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土地征用问题的实质是土地征用权所承栽的公共利益和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所承载的农民土地利益之间的冲突。这两种利益的冲突是客观存在的,且逐渐从隐性状态走向了显性状态。显性的利益冲突是具有危害性的,利益冲突的解决就成为关键。解决土地征用问题的基本思路是实现利益的平衡,其途径为土地征用补偿制度。由于利益平衡的前提是冲突着的权利的完整,因此完善我国土地征用补偿制度的思路包含两个层面:一是深化土地征用补偿性质的认识,二是完善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  相似文献   

2.
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既是农民的一种生产资料用益物权,又是国家赋予农民的一种土地使用权,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和我国城市的扩张,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受到严重经害,加快农村土地征用制度改革,落实<宪法>(修正案)的新精神,依法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已成为广大农民的心声和法律界的共识,为此,本文就农村土地征用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应确立的几个原则及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保障问题进行了一些法律探讨,认为应以保护公民合法私有财产的立宪精神去推进农村土地征用制度改革,使农民真正事有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财产权力,在土地征收、征用中依法获得"公正补偿",从而使失地农民生活得到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3.
农村土地的征用既涉及农民生存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农民能否实现健康生活的长远利益。本文着重介绍了我国土地征用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我国现行土地征用制度改革提出一些意见。以期通过对土地征用问题的剖析,探索保障农民合法利益的土地征用新方式。  相似文献   

4.
土地征用公共利益是前提,行政职能是手段,但我国的土地征用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农民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要建构我国科学合理的土地征用制度,就必须严格准确地界定土地征用的公共利益范围,完善土地征用的程序和建立健全公平的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5.
土地征用制度的实质是土地使用权的行使问题。美国的土地征用被称为"最高土地权的行使",其土地征用具有严格的要件,即正当的法律程序、合理的补偿、公共使用。然而在我国,土地征用制度仍然存在征地范围过宽、征地补偿标准不统一、征地行为不规范、农民的合法权利没能得到保证以及由此产生的诸多社会问题。因此,研究美国的土地征用制度,学习和借鉴其先进管理经验,对于解决上述这些问题,推进我国土地征用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土地征用制度是世界各国为发展社会公共事业而设置的一种法律制度,指为了是国家建设的需要,国家强制把集体土地变为国有土地,并给予补偿的行为。随着农村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土地征用是经常发生的事情,这使许多地方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但与此同时也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我国土地征用制度法律依据谈起,对土地征用制度的现实意义及征用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做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7.
关于解决征收征用土地中侵害农民利益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涉及侵害农民权益的信访数量持续上升!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违法违规征用农民集体土地,或虽合法征用但征地补偿费不及时足额支付给农民,使失地农民土地权益和就业安置得不到保障,影响了农村稳定和发展。中央纪委全会和国务院廉政工作会议都对坚决纠正征收征用土地中侵害农民利益的问题提出了要求。要切实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当前要抓住以下几个关键环节。一、规范征用农民集体土地的审批权限和程序,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控制征地规模必须切实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把征用农民集体土地的审批关,…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土地征用制度之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少虹 《行政与法》2004,(10):124-126
我国土地征用中存在征用范围过大、补偿标准过低及征地程序不完善等严重问题,本文从制度本身探讨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改革我国土地征用制度的一点思考。文章指出,土地改革的核心内容是严格限制征用的目的,制定合理的补偿标准。而其切入点是寻求确保国家真正用于公共利益的用地和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之间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土地的需求日益扩大,尽管政府已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农民耕地仍不同程度的被征用,土地征用后农民权益保护问题日益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10.
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应着眼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现代化、城市化的发展,征用农民土地成为一个比较常见的社会现象,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也不少。本文指出制订正确完善的土地征用政策并加以制度化,以制度保障被征地农民生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必须继续予以关注的着眼点。  相似文献   

