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及治国方略的集中体现和不懈奋斗的目标。促进社会主义社会更加和谐.是新世纪新阶段领导者义不容辞的职责。社会和谐的内容丰富,但关键是人与人的和谐。随着改革的深入和体制的转轨,当前出现了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取向多极化、利益差别显性化的趋势,不同利益群体、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立足于中国与世界社会变革的伟大实践,立足于对人类历史与共产党执政历史的哲学认知与反思,立足于生产力发展与人的发展两个维度的密切结合。尊重全体人民的主体地住,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把握利益关系协调的重要性,以法治的手段正确处理社会矛盾,是实现社会和谐、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及治国方略的集中体现和不懈奋斗的目标。促进社会主义杜会更加和谐,是新世纪新阶段领导者义不容辞的职责。社会和谐的内容丰富,但关键是人与人的和谐。随着改革的深入和体锚的转轨,当前出现了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取向多极化、利益差别显性化的趋势,不同利益群体、不同社会阶层、不同社会成员间的利益关系错综复杂,  相似文献   

4.
刘继荣  王彩琴 《传承》2010,(33):36-37
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对促进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决定着并依赖于人的发展,为人的发展赋予更深刻的内涵,为人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时代,为人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利益协调是维护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的基础和保障,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大作用:利益协调能够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和冲突,增进社会团结和睦,维护社会政治的稳定,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共同富裕.因此,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立畅通的利益表达机制、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科学的利益观念导向机制.  相似文献   

6.
刘涛 《传承》2008,(8):50-51
利益协调是维护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的基础和保障,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大作用:利益协调能够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和冲突,增进社会团结和睦,维护社会政治的稳定,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共同富裕。因此,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立畅通的利益表达机制、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科学的利益观念导向机制。  相似文献   

7.
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是社会主义的目的,也是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能够最终实现的社会条件。把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作为执政的共产党的重要任务,就为市场经济通向社会主义创造了重要条件。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说明,在市场竞争的情况下,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是消除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前提。如何把握和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就成为执政党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人的全面发展”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深化,是社会主义追求的终极目标。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重要升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互动共进、相辅相成。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追求的价值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现实途径与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群体与群体的和谐。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依靠占人口一半的女性。社会和谐离不开两性和谐,而两性和谐又离不开两性平等,所以建立男女平等、和谐共处的性别关系,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黛丽 《理论月刊》2007,1(9):29-31
"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个十分重要的内涵,也是社会主义追求的终极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导向,而人的全面发展又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互为前提、共生共容的:离开了人的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无从实现;离开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的全面发展也将只是一个伟大的空想。  相似文献   

11.
刘文芳 《山西政报》2009,(12):38-38
社会和谐,就是指构成社会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衡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的协调、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稳定有序的社会。具体说,就是一种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标志着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大事业全面展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教育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教育的和谐发展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没有和谐教育。就没有和谐社会。和谐教育就是能培养出和谐发展的人的教育。所谓和谐发展的人.其实就是适应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如何构建和谐教育。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是一个重大而崭新的课题。需要深入思考和不断探索。  相似文献   

1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在协调经济利益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而在人们的各种利益关系中,经济利益关系是根本的、首要的利益关系。新形势下我国出现的不和谐因素大都与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有关,特别是与经济利益矛盾有关。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紧迫最重要的是协调好经济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14.
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公平正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丽华 《前沿》2006,3(5):194-195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这无疑是我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就离不开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本文将就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公平正义问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5.
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是劳动能力、社会关系和个体素质等诸方面自由而充分的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根据社会发展的状况,全面满足人的基本需求,并以之作为社会主义每一个阶段性发展的价值追求和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16.
孙元峰 《前沿》2006,2(3):153-155
奴隶、封建制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不能构成"和谐社会".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和谐制度"的观点,马克思开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在社会主义中国不断得以实现,"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7.
冯榕 《人民政坛》2006,(12):9-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也是包括立法工作在内的各项工作所不懈努力的共同目标和评判标准。构建和谐社会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其核心就是要保证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的和谐,要使不同利益群体各得其所、和谐相处。在这个过程中,要特别重视维护和保障弱势群体的利益。弱势群体作为一个历史性和相对性的概念,是在特定的条件下相对于强势群体而言的。由于其在政治、经济、智力、信息等各项资源的占有、分配、利用等方面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将直接影响或者进一步恶化其弱者的地位,造成其利益得不到有效的体现和保护,最终将导致社会整体利益关系的失衡,进而影响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谐社会要靠全社会共同建设。”  相似文献   

1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是协调好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而利益关系的协调又不能单靠主体的自觉来实现,关键是要依靠政府的政策设计和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20.
敖翔 《前沿》2008,(11):120-123
“和谐人”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体。“和谐人”的效益主要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管理效益以及生态效益。个体自律和社会他律是实现“和谐人”效益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