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帕斯卡尔的<思想录>含有丰富的启蒙意义.从神圣与精神大于世俗的权力出发,帕斯卡尔在强力、见解、判断、人性等诸多问题上提出了具有"永恒价值"的政治哲学与伦理学领域的问题.特别是他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从"精神的消遣"接触到"异化"的哲学问题,并且使这个问题具有在后来的卢梭和黑格尔那里更为生活化、更为活泼的意义,使我们回归到一种原始而崭新的哲学谈论方式.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激进的启蒙运动几乎被等同于启蒙运动本身,成为西方政治哲学和政治思想史研究的焦点.与欧洲大陆的激进的启蒙运动相比,苏格兰启蒙运动是一场温和的启蒙运动.它以苏格兰哲学的常识学派为思想指导,基于常识、自利和情感,通过对公民、社会、市场、政府等公民社会要素的考察,试图在传统社会和世俗文明之间寻求某种平衡,以达成社会和谐和人类团结,开辟了一条通往公民社会的渐进路径.苏格兰启蒙运动是现代社会改良的重要思想来源.  相似文献   

3.
在西方伦理学史上,康德思想具有重要地位.他设立了三个悬设,即灵魂不死、自由和神的存在,作为自己的伦理学与哲学的基础.他的三个设置,既是一个先天的命题,无须论证,又紧紧依靠于理性.他所设置的神,从其根本上说,就是一种理性的存在,因此,理性应该是康德伦理学的核心.而自由则是对理性的遵循.幸福源于人的世俗的需要,因此,康德并不看好幸福.  相似文献   

4.
如何理解马克思与黑格尔之间的关系,是理解马克思哲学及其当代意义的重要问题。黑格尔哲学显然是一种现代性的哲学话语。过度强调两者的连续性,即意味着将马克思哲学也同样理解为一种现代性的哲学话语,这就涂改遮蔽了马克思在颠覆形而上学、批判现代性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后现代性意蕴。事实上,正是在黑格尔哲学的断裂处,在传统形而上学的终结处,在现代性哲学的终结地,马克思开启了一种新的哲学范式,它标志着现代性的终结和后现代性的开端。  相似文献   

5.
新生代小说在叙事上的一个显著的特征是对元小说技巧的运用。新生代小说不仅呈现出一幅幅当下世俗生活的图景,而且处处显露着作家对生活所持的一种情感态度。日常生活书写与情感态度的表达在作家笔下常常是融为一体的。小说在直面世俗生活的同时,也直接逼近了作家的内心真实。  相似文献   

6.
哲学是什么?     
就哲学是在有无之间的摆渡而言,哲学是科学,因为它涉及“有”,同时哲学又不仅仅是科学,因为它还关乎“无”;就哲学是追寻本原的一种努力而言,哲学既是一种返回自身的返乡之旅,也是一种成就自身的未来之旅,因此,哲学在根本上乃是一种为己之学与成己之学;就我们只有回到本原才能回到自由身而言,哲学是还给我们自由的一种解放事业;而就真正的自身乃是自由身来说,哲学的使命就在于成就自由与守护自由.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哲学可概括为三维一体: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形而上的大智慧来把握世界,是一种更高级的大智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普遍性科学,是一种实践基础上能动的智慧性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是科学信仰,是一种更具崇高性的哲学信仰。哲学作为大智慧,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哲学作为普遍性科学,追求世界普遍真理是一个有限与无限的辩证过程,故作为科学信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要依赖于“是”,还要依靠于“信”。在根本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奠基于其“科学性、革命性和实践性”之上的“智慧、科学、信仰”三维一体。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大智慧、普遍性科学和崇高信仰的高度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8.
探讨哲学是如何可能的,实质上就是追问哲学的惟一可能的基础和源泉,就是论证哲学赖以存在的惟一可能的根据即本体依据。因而也就需要揭示哲学的本质。根据东西不同哲学家对哲学内涵的不同理解给出了哲学相对意义上的定义,总的来说,古典哲学体现的是一种对本体的客观的知识论;现代哲学体现的是主体的主观的知识论;当代哲学则体现了一种集体意识的知识论。  相似文献   

9.
印度的民族主义文化兼有宗教和世俗两种取向,表现为国大党的世俗民族主义文化和印度人民党的宗教民族主义文化两种形式,在不同时期不同程度上影响和决定了二战后印度外交的走向。民族主义文化犹如一柄双刃剑,具有积极和消极两面性,讲求"和平中立"、"宽容与非暴力"的民族主义文化使印度有效地开拓了对外关系的空间,而"自负、狭隘与利己"的民族中心主义文化和"狂热、强硬不妥协"的宗教民族主义文化给正常的国家关系发展蒙上了阴影。  相似文献   

