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我国《合同法》第51条所确立的无权处分制度,尽管逻辑严谨,但与民法的其他制度产生了冲突,且严重损害了善意相对人的利益。因此,应在尽量不对民法体系“伤筋动骨”的前提下,兼顾逻辑与公平,重建我国的无权处分制度。  相似文献   

2.
民法典总则的制定体例选择民商合一还是民商分立,其依据在于民法和商法的关系,民法与商法的精神理念、价值原则和制度规范均不相同,两种法律关系的异质性决定了不能制定一部调整所有民商事关系的民法典总则。民法典的固有功能在于规范市民社会关系,民商合一体例将民法典的调整功能扩展到合理性范围之外,是对于私法立法发展趋势的误判,在实践中没有成功先例。民法只能在自有逻辑和制度功能范围内回应商事领域的变化,无力指导商事特别法。商法规则进入民法总则会带来逻辑混乱和功能错位,因此,按照纯化的民法逻辑来构造民法典总则的内容和体系是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3.
民法法典化活动必须研究民法规范的界定和逻辑结构。界定民法规范时,应当以概念的功能论理解为基础,将民法规范界定为作为民法基本要素、具有严密逻辑结构并且能够发挥民法调整功能的最小单元。在逻辑结构上,民法规范只应当包括“假定”和“处理”两部分。与此相应的是,对于民法条文和民法规范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也应当予以重新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4.
与传统民法理论相比,我国代位权行使范围及效果归属作出了变通规定。本文通过对两种理论的比较研究,认为我国的变通规定与代位权制度的设立目的、逻辑体系甚至法律的公平正义精神均有不符。因此,在将来制定民法典时,应采纳传统民法的代位权制度。  相似文献   

5.
民法是高校法科学生最重要的专业课.民法总论是民法的入门课,是民法后续相关课程的基础课,也是法律硕士生和民商法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在民法总论的教学中应当把握:民法总论与民法典的关系、民法与市场经济、民法的逻辑结构、民法总论自身的逻辑机构、民法总论与分论的衔接等问题,以达事半功倍之效.  相似文献   

6.
国家治理体系的核心要素是价值体系。价值体系赋予国家治理以灵魂和关怀,价值体系就是国家治理的心灵版图。近代以来的政治竞争实质上也是价值体系之争,占据价值体系制高点是世界范围内不同制度模式竞争的秘诀之一。故确立国家治理的价值体系,就成为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国家治理的价值体系是在中国文化、马克思主义与现代化、全球化的融合中构建起来的。它面向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两根价值支柱。在国际层面,"人类命运共同体"超越了资本和强权征服的逻辑;在国内层面,"以人民为中心"奠定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终极指向。  相似文献   

7.
物权追及力源自罗马法中的所有权追及力。在现代社会已受到交易安全的诸多限制,但仍有其适用的空间。这体现了立法在物权与交易安全之间的价值衡量。立法进行价值衡量的标准是民法的诚实信用原则。物权与交易安全在民法中的体系构建,以逻辑体系为契入点,同时考虑动的安全与静的安全这一价值因素,是形式逻辑与价值判断(利益衡量)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8.
法典化的显著特征在于法典的形式理性与价值理性 ,我国制定民法典实质上就是为了实现民法典的形式理性和价值理性 ,即让民法典符合一种相对封闭的逻辑自足的体系 ,从而实现民法对人的终极关怀。本文首先分析了民法法典化的内涵 ,进而针对我国特殊的历史阶段和法律现状分析了我国实现民法法典的原因 ,最后指出我国在制定民法典的过程中 ,需要注意民法典的模式、分析法学的运用及法律分类的研究问题  相似文献   

9.
一、民法学研究体系与民法体系、商品经济体系之关系民法学,是指以民法这一实体法的历史、现状及其发展变化规律为其研究对象的一门社会科学。民法是民法学的研究和服务对象,民法学是民法的法理基础。民法学通过民法在现实社会的实际运用作用于经济基础。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民法的体系决定了民法学的体系及其发展方向,民法学研究的充分展开,又为民法的提高和完善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和民法文化的逐渐生成孕育了对民法典的强烈需求。民法典为市民社会抵抗公权力不当侵入提供有力的武器。中国民法典当在坚持私主体权利本位的前提下。虑及社会及自然的和谐。在私主体权利本位价值取向的指导下,为中国民法典遴选原则、制度和具体规范。在民法典的总则编确认私主体权利本位性的私法自治原则,这是在民法典中实现自由价值的逻辑必然。以私主体权利本位兼顾社会的价值取向构设中国民法典体系是进化的理性的必然。中国民法典可由总则、权利、权利的保护三编构成,如此规定,不仅民法典层次清楚,逻辑了然,且与民法私主体权利本位论特别契合。  相似文献   

