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正>1979年6月,中美建交伊始,美国立即派团来考察中国教育。他们在看了北京、上海、西安的几所学校后,有了这样的发现:中国的小学生在上课时喜欢把手端在胸前,除非老师发问时,才举起右边的一只。中国的孩子喜欢早起,七点钟之前,在中国的大街上见到最多的是孩子,他们边走路边用早点。中国学生有一种作业叫"家庭作业",据一位中国老师解释,它的意思是学校作业在家庭的延续。中国把考试分数最高的学生称为学习最优秀的学生,他们在学  相似文献   

2.
智障孩子很少有机会亲近海洋,蓝色海洋在他们心中就像谜一样。2008年初春,解开谜团的机会来了。通州区培智学校100多名孩子走进海洋馆,近距离感受1000多种海洋生物和五彩斑斓的海底世界。安利北京志愿者协会精心策划了这一次活动,组织通州培智学校老师和安利北京志愿者共圆孩子们一个梦。  相似文献   

3.
这个冬天,对兴山县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来说,是幸福的开始——他们终于可以离开破旧不堪、几近危房的老学校,搬进宽敞美丽、设备先进的新校园了。而让学校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人,正是这所学校的校长陈振兴。要为残障娃建一所好学校2009年8月,陈振兴调入兴山特校。这之前,他是一名乡镇中学的校长。由管理上千人的中学校长,一下子变为20多个老师、100余名特殊孩子的领头人,  相似文献   

4.
葛如江 《半月谈》2004,(9):64-68
安徽省宿州二中(以下简称宿州二中)是一所省级示范高中。在当地百姓心目中,这是一所有名望的重点学校,孩子们都以能上这个学校为荣。然而,就是在这所示范校却发生了一系列令人匪夷所思的事件:一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被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以停课并撵出教室的方式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来自老师的岐视以及谩骂和体罚严重损伤了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部分老师的做法就是要把这些“差生”从这所示范学校撵出去。国家法律规定,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每个适龄孩子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而且“一个都不能少”。宿州二中那些受到伤害的孩子及其家长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们曾经向往的重点校带给他们的竟是噩梦般的经历。  相似文献   

5.
戏迷     
在杭州黄龙洞景区,有一批特殊的人,他们就是一批年长的“戏迷”。因为那儿,每天都有越剧的折子戏在演出。演出的是小有名气的杭州黄龙越剧团。其实,这个团是一个民间职业剧团,创办于1988年。演员大多来自浙江周边地县及省文艺学校越剧系毕业生。  相似文献   

6.
就在一批所谓“80后”尚未退出历史舞台时,“90后”一词便已频频跃入人们的视线。“90后”是指一批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年轻人,或许称他们为孩子更为恰当。“90后”说:上课、写作业、吃饭是人生三大痛苦。快乐,一个简单的字眼,却是许多“90后”孩子最感奢侈的东西。他们的童年没了许多父辈曾拥有的那些“掏鸟窝、穿新衣、吃雪糕”等简单的快乐,而他们的父母又为了不让他们输在起跑线上,绞尽脑汁地规划着他们的未来,实施着深信不疑的教育方式,心甘情愿地和孩子“捆绑”在一起。有家长也感叹:这代孩子的童年被提前消费了,小小年纪感受到的是成人世界的精神压力,他们的快乐显得是那么沉重。  相似文献   

7.
幸福的家庭大多相似,不幸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夫妻离异、疾病、车祸等等,造成了一个个单亲家庭。从这些单亲家庭中走出的孩子,在学校、社会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他们或缺少父亲有力臂膀的支撑,或缺少母亲精心呵护的温馨,他们不仅需要社会各界的关心,也需要学校教育的帮助,更需要学校老师付出特别的爱,弥补他们心灵的创伤。一、主动沟通出自单亲家庭的孩子,比一般孩子更敏感、更孤僻。他们大多表现为逃避现实,自我封闭,不愿与周围同学深交,而愿去报刊杂志上交笔友,到网吧里寻网友。这种交友方式,具有很大的危险性,一旦进入痴迷状态,轻则…  相似文献   