10.
冯友兰认为,哲学不同于宗教的关键是,宗教以一种图画式底想为特征,而哲学则是一种清楚底思,这种清楚底思更能给人提供一种精神依托。中国哲学"极高明而道中庸",既出世又入世的精神,使中国人有着超越现实,但又不脱离现实。在一定程度上,以哲学代替宗教,尤其在中国社会,以中国哲学代宗教很有可能性和现实性。  相似文献   

11.
“第三者”侵害配偶权的损害赔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三者侵害配偶权是否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学界存有争议.新婚姻法确立的离婚损害赔偿制度也排除了第三者的责任.笔者认为,配偶权是绝对权,第三者作为义务主体负有不得侵犯的不作为的义务."第三者插足"属于与过错配偶的共同侵权行为,应当承担对受害配偶的连带损害赔偿责任.第三者承担责任对于保护受害配偶的合法权益,倡导健康、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维护善良风俗是有积极的导向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如果我们愿意倾听欧克肖特的哲学或其可能性,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领会它呢?今天,欧克肖特是以“保守主义”政治哲学家而名世的,但他与新近复苏的美国保守主义在思想上并没有多少相同之处。或毋宁说,他的思想与传统主义更为吻合。不论人们怎样看待他的思想,欧克肖特已经为健康政治学所必须的理论提供了历史哲学的支持。如果在欧克肖特的著作中有一个不断出现的主题,那就是他强调理论渗入(政治)实践带来的道德和政治的恶果。但是,他对渗透(政治)实践的恶果的强调并未因他主张人们需要通过追求传统暗示来指导其政治活动的观点而减弱。  相似文献   

13.
古典资产阶级伦理学家作为现代性道德哲学的典型代表,尽管他们对现代性伦理谋划展开的伦理分析及提供的解决方案各有不同,但他们在现代性伦理谋划中却有共同的特点,即:都以抽象的人性作为伦理体系建构的本体论基础,以理性作为现代性伦理谋划的方法论依据,以美好的幻想及"乌托邦"式的社会运动开启现代性伦理实践。这种道德哲学呈现出唯心的、乌托邦的特征,当用这种道德哲学理论指导实践之时,便会出现现代社会伦理的危机及道德生活实践的悲剧。  相似文献   

14.
论文化哲学的可能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化哲学是哲学在20世纪的重要发展成果,但文化哲学到底只是哲学的分支还是一种新的哲学理念及模式呢?本文通过对哲学史、世界的现代性问题以及当下人们对文化哲学的认识三方面的考察,认为文化哲学是适应当今时代需要的一种新的哲学理念及模式,积极稳妥地建构文化哲学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Linguistic turn from epistemology to linguistic philosophy constitutes the most important philosophy thinking foundation in 20th century western Jurisprudenc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is kind of theory current of thought H.L.A. Hart, the master of western Jurisprudence, succeeded in applying the theory of language game advocated by Wittgenstein into the research of Jurisprudence and caused the pragmatic turn of 20th century western Jurisprudence. Hart’s methodology is one of the most precious resources in Chinese Jurisprudence research, so our Jurisprudence research should learn and benefit from it.  相似文献   

16.
古往今来无数诗人借月抒发离愁别恨,尤其是怨妇和征人,往往激起人们对战乱的憎恶和对人类和平的呼唤;用月的阴晴圆缺感叹人的悲欢离合,寄托思乡怀人之意,反映出胸襟开朗、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以月表达怀念故国故园之情,表达赤子之心,构成其特有的坦率真诚、痛定思痛之美学意蕴。特别是咏月诗中从哲学与传统文化视角对生命价值的探求,有着超越功利的大彻大悟,更有着光明磊落、大公无私的高风亮节。所以说,绿化心灵家园是咏月诗永恒的魅力。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基准,对传统"幸福"一词的概念界定提出了质疑.认为幸福是一种感觉.它由浅入深分两个层次,从一般层面上讲,它是一种心理学概念,而非物理学概念.幸福与否,完全取决于人对幸福定位的感觉把握上,感觉好就是幸福,感觉不好就是不幸福.但好的感觉从何而来呢?此有赖于更深层次的探究,它是一个伴随人的生命旅程囊括心理、生理、社会和哲学等多门学科的复杂系统.  相似文献   

18.
公序良俗原则作为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在侵权法中,其作用主要是起到最低限度的限制与保护利益,在行为自由与权益保障之间维持着平衡。无论是在德国模式还是法国模式中,公序良俗原则的作用在侵权行为法一般条款中都有体现。然而,我国《侵权责任法》第二条的规定存在不足之处,公序良俗原则的作用难以发挥,需要改进。  相似文献   

19.
我国民事立法史上对国际惯例的规定存在诸多不足。国际惯例的特性、功能和效力影响我国民法典的制定。应对国际惯例予以深入思考和科学对待,并在民法典中确立国际惯例的应有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