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核算人生     
人生是一种自我经营过程。要经营就要讲核算,人生是离不开加减乘除的。人生需要用加法。人生在世,总是要追求一些东西,追求什么是人的自由,所谓人各有志,只要不违法,手段正当不损害别人,符合道德伦理,追求任何东西都是合理的。比如,有的人勤奋工作,奋力拼搏为的是升职,有的人风里来雨里去,吃尽苦头,为的是增加手中的财富;有的人“头悬梁、锥刺股”,发奋读书是为了增加知识;有的人刻苦研究艺术,为的是增加自己的文化品位;有的人全身心投入到社会实践中,为的是增加才能;有的人……人生的加法,使人生更富有、更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2.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生也是一个自我经营的过程。要经营就要讲核算,因此,人的一生离不开加减乘除。人生需要用加法。人生在世,总是要追求一些东西的。只要不违法乱纪,不损害别人,符合道德伦理,追求任何东西都是合理的。比如,有的人勤奋工作、奋力拼搏为的是升职;有的人风里来雨里去,  相似文献   

3.
党员更要讲人格□傅帮成田颖马述海国有国格,人有人格。人格是什么?从伦理学角度讲,人格是道德主体品格的总和。个人的道德品格集中表现在社会责任心上。人正是通过社会责任心和责任行为才具有无可替代的尊严,才能真正领略人生的价值。很多古人的高尚人格一直被人们一...  相似文献   

4.
“五一”前夕,为继承革命传统宏扬共产主义的人生观,我校92级理论班全体学员在班主任吴章旺老师的精心指导和组织下,举办了以“人生价值观”为主题的演讲会。演讲会上发言踊跃,气氛热烈,大家都争抢着散开心灵的门窗,畅叙着自己对人生的理解与追求。人生的价值是什么?这是个古老而常新的命题。有的学员说,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一个人活在世上,就要为社会创造更多更好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就要给人留下更多更美的鲜花、思想和回忆。因而贪婪的“索取者”虽生犹死,而无私的奉献者却虽死犹生;有的学员说,人生的价值在于奋斗,人的一生…  相似文献   

5.
当前国有企业中凡是经营得好的,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特别是企业的第一把手率先垂范,全身心投入咧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去。这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企业家本人高度的政治觉悟、炽热的献身精神和崇高的敬业品德,他们把企业的业绩看作自己人生社会价值的实现和完善。这是十分可贵的,也是作为一个企业家所不可缺少的。但在社会主义现阶段中,这种要求只有少数人能够自觉地达到,对多数人来说,缺乏一种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多年来,我们~直讲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并把重点放在增加企业的活力上,而没有抓住问题的要害——企业家…  相似文献   

6.
“人”字只两笔,一撇一捺,却不好写。从书法角度讲,字的笔画越少,想写好越不易;从社会学角度讲,“人”字这两笔,内涵丰富,哲理深邃,想写好更难。这两笔有一笔没写好,便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完整的人生。  相似文献   

7.
陶星虎 《奋斗》2002,(9):26-27
现在对国企经营者的考核评价制度,没有建立起以效益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主要考核标准的考核评价指标,更缺乏社会和市场评价机制。由于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有的国企经营者把企业搞跨了,摇身一变,异地任职;有的业绩平平,因无大过,从不调整,混到退休;有的国企经营者在经营观念上重物质成果,轻精神建设,行动中重企业效益,轻党性修养,其结果是对学习不感兴趣,不讲政治,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指出,要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倡导和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人生的价值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永恒的命题,它是从个人和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中产生的,是价值在人生问题上的具体体现。概括地讲,人生的价值就是人在生命历程中各种实践活动所具有的社会意义。人生价值的实质在于,人在自己一生中,能够多大程度地满足社会物质的和精神的需要。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人生价值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另一方面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人生价值的实质和协C。在个人与社会的…  相似文献   

9.
白冬梅 《当代贵州》2009,(23):30-30
人生就是一道连线题,有的人画的线简洁而清晰,直来直去;有的人云里雾里,纸有多大线能画多远,最后连画的人自己都找不到线头了。其实多数人的人生是缺少规划的,我们寻求着一份自以为是的安稳,一转身,人生过了大半。  相似文献   

10.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人生有两本书必须要读,一本是有字之书,即书本知识;另一本是社会和人生这一本书,没有文字,即“无字之书”。一个人要想一生有所作为,做出一番事业,只读有字之书是不够的,还要读透读懂“无字之书”。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工作要理直气壮地讲大道理,这一点丝毫不能含糊。但是要不要讲大道理是一回事,怎么讲大道理又是一回事。当前,讲大道理存在一种虚实脱节的现象。有些政治教育,务虚性太强,不切实际,上下一般粗地往下灌;有的做思想政治工作,说教味太浓,不看对象,有病没病都吃药。大道理成了空泛、生硬、僵化的教条,导致一些人的逆反心理和排斥心理。因此,思想政治工作的虚功实做,关键是把大道理讲实,坚持大道理与小道理的统一。用大道理统揽小道理。讲小道理必须体现鲜明的党性和政治性,贯穿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灌输,贯穿党的路线、方针…  相似文献   

