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竞争机制已越来越多地引入我们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这就从根本上打破了数千年君子无所争的价值取向,打破了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形成的安于现状、不求进取的普遍的平庸与依赖状态,使人的创造力和潜能在适度的社会压力下,得到更  相似文献   

2.
1978年至今,我国依靠改革开放、快速发展和与时俱进,在各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目前仍然存在一些经过我们长期努力仍未能得到真正有效解决的问题,原因就在于其背后的体制以及体制改革不到位。体制的深层是结构,许多问题归根到底是结构性问题。我们的体制改革之所以遇到某些阻力,在根本上与传统的社会层级结构及其权力运作体制有关。当前,我国改革显得动力不足,要深化改革,就必须重建改革的动力结构,从理性上对我国的改革作出科学的顶层设计,使改革达到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3.
湖州公安改革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特别好的样板,一是它顺应了政府改革的大趋势,二是它体现了国家和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大方向,三是它反映了对改革深层次问题的大思考。总结民意导向型警务模式的特点,一是突出了理念的转变,二是形成了一套体制机制。深化湖州公安改革,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具体的概念问题、改革的顶层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4.
改革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和主题之一,它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带来了中国社会生活的深层变革。当中国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之时,一系列深层次的体制弊病与社会矛盾凸现出来。要解决这些弊病和矛盾,唯一的出路是继续深化改革,将改革进行到底。在改革走过了27年的历史征程之后,我们又遇到了改革动力的问题。改革初期,来自民众的热情掀起了改革的浪潮,之后,政府主导了改革的进程,改革成为国家行为。而今,改革在事实上出现了一种胶着状态,人们不禁要问:改革的动力弱化了吗?新阶段改革的动力又在哪里?这不仅是对政府的提问,也是民众共同需要反思…  相似文献   

5.
社会弱势群体权利缺位的法律救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载:一个流浪汉在110与救助站之间就“先救治还是先救助”的争议中死在救助站门口。这一报道再次将一直以来广受关注的社会弱势群体的救助问题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几年前的孙志刚案推动了中国救助体制的改革,“收容站”改为了“救助站”,然而在新的救助体制实行几年后,却又出现了城市流浪者在“救助站”门口得不到有效救助的案例,不得不让我们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权益保障问题进行再一次的反思。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企业改革的深化,经济结构的调整,兼并破产力度的加大,“下岗、待业——再就业”问题已成为困扰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现实问题。正确认识和解决这一问题,无容置疑地成了深化企业改革、实现两个根本转变,把我国建设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重要课题。一、下岗——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必然现象在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和企业改革步伐不断加快的新形势下,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地摆在我们的面前,那就是越来越多的职工失业、下岗,并且形成了一股不大不小的潮流,成了一种社会现象。面对这一现实,…  相似文献   

7.
改革中值得注意的一种倾向张秀敏改革和发展是我们时代的主题。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已成功地进行了18年。经过十几年的实践,改革已经从摸索试验的性质逐步发展到理性自觉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建立起来、然而在当前改革和发展社会主...  相似文献   

8.
20 0 1年是新的五年计划的开始 ,也是新世纪的开始。在过去的一年里 ,机关服务中心在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 ,通过深化改革 ,建立新的运行机制 ,增强了机关后勤的保障能力 ,提高了服务水平。  今后机关后勤工作还要加强 ,以下四方面工作尚需改进。一、后勤的改革是一件新生事物 ,我们还要下功夫把握改革过程中的一些规律性问题。既然是改革 ,就要触动体制 ,触动机制 ,触动一些利益问题 ,所以把握好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 ,这方面我们还要继续做过细的工作。老的后勤体制是没有出路的 ,只有改革才能发展 ,才能提高后勤的素…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行,使原来建立在计划经济基础上的中国高等教育不得不走改革之路,以便求得生存和发展。民族高校作为普通高等教育的一个子系统,现在面临的问题已不再是有无必要改革的问题,而是怎么改的问题。因此,目前我们就很有必要对制约民族院校改革发展的因素进行全面的探讨。一、制约民族院校改革顺利进行的因素分析(一)原有的高校体制是民族院校改革的“瓶颈”中国的高教体制大体是在1952年把苏联的模式照搬过来的。建国以来,国家虽然对此进行过多次的改革和调整,但终因教育体制的改革受社会诸多因素的制约,而未触…  相似文献   

