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互联网+"时代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有着深刻的影响,加上传统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的种种弊端,所以探讨政府公共服务优化之道也就势在必行、刻不容缓。本文以我国互联网+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为研究对象,剖析互联网+政府公共服务发展面临的困境,诸如政策执行形式化、城乡发展数字鸿沟、互联网用户素质不高以及公共服务部门间互动不足,缺乏联动建设等方面。并针对上述困境与制约因素提出对应的互联网+时代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的优化路径,主要包括强化责任意识,健全体制机制、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网络监管、增强合作意识,加强部门间联动、实现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等内容。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非公企业党建的重要性决定了必须要推进党建工作模式的创新,互动性耦合为认识非公企业党建与企业发展互动共赢提供了全新视角。文章从非公企业党建与企业发展理论的内生逻辑、实践主体以及目标效果角度探索出两者实现互动性耦合的前提条件;当前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仍然面临与企业追逐发展目标不同、隶属层级不同以及体制机制不同等困境,导致两者在互动性耦合过程中出现“冲突”“低频”以及“低效”等问题。因此,必须要进行系统性政治组织、文化以及制度方面的嵌入,推动构建非公企业高质量党建与企业发展实现互动共赢机制与路径。  相似文献   

3.
当前,推进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创新公共服务体系,是提高我国公共服务效率和质量,解决公共服务供给不充分、不平衡问题的基本途径。作为公益与商业相结合的组织形态,社会企业致力于以商业性的手段解决社会问题。它在组织、观念、模式、内容和方式方面建构起"五位一体"的公共服务创新体系。社会企业是兼具非营利属性与营利属性的组织形式,它把企业家精神注入到组织运转和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中,建立起与政府部门、非营利组织以及传统企业的合作网络,致力于弥补公共服务领域的空白,寻求构造特色化的组织运营工具,最终实现公共服务的目标与价值。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村社会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阶段。目前,我国农村社区主要存在资金短缺、资金投入率低以及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等问题。要破解农村转型困境,应以健全制度政策以及多元主体协同发展为保障,以增强社区公共服务能力为基础,从完善社区发展需求表达机制、构建社区与社区居民交流互动机制、创新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管理模式和建立分级负责的公共服务供给财力保障机制等方面入手,寻求农村社区良性治理的方案。  相似文献   

5.
公共服务合同出租制(contracting-out)是当代西方国家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的主要形式,他们被广泛用于政府的公共服务领域。其优势在于:一是政府与市场的功能优势互补,可以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二是可以在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之间引入竞争机制,控制住生产成本,约束公共服务的内在膨胀趋势,提高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和供给质量。英、美两国公共服务合同出租的实践经验可对我国的行政改革尤其是公共服务输出方式的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基本公共服务是一个社会人们生存和发展必需的基本条件。当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存在明显的非均等化,主要表现在纵向城乡之间、横向不同地区农村之间的非均等格局。为此,必须建立公共财政体制,构建双向互动的服务决策体制,营造"四位一体"公共服务主体体系,健全公共服务的监督制度,优化服务方式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7.
共同生产是目前西方公共管理学在公共服务供给研究方面最为热门的研究议题之一,但在我国相关研究还很有限。本文通过回顾共同生产理论的主要内容与发展历程,分析其研究取向和基本逻辑,为推进我国共同生产研究与创新我国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提出理论性的潜在路径。研究发现,共同生产是公众在公共服务各个环节中与服务提供者、管理者形成密切互动的一种参与形态,也是公共服务供给的关键所在。但过去的西方共同生产研究在共同生产中所创造的价值、共同生产中的公民角色,以及政府在共同生产的管理等方面还存在许多有待回应的问题,甚至学界对共同生产的定义依然存在争议。尽管我国现有的共同生产文献较少,但在公共服务参与、志愿服务和顾客参与等研究中都蕴含了共同生产的理念。在结合我国的社会情境的基础上,我国的共同生产研究可以在概念界定、共同生产的管理等方面为共同生产理论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并推动我国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8.
由于长期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战略的影响,我国农村公共服务持续性的供给不足一直是农村建设和发展的掣肘。当前农村公共服务主要由政府来提供,这种单一体制导致了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效率低下、种类单一及结构失衡等问题。运用民营化、用者付费和特许经营等市场化政策工具可有效破解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的难题,创新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体系。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慎澄 《理论前沿》2008,(20):28-30
增加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是解决农村公共服务供需矛盾的根本途径,我国目前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不适应保障公共服务的要求。为此,应建立与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相似文献   

10.
提升基层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的路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升基层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是完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关键性环节。就我国目前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发展现状及供给能力所涉及的相关要素分析,增强基层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需要把握的环节主要有:进一步改革公共财政制度、合理规范中央与地方的公共服务事权关系、完善公共服务供给多元化体系、完善公众对政府公共服务的绩效评估机制、加强对公共服务的监管等。  相似文献   