11.
城市化进程中征地制度改革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峥嵘 《行政与法》2010,(11):61-63
土地问题是农村问题的核心。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础制度,而征地制度又是农村土地制度的重要内容。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设用地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将不可避免地继续征收大量的农村土地。征收土地直接关系到亿万农民的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大局,是当前农村工作的热点和难点。本文从我国征地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入手,对征地制度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论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之完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书娟 《行政与法》2006,(7):98-102
土地征收补偿是土地征收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今无论从立法角度还是从现实层面,均对该项制度的完善提出了迫切要求,本文从比较法的角度出发,对我国现行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缺陷进行了分析,而后提出了相关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刘晓霞 《法学杂志》2012,33(5):61-65
"小产权房"是我国近年来出现的社会现象,然而其在建设及交易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法律上的难题。这些难题表明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被虚置,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机制亦不健全。要破解这些法律难题,应当赋予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以完全用益物权效力,构建城乡平等的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创新集体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主体制度,确保所有权权能的实现;完善土地征收制度,禁止为"商业利益"而征收;构建科学的城乡土地利用规划制度,同时政府应当让利于民。  相似文献   

14.
农村土地征收纠纷的解决要以现有法律资源为根本途径。而在现有的法律规定中,最适于解决农村土地征收纠纷的就是行政复议。但现行行政复议法所规定的行政复议却不被农民所看好,因为其存在的缺陷使得它不能很好地维护农民的土地权益。这些缺陷包括:对行政复议的定性错误,规定复议机关可以成为被告,复议机关的自由裁量权过大等。为此,应对现行行政复议法进行修改或在土地管理法中对行政复议作出特别规定,使得复议机关在作出改变土地征收行为的复议决定、农民向法院起诉时,被告仍然是原决定征收的机关而不是复议机关。  相似文献   

15.
秦勇 《河北法学》2012,30(7):2-11
“土地财政”是指地方政府在财政资金短缺的情况下,主要利用土地出让法律制度和土地税费法律制度来获取财政收入以充实本地政府财源的行为.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行为引发了正负两方面的效应,对负效应的分析显然更为重要.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行为有其深刻的制度成因.解决“土地财政”的法律措施是完善财政收支法律制度,合理配置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权限;改革和完善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改革现行的土地制度和土地征收制度.  相似文献   

16.
中国历史上存在的“一田两主”习惯,在地权结构上体现出了二元结构的本质特征,所有权(田底权)和占有权(田面权)并列,各自成为永久性的独立物权。这种地权结构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了缓解土地稀缺压力、实现“耕者有其田”的作用,其制度资源对于当代中国土地法制的完善仍具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7.
Through the discussion of property rights of land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by examining the evolution of legal frameworks governing land institutions and that of the rights embodied, it traces out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land tenure changes during the pre-reform era (pre-1978) and post-reform era (post-1978). Analysis shows that after thirty years of opening up and orientation towards a market economy, there is still a wide divergence of rights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land tenure. Quasi-leasehold system of urban land tenure, accompanied by relatively well-established titling and registration procedures as well as an open market for transaction, has been established. In contrast, although the rural land contracting system has endowed farmers with thirty years of agricultural land usufruct rights and attempts to strengthen farmers’ tenure security have been made progressively over the years, farmers are yet not enjoying the full bundles of land rights. Imminent reforms in rural land tenure includes, but not restricted to, the following crucial areas: Farmers’ right to mortgage their land, a well-functioning land market, well-defined and just causes for land requisition written in law, a clear delineation of the different roles and rights of the collective and individual farmers.  相似文献   

18.
建设用地和农业用地是土地的基本分类,正在修订的《土地管理法》和《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均要贯彻城乡统一原则,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和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这就意味着建设用地使用权将成为我国不动产物权的基本概念和制度,与之相适应,就需要发展出统一的、体系化的建设用地使用权规范体系。但《物权法》并没有完成这样的任务。为完善《物权法》,尤其是为建立规范化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体系,需要我们在理论上梳理现存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分类,提出未来建设用地使用权基础分类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