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3 毫秒
1.
东盟国家的安全合作及其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东盟国家安全合作的目的是借助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提高军队的作战能力,以镇压内乱和加强边境联防,共同抵御边界和海上的各种威胁。东盟成员间的安全合作主要围绕东盟地区论坛、成员国建立信任措施、南中国海争端、地区低烈度威胁及军事和防务等领域开展。东盟的安全合作是积极防御性质的合作,它将有利于亚太多边安全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2.
香格里拉对话:缘起、特征及其对亚太安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香格里拉对话(SLD)是“9·11事件”后亚太地区新出现的多边安全合作对话机制。“9·11”后亚太地区安全形势和安全议程的新变化,第二轨道外交的新发展和防务外交的兴起及转型,是SLD产生的重要原因。近年来,SLD的规模和影响日益扩大,并呈现出包容性、灵活性、开放性、创新性和实效性等特征。SLD实际已经成为亚太地区开展防务外交和“一轨半”外交的重要平台。尽管其安全机制尚不成熟,但作为重要的信任建立措施,SLD的存在和发展仍然丰富了亚太地区多边安全合作的形式与内容,已经并将继续对亚太地区多边安全合作进程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温刚 《东南亚》2009,(4):26-31
冷战后,东亚地区兴起了以各种多边安全对话机制为代表的多边安全合作模式。中国在10多年的参与过程中坚持东盟主导,遵循“不干涉他国内政、协商一致和灵活非正式”的东盟原则,重点加强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务实合作和防务对话,主张以建立信任措施为主要目的并探讨符合东亚特征的预防性外交。文章认为,中国应以主人翁姿态参与东亚安全合作,并以“10+1”和“10+3”机制为基础,广泛推进地区安全合作议程的创设,为东亚多边安全机制提供足够的物力、财力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4.
美国预防性外交的理念与主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以来,在外交和安全领域出现了两个新概念或新思维,即预防性外交和预防性防务。9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套系统的理论、政策和实施方案。顾名思义,预防性外交主要是用外交手段处理国际争端与暴力冲突;而预防性防务主要是以军事手段处理安全领域的问题,但在实施预防性防务之前也给外交斡旋留有一定的余地。冷战结束以来,军事领域的国际对话、合作与交往非常活跃;与此同时,以外交手段解决国际争端与武装冲突,以多边安全对话和建立信任措施为其主要特点,也日益成为外交舞台上的一种时尚。外交与防务两…  相似文献   

5.
欧洲煤钢联营及其对东北亚经济一体化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中 ,欧洲煤钢联营是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从某种意义上说 ,欧洲一体化是以政治和军事需要开始的产业部门的联合 ,进而在其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全面联合。这一过程中 ,在机构、制度建设上 ,欧洲联邦主义人士的积极推动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展望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 ,我们认为 ,为实现东北亚经济的一体化 ,在推进总体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 ,应同时考虑探索产业部门领域的联合。另外 ,为了东北亚经济一体化不致失败且长期发展 ,还应该建立超越各国利害关系的跨国性制度和机构 ,更重要的是还需要有一批为东北亚经济一体化而献身的人才。  相似文献   

6.
冷战结束后,以两大军事集团对抗为标志的传统军事安全因素对国际社会秩序的威胁程度大大降低,恐怖主义、民族冲突、宗教矛盾、毒品犯罪、非法移民等非传统安全因素引发地区性骚乱和冲突的危险性上升。同时,倡导兼顾多安全领域和多安全主体的综合安全理论也得到了更大程度上的认同。回顾从1996年开始于中国上海的地区安全合作进程,在成功解决军事安全问题后,即转入与为患各国的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分裂主义等恶势力的斗争,并逐渐向经济、文化、社会保障等更加广泛、更深入的领域中扩展,结合欧亚地缘政治特点,对综合安全理念进行着积极的实践和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77国集团     
77国集团(THEGROUPOF77)是发展中国家在多边经济、贸易和发展领域为加强协调与团结,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和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而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组织。30多年来,作为联合国系统内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组织,它为推动南南合作和促进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8.
早在冷战时期,国际社会就在安全合作的冲突管理和干预方面有所尝试.冷战结束后,非军事性的冲突因素影响上升,预防冲突成为国际社会探索多边安全合作理论和实践的一个重要领域.上海合作组织覆盖的广大地区包含了丰富的潜在冲突因素,解决区域内国家、社会、民族和宗教层面的矛盾已成为地区安全合作的主要方面.在通过预防性外交解决了边境地区军事安全问题和打击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分裂主义的斗争取得明显效果后,上海合作组织在非传统安全领域中的合作机制正在形成,并有望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新型的预防地区冲突体系.  相似文献   

9.
奥巴马政府对小布什政府太空战略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其主要特点包括:从单边主义转向多边主义,但仍致力于维持美国在太空的领导地位和在太空科技发展中的优势;接受为和平目的使用太空的提法,但继续发展太空军事能力;积极促进商业化太空利用的发展;计划登上火星并在月球上建立以机器人为主的基地.“高边疆”思想仍是奥巴马政府太空战略的理论基础,其他影响美国太空战略的重要因素包括:国家安全战略与军事战略、航天科技的发展、其他国家太空军事能力的发展、国会的态度及游说团体和媒体的影响.奥巴马政府太空战略降低了太空军备竞赛的风险,但要签订太空非武器化国际条约依然任重道远;增加了在太空领域进行国际合作的可能性,但美国主要是与其盟国进行合作;使太空竞争进入新阶段,不排除美国与新兴大国陷入安全困境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东亚的安全形势呈现出两种不同的态势:安全困境的延续存在和安全合作的不断发展;传统安全领域中困境的难以解决和非传统安全领域中合作的加强。从外溢角度看,推动东亚安全状况向积极方向发展的因素主要体现在经济合作对安全合作的推动,非传统安全合作对传统安全合作的牵动,主要国家通过多边协调合作缓解安全困境的努力。中国应在推动东亚地区安全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方面承担起大国的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