10.
“人民公社”体制的解体是解放后我国乡村社会政治发生的又一次重大变化。因为它改变了公社时期国家对社会无所不到的强大控制。有人甚至错误地认为,公社后体制是对传统的自由散漫的乡村社会的回归、笔者认为,公社后体制下的乡村不是对传统乡村社会的复归,它与公社体制的最大区别是变社队经营为家庭经营,而与传统体制的区别是土地的集体所有,因为,公社后体制下的土地是不能买卖的。因此,公社后体制是对前两种体制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否定。公社体制解体的社会意义不仅仅是经济的,而且是政治和文化的。公社解体的经济意义是生产关系的变…  相似文献   

11.
肖:魏教授,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进入攻坚阶段,请您谈一谈,在建立这一新体制的过程中,我们目前所遇到的最主要困难有哪些? 魏;现在最主要的困难在我看来有两条:一是政府体制问题,一是国有制经济问题。就政府体制而言,我们的政府是按计划经济体制建立起来的。十几年来,我们对这一政府体制也进行过一些改革,如党政分开、政企分开等。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效果都不大。为什么?  相似文献   

12.
司法体制:司法改革的重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司法体制改革是我们面临的重要的政治任务和法治任务.人民对司法体制改革寄予了厚望,民主政治建设和法治建设都对司法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我们筹措与启动全面的司法体制改革的时候,什么是司法体制改革的重点,是我们必须清楚认识并明确回答的问题.对于司法体制改革重点的认识和把握,将直接影响整个司法改革的发展乃至整个法治的进程.我以为,司法体制改革的重点应该定位在司法体制这个不言而喻的中心点上,我们必须对司法改革的这一重点具有明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1994:关键的一年本刊评论员新春伊始,我们满怀信心展望新的一年。1994年,是极为关键的一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将从分向改革、分地区试验、分部门探索、城乡依次推进改革的战略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转移。它标志着我国的经济改革乃至于整个社会生...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问题,从根本上讲是农民的问题,只要中国农民的问题解决了,中国就稳定了,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我们需要一个“秩序基础”,一个新的社会体制结构,按“场论”的观点来说是一个树-果结构或果结构。我国的体制内改革,正是从现行的树结构向树—果结转变,而大众股份制的确定,正是这种树—果结构的建立。这是中国走向稳定、持续发展的根基。  相似文献   

15.
历经30年的巨变,医疗卫生改革和中国总体改革一样,面临着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最近出台的《关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公示社会,广泛征求意见。这次医改涉及一系列的问题:是以政府主导、市场为辅,还是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在医疗卫生保障体制中,政府、社会、个人究竟应该起什么样的作用?这些都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本刊摘编一些专家与学者的意见,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当代思潮》2004,(2):2-3
改革开放2 0多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是,与经济体制改革相比,社会领域的改革明显滞后,已经严重制约了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去年非典疫情的发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温家宝总理多次讲,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去年1 0月召开的中共中央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方针,对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领域的改革作出了全面系统的部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概括起来:一是加快社会事业的发展要发挥市场机…  相似文献   

17.
当前,进一步深化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在哪里?带着这个问题,10月中旬我们赴北京市海淀区,就他们的改革实践和改革经验进行了学习考察,颇有收获,同时也促使我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做深入地研究与思考。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随着社会政治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以及社会矛盾的不断变化,社会治理体制亟待完善。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过程中,妇联组织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上海市妇联如何凝聚女性力量,为党分忧,为民谋利,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和服务中彰显妇联智慧,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上海群团创新改革经验,为上海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苏联解体的根源的确是体制问题,是体制造成的所有弊端使苏联共产党在人民中丧失了威信,使人民对政权、经济和社会失去了信心。从长远上看,改革势在必行。问题是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当时的苏共领导集团在改革的战略选择上、在改革步骤的控制上都存在严重的失误,既没有一套整体的改革战略,又没有摸着石头过河的耐心。  相似文献   

20.
徐向梅 《人民论坛》2011,(12):10-12
苏联解体的根源的确是体制问题,是体制造成的所有弊端使苏联共产党在人民中丧失了威信,使人民对政权、经济和社会失去了信心。从长远上看,改革势在必行。问题是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当时的苏共领导集团在改革的战略选择上、在改革步骤的控制上都存在严重的失误,既没有一套整体的改革战略,又没有"摸着石头过河"的耐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