12.
学之,乐也!     
与朋友侃大山,在一通天南地北之后,他忽然冒出了这么一句:“学习是一种境界广这话说得有些玄妙,以至它成了那次谈话后我久久思索的问题。顺着他的思路,我做了些自认为可以自圆其说的解释。学习是人的一种认知活动,这是从哲学上讲。学习,对共产党员而言,是时代的责任,这是讲政治。学习,是人修养之必备,这似乎又有点伦理的味道。学习,是人生的乐趣,这大概可以算是美学的层次吧!讲境界,就是讲层次。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即人与客观环境的高度和谐统一,外部的要求,与内在的要求浑然而为一体。如果把“天人合…  相似文献   

13.
王芳 《共产党人》2004,(18):44-45
人生是一个不息的追求过程,有的人醉心财富,追逐名利;有的人贪图安逸,追求享乐;有的人却恪尽职守,锲而不舍,在理想与事业中,执著地追求着  相似文献   

14.
对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当前生产经营存在的困难,一说起来有些人就有气,认为这是宏观调控造成的;有的则认为是搞市场经济乱了套造成的;还有的认为是让外资大量进入、进口商品增多,造成了国内企业困难;也有的认为是腐败造成的,富了和尚穷了庙。到底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是怎样造成的,只是反映形势不好吗?还有没有反映形势发展中的积极因素呢?就说铁路感到生产经营困难。巴。现在有的路段客货运量下降,造成亏损。这是不是经济萧条没货可运、没人旅游造成的呢?只要尊重事实就能回答:不是。去年境外旅游者达5112万人次,围内游客6.4亿人…  相似文献   

15.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领导是关键,党员领导干部是重点。从本源上讲,学习理应是主体的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尤其是现在的党员领导干部,早已摆脱了莘莘学子那种因升学压力、就业艰辛的折磨而发奋苦学的境遇.学习就更应是人生的一种不断的自我完善、自我提升。曾经担任过党的高级干部的王蒙总结自己的人生经历时深深感悟:“学习是一个人真正的看家本领,是人的第一特点、第一长处、第一智慧、第一本源,其他一切都是学习的结果、学习的恩泽;  相似文献   

16.
共同富裕:一个亟待研究的客观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引言当前,我国社会生活中对共同富裕存在着几种不同的认识,有的同志认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现阶段还不具备实现的条件,因而可以不去管它,重要的是加快发展,是解决效率问题;有的在潜意识里或者暗地里把共同富裕与平均主义等同起来;而怀疑共同富裕不能实现的也大有人在,有人甚至认为它只不过是一种美妙的空想。不仅如此,过去受平均主义困扰、今天受到物化时代挤压的理论界对共同富裕是什么,共同富裕能否实现等等这类基础性问题也研究甚少。邓小平曾经指出: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  相似文献   

17.
这次“三讲”教育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要全面贯彻、自觉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这是很有针对性的。有的领导班子不团结,甚至一二把手势不两立,搞“窝里斗”,“台上握手,台节踢脚”;有的一把手独断专行,特别是在重大问题决策和用人问题上个人说了算;有的领导班子缺乏相互监督和批评自我批评,  相似文献   

18.
“洗脸”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细节;“洗心”是人生历程中须臾不可忽视的内容。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刻意“洗脸”,美化“脸”,而不重视’“洗心”。有了缺点错误,他们“半露心曲半隐藏”,只讲别人知道的,不敢敞开心扉,从内心深处挖掘根源,不能从根本问题上总结经验教训。这种认识和做法是十分有害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不仅要常“洗脸”,更要在“洗心”上下功夫,增强思想上的抵御能力。 有的人认为,心灵深处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洗心不洗心谁能知道。其实“心”能支配行动,…  相似文献   

19.
柳萌 《世纪风采》2007,(1):42-42
小时候常昕长辈们说,某某人的字写得潦草,像天书似的让人难懂。从此就记住了,人间最难读懂的书,大概就是天书了。其实这只是一种说法,活在地上的人又有谁真正地读过所谓天书呢?如果依个人体会来说,最难读懂的书,恐怕还是人生这本书。有的人活了几十上百年,这本人生书才读懂几页;还有的人活到双目紧闭时,还没有翻开这本书书页。你说这本书多么难读难懂。  相似文献   

20.
我们知道,人的一生要经历不同的阶段:童年、青少年、中年、老年。一个人在不同的阶段又会遇到不同的人生问题———青少年时的游移不定,人到中年时面对各种压力导致的心力交瘁,老年时不断增强的失落感以及对临近死亡的恐惧,等等。可是,许多人没有想过,所有的人生问题都会因为不同的人生态度而对人发生不同的效应。我们常常看到,身处同一个时代、同一个年龄段的人,却有着不同的人生状况:有的纸醉金迷,得过且过,有的身无分文,却心怀天下;有的一帆风顺,却倍感空虚,欲振乏力,而有的身陷逆境,但精神昂扬,斗志不减。个中原因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