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系当中,政治系统和谐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我国社会发展正经历着社会转型期的严峻考验。政治领域的不和谐因素严重影响和制约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文章通过对我国政治不和谐因素的分析,指出了我国政治领域不和谐的主要表现,并提出了加快政治体制改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与核心问题,是社会各阶层的存在状态以及人际关系状态是和谐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根本原因是为了防范社会可能出现风险,其直接原因是为了解决我国社会现实中已经存在的不和谐因素,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创造条件。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科学发展是首要前提和决定性基础;突出解决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真心服务群众是核心;正确处理人民群众内部的利益矛盾,创新社会和谐的长效机制是关键。  相似文献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基础、主要目标和发展过程是一致的,二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存在多角度的差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长期的战略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阶段性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全面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只有广义,没有狭义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演绎着不同的社会效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不是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替代,而是从和谐的视阈突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战略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4.
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谐社会”的提出,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目前所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并加以解决,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处理好社会阶层关系,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用制度创新,不断提高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在农村,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关键在农村公共治理的和谐,农村社会转型、制度缺失、农民利益受到侵犯是农村社会不和谐的主要因素。加快实现农村公共管理的转型与创新,积极探索农村社会和谐善治的有效途径,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和谐社会问题研究笔记八篇(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化解当前社会不和谐因素,需要正确认识我国社会成员之间和地区之间的分配收入差距。从长远看,缩小差距的出路主要靠发展,现在则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痛恨和不满的非法致富和不合理致富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人信奉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公平观,在促进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立健全法治和诚信,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与“全面、协调、可持续”统一起来,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  相似文献   

7.
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社会建设重要性的凸显,是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必然。要加强社会建设,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着力点认真落到实处,实现基本的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8.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存在一些"不和谐音符",从某种角度上说,它们是由社会不公所引起的。本文试以"社会公正"为视角解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不和谐音符",以期实现社会公正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9.
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自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以来,我国理论界就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些具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课题开展研究.笔者以为,在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探索中,切不可忽略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中国统一战线的理论与实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社会成员的心理和谐,健康和谐的社会心理既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又是其重要指标。在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应针对社会心理的不和谐状态,努力解决突出问题,缩小社会差距,健全社会运行机制,完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整合道德价值体系,加强心理健康和谐教育等,为实现和谐社会目标提供动力和保障。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风险社会的背案下,由于我国正在进行着急剧的双重社会转型,这必然使我国置于更为复杂的转型风险社会的背景之下。转型风险社会导致了问题的“井喷”现象,使我国的社会安全面临严重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从社会政策的角度来看,我国应该建立起以风险意识为取向的积极社会政策,从而构建起整个社会的“安全网”,维护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2.
由于转型时期社区矛盾和民事纠纷的增加,社区调解对于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和秩序控制的作用日益变得重要。社区调解源于传统中国乡村自治基于法外情理的民事调解,在当代中国社会治理中被赋予新的涵义,它可以被界定为一种法外治理,既强调法外的情与理的运作,又主张法、情、理三者的结合。与正式社会控制不同的是,作为非正式控制方式的社区调解,其社会功能不仅在于秩序控制,而且在于社区团结和社区自治。居委会作为群众自治组织,其在社区调解中的角色正面临挑战,但是社区调解的变化本身也是居委会重建其自治功能的机遇。  相似文献   

13.
礼与法的关系经历了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总的来说,二者之间没有截然可分的界限。费孝通先生把传统中国农村社会概括为“礼治社会”,但由于他是在广义与狭义两个不同的层面上使用“礼”这一概念,因此他的“礼治社会”也就相应地具备了双重的含义无法的社会和一般意义上的传统社会。我们在把握费老的“礼治社会”时,应该把它正确理解为是主要依靠传统来应对生活需要的社会,而不是可以完全不需要借助法律来维持公共秩序的社会。  相似文献   

14.
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保持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题。必须正确把握现阶段矛盾的突出特点,深入分析矛盾产生的原因,注重社会公平并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解决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5.
近现代的宪法是市民社会发展的产物,有着不容抹煞的市民社会性质,这种意义上的宪法带有一种天然的可诉性。但宪法的市民性质在当时历史条件下被掩盖起来;时至今日,伴随市民社会法权要求愈来愈强烈,宪法的市民社会性质在时代的强烈呼唤之下回归自身,宪法的可诉性从中开始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6.
宗教功能本质是社会群体及个人在有意识或无意识下寻求心理安全和生理安全的一种信仰工具及所形成的仪式化的体系,它与宗教的实质性本质一起构成了宗教本质的共性和个性体现.在国家和社会关系场域中,宗教的功能性本质表现为国家通常通过控制宗教方式以达到调解社会群体的安全感而保持社会的稳定,而社会则通常通过世俗化宗教的方式以达到宗教为个体所用,从而捍卫群体和个人的安全.  相似文献   

17.
国家与社会: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之阐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和发展黑格尔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科学理论。继而,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该理论认为:社会决定国家,国家来自于社会;但国家又异化为社会的异己力量,并反过来控制了社会,从而出现了国家和社会的一体化现象;到了资本主义时期,社会开始摆脱国家的控制并恢复为一个相对独立的领域,从而出现了国家与社会的二元性分化;从最终意义上说,国家终将回归社会,实现与社会的统一。研究和学习国家和社会的关系理论,对于我们今天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社会转型期,一个庞大的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正在形成。农村留守儿童的风险境遇主要是生活质量低,心理和自身安全也存在一些问题。从国家、社会、家庭的视角出发,提出解决风险的应对策略,不仅有利于解决其本身的问题,而且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减少社会运行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警学界和公安部门对治安预警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治安预警的内涵进行了阐述。风险社会理论、危机管理理论和客观规律理论的发展和成熟,揭示了后现代化时期风险和危机时刻存在,并且日趋国际化,对公安实战部门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因此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治安预警机制显得十分迫切。治安预警机制的建立现实意义深远,有利于增强公安机关的应变能力,履行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使命,有利于增强人们的安全感,同时凸显了情报信息的作用,促进和谐警民关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个人·社会·国家:公民社会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社会理论是分析个人、社会、国家关系的重要理论。立足于政治社会学的视角,从个体、社会与国家关系入手,可对公民社会理论的历史演变作出源流探析。公民社会在联系个人与国家,型塑自由与秩序兼备、效率与公平平衡的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能发挥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