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健康成年母鸡肠道中分得乳杆菌若干株,选典型的一株(XF-9301)在试管内进行了对鸡白痢沙门氏菌的体外拮抗试验。结果表明,此株乳杆菌对鸡白痢沙门氏菌在体外有极强的拮抗作用,共同培养9小时内,即可完全抑制其生长繁殖。  相似文献   

2.
建立检测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抗原的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其抗体感作时间Ⅰ抗以50~60min,Ⅱ抗以30~40min最佳。该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可检测出人工感染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Aust-T,HN9301,TJ9301,BJ9301毒株后的抗原;对自然发病病例检测结果,阳性符合率高于Dot-ELISA和气管环中和试验法  相似文献   

3.
口服黄曲霉毒素B_1(2mg/kg)能引起雏鸡肝细胞明显损伤,表现肝脏谷胱甘肽(GSH)含量降低,肝糖原减少,谷丙转氨酶活性升高。口服蛋氨酸、N-乙酰半光氨酸能够提高肝脏细胞GSH水平。GSH能与AFB_1结合而解毒。其作用机理是通过谷胱甘肽-硫-转移酶的作用。口服亚硒酸钠能提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也能对抗AFB_1的毒性。  相似文献   

4.
乳杆菌XF┐9301生长特性研究1)伏小平(甘肃农业大学动物医学系兰州730070)乳杆菌是健康动物肠道的正常菌群之一,对动物宿主有益无害,且对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并有促进动物生长,提高增重的作用。笔者...  相似文献   

5.
在急性毒性试验中,给予试验组罗曼雏鸡不同浓度的酸枣仁口服液来测定酸枣仁口服液的半数致死量和最大耐受量;在亚慢性毒性试验中,试验组雏鸡以10、5、2.5g/(kg.d)不同剂量连续经口给药28d,并另设灌服生理盐水对照组,在给药第28d和第42d,观察雏鸡的生长发育、血液学、生化、脏器指数的变化。结果显示,急性毒性试验没能测出酸枣仁口服液的半数致死量;雏鸡经口灌服受试物的最大耐受量高于20g/(kg.d);在亚慢性毒性试验期间,高剂量组在第7d的体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而第28d差异不显著;给药后各剂量组的红细胞、白细胞数量无显著性差异;高剂量组中肌酐低于对照组(P0.05);中剂量组中肌酐、总蛋白、肝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低剂量组中谷丙转氨酶(P0.01)和总蛋白(P0.05)低于对照组。停药14d后,中剂量组肝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急性毒性试验表明酸枣仁口服液无急性毒性;亚慢性毒性试验表明,酸枣仁口服液对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是可逆的,连续口服给药较安全。  相似文献   

6.
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牛食道-咽部分泌物(O-P液)中的口蹄疫病毒(FMDV)。第1组6份O-P液,采自人工感染发病牛,PCR检测结果都是阳性;查毒试验结果5/6阳性。其中1份样品的10-1,10-2,10-3和10-3.7稀释液的PCR检测结果也都是阳性;同样稀释的样品接种细胞,每稀释度2瓶,10-1~10-3都是2/2出现FMDV所致的细胞病变(CPE),10-3.71/2出现CPE。第2组样品是从野外采集的水牛O-P液,共52份。PCR检测结果9份为阳性,另7份为可疑(弱阳性);取接种了这7份O-P液的细胞培养液(无CPE)再作PCR检测,结果全部是阳性。52份O-P液样品分别接种IB-RS-2细胞培养物,并盲传3代,均未观察到典型的CPE。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RT-PCR方法不仅可用于检测细胞培养物和动物组织,也适用于检测牛O-P液中的FMDV。该方法比目前常规的查毒试验显著的快速和灵敏  相似文献   