11.
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决定了其提供公共产品及服务是否能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从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现状来看,还存在供给总量少、质量低下,分配不均等化的问题,这与我国现行的地方政存信息收集制度、服务生产制度、财政制度、公共绩效评估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有关,通过分析影响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的制度因素,提出了完善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制度的路径选择,这对于提升我国地方政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当前我国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目标,其重点和难点在于完善农村公共服务。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制度随着时代变迁有不同的阶段性特征,表现出鲜明的“国家单方供给”模式的路径依赖特征。这种模式存在政府职能定位不明确、市场力量参与不够、社会力量的作用发挥不充分、农村自组织和农民自身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等缺陷。而以农民需求为导向,政府为主导,市场运作为基础,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农民自组织等多方合作治理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则是未来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创新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3.
我国传统农村公共服务系统中各要素相互协调、合作与同步运动的轨迹表明,从“国家单方供给”到“社会协同治理”的逻辑变迁顺应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战略趋势。人类政府治理由工业化及以前的“简单协作”上升为高频互动的“整体协同”。借鉴协同学理论精髓,基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的考察,我们认为,适合当前我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县域农村公共服务理想模型,是以农民需求为导向,政府推动为主导,市场化运作为基础,多中心治理主体互动合作的社会协同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4.
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决定了其能否满足持续性的公共需求。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仍存在一系列问题。这与我国政府导向型信息收集制度、服务生产制度、财政制度、绩效评估制度有关,完善这些制度是提高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5.
公共服务多主体参与供给是当今全球范围内公共服务供给的一大趋势。近几年来,中国在公共服务的供给中也注重采取多主体参与供给的方式。从表面上看,政府已经注意到了发挥其他主体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作用并将他们吸纳到公共服务的供给中,但不同供给主体间的合作水平滞后。有效地提供公共服务不仅需要多元主体参与,还需要各个主体间有效互动产生相乘效果。构建良好的供给主体间的关系成为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的内生要求。组织间网络理论作为分析组织间关系的重要理论与公共服务的多主体参与具有内在的逻辑契合性,可以在多主体参与供给的基础上建立不同主体间的组织间合作网络。组织间合作网络的构建应从网络的行动者和网络关系两个方面着手,包括行动者的选择和网络结构的设计。网络行动者的选择应考虑网络供给主体的目标、过去的合作关系及网络行动者的资源。不同的网络行动者在合作供给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应形成一种政府主导的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16.
从协同学的视角分析,农村公共服务系统中各要素的相互协调、合作与同步运动,将使我国农村公共服务领域经历一个从“国家单方供给”到“社会协同治理”的嬗变过程。欲克服目前县域农村公共服务中“国家单方供给”的弊端,应建立以农民需求为导向,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为基础,多中心治理主体互动合作的协同治理机制。优化农村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行为,必须完善农村公共决策制度,重塑县域微观组织体制,建设广覆盖的公共财政,启动多中心运作机制,整合网络信息服务技术,创新多渠道的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17.
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是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目标的重要一环,新时代市域公共服务供给新内涵要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目标相契合。当前,我国要实现公共服务供给从"有"到"优"的转变,必须深刻理解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公共服务供给的价值意蕴,明确市域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仍面临供给主体、供给结构以及供需匹配失衡的现实困境。推进市域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应以厘清主体责任边界、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破解供需失衡矛盾三个维度为实现进路,进一步增强市域公共服务供给的多元化、均等化、精准化。  相似文献   

18.
公共服务市场化是我国转变政府职能以及转变公共服务供给方式的必由之路.我国公共服务的市场化已初露端倪,但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与发达国家的公共服务市场化水平存在着很大差距.合理定位政府角色,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确立公共服务的评价机制是当前我国政府公共服务改革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19.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旨在促进农村的充分发展与城乡协调发展,而农村的充分发展与城乡协调发展需要相应的公共服务匹配。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存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足、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失衡、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结构失调等问题。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路径要拓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资金渠道、创新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决策机制。  相似文献   

20.
城市群公共服务供给不同于传统的单一城市供给,更具系统性和复杂性,也对我国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善治理论强调国家政府与公民社会对公共生活进行合作管理,可以为解决城市群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治理问题提供新思路。在我国当前城市群公共服务供给体系中,政府、市场和非营利组织等供给主体间存在的供给交叉或供给真空状态愈发明显。基于理论探讨和经验研究,应从善治角度区分政府组织间及政府与其他组织间两种不同的协同供给机制。多政府协同供给要重视政府间协议并强化府际关系网络。而在政府与其他组织间的协同供给中,多政府协作承担城市群公共服务的顶层设计与基本供给责任;多市场协作满足公共服务的多元需求并加强自身监管;多非营利组织协作灵活应对政府和市场供给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