事文本的叙事者处于不同的位置,《春秋》的叙事者出现在本文的叙述层,《左传》的叙事者出现在本文的故事层,《史记》的叙事者以明确的身份“太史公”出现在交流层。  相似文献   

7.
九十年代伊始,《中国六大史学名著丛书》之第一部——《史记全本新注》便率先出版,这无疑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好书从己手出,其乐如何!中国不仅以四大发明饮誉世界,其传统史学在世界民族之林中也是独树一帜的。我国的历史文献,包括经史子集,浩如烟海,即以传统的正...  相似文献   

8.
《史通》是我国第一部史学理论著作,在中国史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涉及历史编纂学、史学概论、史学批评、史学史、史料学和目录学等学科,内容极其丰富,颇多精当之论,予后人以极大启示,爰至晚清,尚无全面超越之作,不少观点迄今还被史学理论类著作所沿用。不过,此书虽然主观上想作分门别类的论述,但仍呈现多学科内容混杂之特点,反映了古代学术不专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同舟共进》2013,(7):84
广东广州杨钦泉(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同舟共进》2013年第3期专题"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中的几篇文章很精彩;侯欣一《有关人民政协界别问题的初步思考》要是能做到,不容易。第4期苏双碧文《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纪念翦伯赞诞辰110周年》很有分量,上世纪80年代我曾同苏  相似文献   

10.
刘兰肖 《求索》2007,(3):221-224
魏源编辑或研究撰写的《圣武记》、《元史新编》、《道光洋艘征抚记》、《海国图志》等一系列史学著述,不仅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为晚清以来的社会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而且代表着嘉道时期史学的新成就,其经世致用与爱国御侮的编撰宗旨,在外国史著述体裁方面的探索与尝试,以纪事本末体撰述当代史的成功范例及对纪传体史书体例的扬弃与创新,在历史编撰学方面亦具有一定的价值和借鉴意义,开启了传统史学向近代史学转变之枢机。  相似文献   

11.
正20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西方各种思潮的涌入,女性主义思潮和性别话语开始进入国内史学研究领域,妇女史/性别史逐渐成为史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分支。事实上,现代意义上的妇女史/性别史研究在西方史学界早已行之有年,西方汉学界对中国古代女性也投下较多的关注。江苏人民出版社的《海外中国研究丛书》系列就译介了多本这一领域的佳作,如伊佩霞的《内闱》、费侠莉的《繁盛之阴》、高彦颐的《闺塾师》和《缠足》、曼素恩的《缀珍录》等,这  相似文献   

12.
史学中的国家学说——“大一统”国家理念的实践 中国古籍中没有政治学、经济学这样的分类,更没有国家学或国家管理学。这些学问主要保存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史学典籍之中。 《三国演义》开篇第一句:“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相似文献   

1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为做好《清史》纂修的组织工作,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清史》纂修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如下:组长:孙家正文化部部长副组长:周和平文化部副部长  相似文献   

14.
邵大祥 《现代领导》2005,(10):15-15
人物简介:王东,1963年生,1991年7月毕业于华东师大中国史学研究所.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华东师大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史学理论与史学史、中国区域文化史。主要研究成果有《客家学导论》、《史学与传统文化》等。  相似文献   

15.
正在此前的《原著》,我们已经写过钱穆。他是史学大家,抗战时,一度隐居云南宜良的岩泉寺写《国史大纲》,每周泡一次宜良的温泉,吃一只今天已列为省级"非遗"项目的宜良烤鸭,堪称宜良旅游的形象代言人。这次我们继续介绍钱穆,不过,重点不是他这个人,而是他在1952年写的一本书——《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这本书,是据钱穆讲课笔记整理而成,读起来比一般严谨的史学著作轻松;当然,更重要的是,这本书用现代的眼  相似文献   

16.
李苗 《前沿》2012,(24)
美国学者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一书中提出“中国中心观”一词后,学界纷纷对此书展开论证,众说纷纭,很难断言柯文史学思想代表当时美国史学思想的主流,但该书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部分美国史学家实际上的学术思想.不可否认的是,该观点已经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此书对指导和反思史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本文笔者对该书的内容和影响稍作简要剖析.  相似文献   

17.
本期推介     
<正>李达是知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在本期由武汉大学教授汪信砚主持的专题"李达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赵士发和李亮华的《李达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前提问题的反思及其重要启示》,汪信砚和郎廷建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开启之作——李达的〈中国产业革命概观〉探论》,鲁涛的《李达对史学理论的探索》,三篇文章分别从普  相似文献   

18.
周一平,男,汉族。1949年11月生,浙江嵊州市人周一平,1977年毕业于华东师大历史系,留校任助教。1986年华东师大中国史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现为华东师大法政学院教授。1988年9月以前,主要从事中国史学史、中国文化、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成果有《司马迁史学批评及其理论》、《中西文化交汇与王国维的学术成就》、《岁时纪时辞典》等著作。1988年9月以后,主要从事中共党史史学史、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政党史、中国法制史等的教学、研究。成果有《中共党史研究七十年》、《中共党史史学史》、《中共党史研究的开创者…  相似文献   

19.
<正> 在我国《史记》研究领域,因其研究方式长期蹈常袭故,致使《史记》在日本的史学影响至今无人问津。有鉴于此,拙文谨就这一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一《史记》传入日本以后,直接给日本早期国史的编撰造成了巨大影响。现经考定,《史记》是在公元600年至604年之间始传日本的。此事关系重大,因为它是中国史学传入日本的标志。当时,日本尚无自己  相似文献   

20.
~~晚清社会危机中的学术转向——魏源对“经世之学”义理的阐发@陈其泰$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100875 @刘兰肖$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所!博士生北京1008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