8.
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是一群先天弱智、脑瘫和孤独症的孩子。他们对他们生存着的这个世界一无所知。他们,不懂得丽日、晴天、阳光、空气、水,以及雨、雪、冰雹、霜;他们也不懂得青春、人生、岁月;更不懂得什么是和平与战争……这一群长不大的孩子,他们活在自己的世界中。那是一个人的世界,一个人心灵的世界,要多大有多大,大得令我们无从知道,小得有时连他们自己都容不下。那个叫妞妞的小女孩,五岁的样子,她长着一张全世界人民都认得的“国际脸”,老师说,她的父母都是中国派驻外国的外交官,他们非常爱这个孩子,可是他们的工作使得他们又不能全心…  相似文献   

9.
艾丁的"世界文化遗产"之旅一个只有12岁的孩子,曾被学校和老师认为"不适合"在学校与其他小孩子一起学习,并因此而被学校勒令"转学"。但是,他爱大自然、爱观察、爱每一件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对这个纷繁的世界充满了求知的好奇。于是,在妈妈的鼓励下,开始了他的文化遗产之旅。2001年春天,艾丁正式告别学校生活。他在校园里和打交道一年半的鸟兽虫鱼们道了"再见",  相似文献   

10.
爱一名优生,爱一名健全的孩子,这是很多老师都会做的事.对那些生理上有缺陷的聋哑学生来说,那该需要怎样的一种爱?此时教师的爱成了那点石成金的魔杖,犹如那吹绿冬叶的春风,更是那滋润心田的甘露. 关心,让爱在心与心之间交融 记得有一年的中秋,这些聋孩子在学校里过节,经过一番考虑,我告诉学生,晚上,老师和你们一起过节,一起赏月.我的话音刚落,孩子们便“咿咿呀呀”地欢呼起来——用他们特有的方式表达他们的开心与喜悦.我和学生编了很多精彩的小节目.  相似文献   

11.
1999年 11月,全国公安教育会议决定,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逐步取消承担中等专业学历教育的人民警察学校,将现在的人民警察学校和公安干部学校改制为人民警察培训学校。这一消息给长春市警干校带来了不大不小的冲击波。一些教职工认为,学校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建设,从初建、移址重建,到1998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部级重点中专学校,一批批人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面临改制,学校将被撤销,感情上难以接受;一些老师在琢磨:改制以后,三尺讲台之上,面对的将是许多有丰富公安实战经验的民警,而不是对公安工作一知半解的学员,…  相似文献   

12.
康在香 《半月谈》2005,(8):78-78
花钱雇人写作业.算得上校园里新出现的一种怪现象。按理说.写作业本是学生的分内之事.完全没有理由假手于人。出现这种怪现象.其实有着比较复杂的原因.不能完全归咎于孩子。比如老师布置作业数量过多,作业内容对孩子缺乏吸引力,难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加之在社会思潮日益多元化的时代,家庭和学校在金钱观,价值观上对孩子教育不足,等等。对于这种怪现象背后折射出的诸多问题,希望老师和家长不要小视。  相似文献   

13.
为什么要让这些特殊孩子练习运动?为什么要让他们远涉重洋去参加比赛?为什么要鼓励他们“勇敢尝试争取胜利”?因为要让他们看到这个世界,也要让世界看到他们.如同在电影《天堂电影院》里,放映员让从小生活在影院里孩子离开五光十色的荧幕,去看看外面真实的世界,“如果你不出去走走,你会以为这里就是世界”.特殊奥林匹克运动在鼓励特殊孩子们努力争夺金牌的目标下,也告诉这些特奥运动员,世界不只是自己身边生活中看到的样子.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次非常特殊的采访,我们的采访对象是听不到声音的孩子,其中有的采访得借助于老师或家长的"翻译"。这让人诚惶诚恐,不知该怎样跟他们提及无声世界的生活,唯恐因为自己的提问触到孩子们敏感的心灵。  相似文献   