11.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社会主义建设,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的价值观念在我国已经有了广泛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基础。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灵魂所在,也是新时期深入推进我国改革开放的迫切需要。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目前体系还不够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没有高度地概括提炼出来,宣传和教育等方面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需要重点在体系创新、核心价值观的概括提炼、体系与制度建设结合、宣传教育的环节上求突破,从而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巩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稳定主流价值引领社会思潮,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相似文献   

12.
以《民法通则》的颁布为标志,从立法上宣告了我国婚姻法向民法的回归。婚姻家庭关系在本质上是一种私的关系,无论是从婚姻法的角度还是从民法的角度,都可以得出婚姻法属于民法(私法)以及民法(私法)包含婚姻法的结论。长期以来,婚姻法向民法的回归仅仅停留于形式,由此制约了婚姻法学的纵深发展,也妨碍了私法体系的统一完整。在法典化的背景下,实现婚姻法向民法的实质性回归,是关于婚姻法与民法关系的唯一正解,也是制定具有逻辑性、体系性和科学性的中国民法典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民法总则》彰显了中国社会的重要时代特征,体现了立法者回应社会需求的努力。它以保障私权、尊崇自治、呵护弱势、敬畏道德和关爱环境为基本理念,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私法的价值体系,为整个民法典奠定了价值基础。它在法律渊源、自然人、营利法人和非营利法人的分类、民事权利体系、法律行为和诉讼时效等制度方面都作了诸多重要制度变革,促进了国家和社会的沟通,平衡了当事人之间的利益结构。《民法总则》的施行对中国的国家和社会治理、经济和社会状况、权利观念都将产生积极影响,在宪法秩序下建构民法社会是未来中国的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4.
民法的体系是指民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其内部具有逻辑联系的各项民事法律制度所组成的系统结构。当今世界各国之民法体系,也难以简单地把哪一国的民法体系单纯地划分为只属于哪一法系,它们大多都在不同程度上变成了“混合体”。中国未来的民法体系应当包括:民事主体制度、民事客体制度、民事法律行为制度、物权制度、债权制度、人格权制度、侵权责任制度、亲属制度、财产继承制度、知识产权制度、国际私法制度和民事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三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系实际上涉及到两个层面的逻辑:第一个层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第二个层面是,马克思主义"三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间的内在逻辑。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各有侧重,"中国化"内在地包含了"时代化"和"大众化",而"时代化"和"大众化"本身亦是"中国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马克思主义"三化"之间亦具有"掰不开"的内在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生动而又具体的表达。从这两个层面分别加以探讨,不仅有助于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研究,同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也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6.
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制度体系、治理体系和价值体系的高度统一。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体系与治理体系的统一蕴涵着"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度化使价值体系和制度体系相统一;在国家治理实践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持续建构有助于实现价值体系与治理体系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民法补偿性赔偿原则的合理性、公法、私法划分之依据以及法逻辑等角度,驳斥了学者论述惩罚性赔偿制度时较长使用的惩罚功能、阻吓功能以及提高诉讼积极性功能等正当性理由。并由此得出惩罚性赔偿制度与民法之功能不可兼容之结论。  相似文献   

18.
人权条款入宪后必然会对我国原来宪法的价值体系和规范逻辑造成影响。从规范定位上看,我国人权条款应该定位为宪法第三十三条第三款,而不是宪法修正案第二十四条。人权条款作为宪法第三十三条第三款入宪后造成现有宪法文本中的人权和公民权的逻辑错位、内在逻辑体系上的不协调。因此,理性反思我国人权条款的入宪模式及其问题就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一个规范难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现代教育观体系的本质内容进行比较分析,论证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现代教育观体系的内在统一性。  相似文献   

20.
在经历了近代民法的“从身份到契约”之后,现代民法又掀起了“从契约到身份”运动,人类开始了对自由的更高追求。实现人格的实质平等、实现民法的公平正义是“从契约到身份”运动的目标。民法的这一变革相应地引起了现代身份权体系的重新构筑,伴随着传统身份权类型的衰亡,新的身份权类型成为现代身份权体系的中坚,身份权与契约一同承担起规制市场经济主导下的现代社会的重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