7.
用醋酸缓冲液和40%饱和硫酸铵连续沉淀法从绵羊棘球蚴囊液(SHCF)中得到部分纯化抗原(SPPCF),并从中分离了抗原A和抗原B,分别用单克隆抗体反向间接血凝试验(M-RPHA)、单克隆抗体双扩散试验(M-DD)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了鉴别,表明自制的三株单克隆抗体(McAb)均识别SHCF、SPPCF及抗原B,而不识别抗原A;用ELISA对阳、阴性血清检测,SPPCF、抗原A和抗原B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3.33%、83.33%和75%,阴性符合率分别为72.22%、86.11%和75%,表明抗原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优于SPPCF和抗原B。  相似文献   

8.
对印美关系发展的初步看法段喜群APERSONALVIEWOFTHEDEVELOPMENTOFINDO-AMERICANRELATIONS¥DuanXiQunTheauthorgivesabriefaccountofactionsandmeasures...  相似文献   

9.
以BALB/c小鼠、京白蛋用鸡为对象,以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IFN)和自然杀伤细胞(NKC)为指标,观察了中药复方制剂禽瘟王对机体IL-2,IFN,NKC网络的影响。结果表明,禽瘟王既能显著增强小鼠IL-2的活力,又能强化小鼠NKC的杀伤活性,同时还可提高鸡体IFN的效价水平。提示充分发挥IL-2,IFN,NKC网络的正向调节效应,可能是中药复方禽瘟王的药效学基础。  相似文献   

10.
论印度的税收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印度的税收制度文富德ASTUDYOFINDIANTAXSYSTEM¥WenFudeThetaxsystemofacountrydevelopsinresponsetomanyinfluences-economic,polit-icalandsoci...  相似文献   

11.
鸡脾特异性转移因子对雏鸡生长发育免疫功能及预防球虫病的效果试验王建文,牟其芸,孙月平,周敬平,刘朋起(山东莱阳农学院265200)鸡柔嫩文美耳球虫病严重危害养鸡业的发展,为提高转移因子对雏鸡球虫的预防效果,我们制备了特异性转移因子(STF),并采用不...  相似文献   

12.
已构建的能表达大肠杆茵耐热性肠毒素1(ST_1)-β-半乳糖苷酶融合蛋白基因工程菌株E.coliDH5a(pXST_1)经轧鼠灌胃试验证实没有毒性反应。采用超声波粉碎法裂解菌体,再辅以氢氧化铝胶制冬抗原,免疫接种BALB/c鼠,获得抗融合蛋白抗体,乳鼠灌胃中和试验结果表明,该抗体能中和天然ST_1肠毒素活性,具有较好的免疫保护作用。以该菌株免疫的雌性EALB/c鼠产下的乳鼠吮吸初乳后,能够抵抗1个鼠活性单位ST_1肠毒素的攻击。E.coliDH5a(pXST_1)工程菌株可作为预防大肠杆菌性腹泻基因工程菌苗的侯选菌株。  相似文献   

13.
将鸡病毒性关节炎病毒(AVAV)J-1株经一系列培养和蚀斑克隆,筛选出一株蚀斑大小为2.7~3.1mm的克隆株(JN-1株)。该株分别以10 ̄(5·725)TCID_(50)足掌皮下注射和10 ̄(4·725)~10 ̄(6·725)TCID_(50)肌肉注射1日龄肉鸡,以5×10 ̄(6·725)TCID_(50)肌肉注射肉用种鸡,均不产生任何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在敏感雏鸡体内传代5次和鸡胚细胞内传代10次,无毒力返强现象。雏鸡的最低免疫剂量为10 ̄(3·725)TCID_(50),抗体持续时间达9个月以上。用JN-1株免疫1日龄肉用雏鸡后7、14、21和28天分别用强毒于足掌皮下攻击,临床保护率分别为2/10、9/10、10/10、10/10,病理保护率分别0/10、7/10、9/10、10/10。抗体应答反应和特异性淋巴细胞转化试验证明,JN-1株的免疫作用是由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共同完成。体外中和病毒试验显示,JN-1株抗血清能中和J-1、S_(1133)、FDO和H_(9307)株。在5个有疫情的肉用种鸡场共免疫28000余只仔鸡和种鸡,免疫后再无AVA疫情发生。  相似文献   

