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道德信仰的基础是道德,支撑是信仰,实质是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道德情感、认知和行为等方面实现内化、修正和提升,也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工作之一。但受网络环境影响,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呈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偏离与危机,表现为道德情感淡化、道德认知异化、道德意志弱化和道德行为浊化等现象。文章通过对网络环境背景下大学生道德信仰问题现状分析,提出要从强化民族传统教育、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完善网络监管体制和优化多元教育主体等方面来重视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2.
如何根据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认知特点,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模式,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是发挥"纲要"课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关键。采取合作性的专题研讨教学模式,是提高"纲要"课堂吸引力和教学实效性的内在要求,是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价值体系、信仰体系转化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3.
目前中国处于转型期,思想与信仰多元化碰撞,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薄弱。对马克思主义与大学生信仰构建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探究,从中发现两者之间的契合点与影响规律很有必要。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对世界的认知和改造,包括对大学生信仰的塑造。基于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马克思主义能够承担构建大学生信仰的责任。马克思主义所具备的特质与大学生自身的特质与需求相一致,在大学生信仰构建过程中,有助于大学生树立信心、信念、信仰和理想,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成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4.
基督教作为在高校中发展最快的宗教影响着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通过对辽宁省部分高校学生进行调查,了解目前其信仰基督教的总体状况,分析大学生信仰基督教的主 原因,总结基督教对当今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冲击和影响。从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宗教信仰的角度,提出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方法,以及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理论与实践充分证明,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种科学的信仰。我国高等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在高校必须强化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教育当代大学生始终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保持党的先进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抵制西方颜色革命、塑造大学生精神家园、承载历史责任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语言认知的多重维度——词汇网络和语义网络、图式和情景框、语义激活理论即以语义为联想点的词汇积聚、列锦式的主题联想、预读复述和添加图式概念 ,是开启大学生英语说写思路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江西省南昌市部分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的调查,了解和分析了在社会转型时期南昌市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基本情况,并在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当前高等院校信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个提升信仰教育成效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社会认知图式理论评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社会认知图式理论的主要内容早在 2 0世纪 30年代 ,Bartlett在研究人们对人物、图像和故事记忆的基础上 ,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认知图式理论。进入 80年代以来 ,Fiske、Taylor等人成为社会认知图式理论的积极倡导者。在他们看来 ,图式可以定义为“某种认知结构 ,它体现了由某一概念或某类刺激所构成的认识 ,这类认识可以来自其自身的构成要素 ,也可以来自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Fiske和Taylor对社会认知图式研究中所提出的大量图式进行了考察 ,总结出了人们在进行社会认知中所可能存在的四种最基本的图式类型 :人的图式、自我图式、角色…  相似文献   

9.
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重要的是从增强大学生道德信仰,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敏感,引导大学生的道德体验,养成大学生的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10.
宪法信仰具有重要的价值功能,其关乎宪法的良好实施,关乎中国式法治现代化事业的建设成效,也关乎着信仰主体自身的全面发展。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有生力量,因而加强对大学生的宪法教育,培育其坚定的宪法信仰十分必要。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宪法培育主要存在四方面的问题,包括:思政课培育宪法信仰的功能发挥不足;宪法信仰培育的实践环节欠缺;宪法培育外部环境有待提升;学生信仰宪法积极性不强。为此,高职院校有必要优化思政课中宪法信仰的教学内容,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开展丰富多样的宪法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法治培育氛围,不断强化大学生宪法信仰的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11.
信息污染影响了大学生对有用信息的甄别和利用,制约着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有效传播,危害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不利于其身心和谐发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中信息污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教育者的因素、大学生自身的问题,也有政治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我们必须正视信息污染现象存在的客观性、危害性,认真分析其形成的原因,通过提升教育者和大学生的素质,提高信息竞争力以及净化信息环境等措施,提高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帮助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相似文献   

12.
社交恐惧症是大学生群体中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它对大学生的生理、认知、行为等产生诸多危害。该症状的产生涉及大学生自身、家庭及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的助人活动,通过运用认知重构、情绪支持、提高技能、家庭支持、社会呼吁等方法,有望帮助大学生解决社交恐惧症问题。  相似文献   

13.
90后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和政治参与主流是积极向上的,呈现出主流政治信仰鲜明、参与意识强烈、途径多维等特点,但是也存在着信仰模糊,参与功利性、无序性及监督缺乏等问题.要解决上述问题,应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升大学生政治认知能力,拓展政治参与渠道,加强政治参与指导与监督,加强政治文化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政治参与氛围.这是改善90后大学生政治信仰和政治参与现状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4.
信仰缺失甚至信仰危机已经引起当前社会人们的广泛重视,如何在新时期对信仰问题进行重新审视对做好大学生信仰引领意义重大。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的信仰面临着各种挑战。努力构建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信仰引领体系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由于网络媒体的商业化、媒介的社会偏见、大众的认知偏见和女大学生的集体失语等因素,导致女大学生负面网络形象越来越明显。本文基于社会学视角,利用新浪微博的"微博印象"这一个功能,对女大学生的微博印象进行内容分析和话语分析,重点探讨女大学生网络形象的建构、解构与重构过程,并提出坚持客观公正报道、尊重女大学生的话语权、坚持客观合理的评价机制等重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党性、实践和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的逻辑缘起;互动总结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的生发机制;由信仰(信念)向实践转化,由微观向宏观扩展,由具体向一般提升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是一个有着自己独特性的群体。从年龄上看,他们已进入青年期,思想敏锐,可塑性强,正是信仰确立的关键时期。从个人素质上看,他们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与判断力,容易学习到、感受到并接受新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他们的信仰问题,既关系着自身的健康成长,也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十分关键。充分认识和掌握大学生的信仰状况也是高校信仰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在价值多元,思想困惑、道德失范、信仰危机等多种复杂因素作用下的社会转型期,了解和研究大学生的信仰问题显得特别有意义。一、概念分析近代中国,近百年的文化砥砺与冲撞,使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从信仰的角度,我们看到,共产主义是个人与社会、现实与理想关系呈现最科学形态的社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是  相似文献   

18.
当代大学生法治观的基本特征表现为:法律认知的敏锐性和法律情感的两极性、法律行为的冲动性与法律意志的薄弱性、法治观念的开放性、法律信仰与法律实践的矛盾性。影响当代大学生法治现形成的因素多种多样,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法治观教育的内容和途径也应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9.
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问题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被特别提出。大学生党员是明日社会之主角,抓好大学生党员基层组织建设问题对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完善和发展至关重要,并对促进中国社会持续、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当前大学生党员中存在的信仰不坚定、党员数量发展过快导致质量无保障、党员组织意识不强等问题上,提出重塑大学生党员对共产主义事业的信念、重视党员权利的实现、加强党的纪律等对策,以在实践中不断加强大学生党员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的认知水平直接影响到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德育的深入开展,需要把学生认知水平的提升始终贯穿其中,自我认知能力的培养,社会价值观念的根植,实践活动的人性化设计,认知评价指标的建立,都是基于大学生认知水平提升的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