15.
也许我们乡村老师培训的这些孩子可能没有几个大学生,没有几个硕士,甚至一个博士都没有。但是我觉得他们可以培养一批又一批合格的公民,一个国家的强大就看他公民数量的多少,坦白地说我们现在14亿人口公民的数量非常少,我们绝大部分是由市民组成的。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下公民和市民的区别。什么叫公民?  相似文献   

16.
单鹏  安源 《台声》2023,(7):82-83
<正>近日,在成都一所社区教育学校,七八名小学生体验了一节不同的英语课:在“90后”台湾老师林姿佑指导下,先观看动画片了解“郑人买履”的故事梗概,再与老师配合、用中英双语完成这则成语故事的讲述,最后通过表演加以巩固。“我们英语课的名称是‘根中国—瞰世界’,将传统文化与英语结合,帮助孩子摆脱填鸭式教育,同时激发学英语的兴趣。”林姿佑接受采访时表示,她设计、  相似文献   

17.
在北京市通州区二中有一位普普通通的化学教师叫李圣珍,先后有60多名所谓“傻孩子”、“笨孩子”、“呆孩子”、“坏孩子”等被家长和学校认为没有希望了的孩子被家长送到了她的身边。他们每个人都有噩梦般的过去,每个人都有不堪回首的痛苦。可是,他们在李老师的家里生活、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却有了让人难以置信的变化:有的考上了全国名牌大学并出国深造,有的在班级里成了“希望之星”、“双百生”、“读书大王”……是什么使这些连他们父母和老师都认为“没有希望”的孩子发生如此显著的变化?究竟该如何把那些“问题孩子”塑成可造之才?我们非常想听听李圣珍老师的教育之道。  相似文献   

18.
杨金平 《思想工作》2009,(10):25-25
在大石寨镇永和村有一个特殊的家庭,男主人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乡村教师、镇级人大代表,妻子是老实纯朴的农民,两个孩子都身有严重残疾。可两个孩子却跟这个家庭没有一点血缘关系。这位男主人就是大石寨镇中心校教师赫崇利老师,年近六十,25年来一心扑在对这两个孩子的养护上,为了这两个孩子,赫老师一直也没有自己的亲生骨肉,历尽了苦难,含辛茹苦的把孩子养大,被众乡亲传为佳话,区盟电视台也多次对他的事迹进行采访报道。鉴于赫老师的感动事迹,盟委、盟行署2000年授予他盟级助残先进个人称号。  相似文献   

19.
这是怎样的一个校长啊!他用30年的时间,把开始仅有两个老师、一个班、18名学生的聋哑学校,发展成一所集康复、听障教育、智障教育、职业教育为一体的13年寄宿制的特殊学校.当地群众夸赞说:这是个创举! 为了孩子,再辛苦也值 30年前,葛华钦揣着8000块钱,带着两个老师在溧水县柘塘镇建起了一所简陋的溧水县聋哑学校——一个班和18名聋哑学生.1997年,学校迁至县城,开始增收智障学生,并改名为溧水县特殊教育学校.刚开始时,学校资金有限,他和老师们以自己的房产抵押了30万元,盖起了学生宿舍.  相似文献   

20.
偶然的机会我得到一枚书签,上面印有著名童话作家郑渊洁的两句话:“一位合格家长和教师的标志是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告诉他们在什么地方行;一位不合格的家长和教师的标志是善于发现孩子的缺点并告诉他们在什么地方不行。”此话令我想起一件小事。我班高某是一个“人见人烦”的学生。他平时不守纪律,不爱学习,不参加劳动,惟一感兴趣的是─—上课搞小动作、制作小玩具、修理小电器等诸如此类的事情,经常惹得周围同学不能好好上课。一天,科任老师向我反映说,高某上课又没听讲,用钳子拧周围同学桌椅上的螺丝,老师批评他时,他居然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