14.
应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单克隆抗体(FM_14)及其荧光标记物(FM_14-FITC),对接种IBD疫苗、强毒感染和自然病例鸡组织进行直接荧光抗体试验(DFA)、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和琼脂扩散试验(AGP)三种检测方法的比较。结果表明,鸡接种疫苗后10天内DFA和Dot-ELISA均呈阳性反应,而AGP只在接种后6~8天的样品中检出抗原。22例人工感染鸡和40例自然发病鸡组织的检测结果表明,DFA和Dot-ELISA的敏感性基本一致,且高于AGP,它们的整鸡阳性率分别为96.8%、95.2%和38.7%;所有的AGP阳性标本Dot-ELI-SA和DFA均为阳性,后两种方法的符合率为87%。96批次(被检鸡群达38700头份)野外送检病例之脾、肺、肾和法氏囊组织切片DFA阳性率分别为40%,11%、10%和88%,而总阳性率则为95%。  相似文献   

15.
以抗鸡新城疫病毒(NDV)单抗夹心ELISA试验为基础,在酶标抗体(HRP-F_(23))稀释液中加入4%(w/v)聚乙二醇(PEG)6000,建立了PEG-EL15A法,使用此法检测临诊样品,与单抗夹心ELISA相比,时间缩短70分钟且提高了OD_(490)值,易于识别。结果表明,PEG-ELISA法具有实际应用价值。PBG能加强抗原-抗体反应的速率和强度,这种效应在固相夹心ELISA第二步表现尤其明显。PEG的这种非特异性效应对于检测其它抗原或抗体的ELISA试验可能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6.
“解脱”与印度教对理想人生的设计初晓波,尚会鹏MOKSHAASHINDUISTIDEALFORLIFE¥CuXiaobo;ShangIluipengMoksha,derivedfromanage-oldIndianorigin,hasbeencher...  相似文献   

17.
用鸡胚成纤维细胞的微量血清中和(SN)试验跟踪抽检了同群两种不同免疫程序的12组次共142只鸡的传染性囊病(IBD)中和抗体滴度。结果表明,该群1日龄雏鸡的母源抗体水平高达8.3log_2并且较整齐,雏鸡母源抗体半衰期约为4.3~5.0天,用SN免疫监测不同的免疫程序及其实际效果,说明在中和抗体滴度降16.0~6.5log_2(15~18日龄)时首免效果最好。该方法准确且敏感性高,可用于鸡群免疫监测,指导合理的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18.
用鸡新城疫(ND)LaSotaF4株和传染性法氏囊病(IBD)TAD弱毒株研制成功鸡ND-IBD二联弱毒疫苗。通过不同途径、不同剂量、安全性、保存期以及和单苗的对比试验、区域扩大试验,证明二联苗安全、可靠,免疫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通过给绵羊口服醋酸铅和氯化镉(按每天Pb10mg/kg和Cd0.5mg/kg)成功地复制出了绵羊铅-镉联合中毒的动物模型。结果表明,绵羊口服Pb-Cd后在30d左右出现了以消瘦、贫血为主要特征的临诊中毒症状,Hb,PCV,MCV,MCH,MCHC均在试验的不同时期显著或极显著地低于对照组(P<0.05,P<0.01),呈一种典型的低色素小红细胞性贫血,生物体内Pb和Cd含量明显升高,Fe含量则显著降低(P<0.01),各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受到明显损害,同时引起血清蛋白和T3含量的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20.
通过某鸡场马立克氏病(MD)鸡群和免疫鸡群兔疫力的试验观察,发现MD群接种鸡新城疫Ⅰ系苗后180天HI效价4.39(logz),低于同期接种Ⅰ系苗的免疫群6.38(logz),经t检验,差异极显著(P<0.01);用鸡痘苗接种后MD群的保护率为16%,而免疫群的为97%。MD群的白痢、霉形体的自然感染率分别为54%,97%,而免疫群的分别为25%和51%,经抗体生成试验和PHA皮试法测定,MD组的免疫力显著低于免疫组。从而证明,MD不仅可以造成细胞免疫功能的抑制,也同时造成体液免疫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