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的古汉字中,有着许许多多极其精辟的观点,其中,古汉字在政治经济学方面有着十分生动丰富的内容,本文对“贫穷”与“富裕”、“富”字和“福”字、进行简要诠释;对“福”字倒贴的现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在英美传统公司法上,把董事会超越公司间程的目的范围与第三人之间的契约行为称为“越权行为”(ultravires),对于“越权行为”的外部效力规则称之为“越权规则”(thedoctrineofultravires)。其含义是公司超越共章程目的范围的行为无效,对公司没有约束力。一、英美公司法  相似文献   

3.
如何立足于汉语教学的特点,找到一条符合汉语特点和汉语学习规律的教学路子,是对外汉语教学界一直以来不断探索的课题。“字本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到了中高级阶段的汉语教学,必须强化这种理念,通过发挥汉字形符的表意作用,利用语素义的分析以及系联法的应用等方法,有效地提高汉字的学习效率,并以汉字教学带动整个汉语教学。  相似文献   

4.
浅谈“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汉语中 ,“儿”字是一个特殊的汉字。它既可以自成音节 ,作单音词、词根、词缀 ,又可以不自成音节 ,造成“儿化”。其中儿缀与儿化是极易混淆的现象 ,需要严格区分看待  相似文献   

5.
“又”是汉语中的一个常用副词,同时也是日语中的一个汉字,读作“”。尽管如此,两者在意思及用法上并不等同。“”是汉语“又”的基本译法,但由于汉语“又”具有更多的含义及使用方法,所以在日语中也有其他各种不同的译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安子介先生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在汉字的研究、教学以及普及方面取得了独树一帜的实绩,对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字识记教学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在教学中,有一些汉字的本义今天已经不用,或者已讲不清楚其造字之初的本义,或者即使讲清楚,但绕弯太大,造成混淆,浪费课时。我们可以对这些汉字(特别是简化字)的字形和会意,做具有时代性的、并符合汉语发展规律的新释义,而免用旧释义,使释义与字源学分开。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外来词在当今汉语词汇中所占比例不断增大,由于常用汉字的构新词能力强、汉语外来词在社会使用过程中呈“趋简”态势,所以,只要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教好学好常用字,就可以大大减低认记汉语外来词的难度。  相似文献   

7.
汉字趣谈     
汉字趣谈李鹏秀“伏”为什么和“狗”有关“伏”是我们汉语的常用字,如:起伏、埋伏、伏罪、伏击、伏笔,等等,可是“伏”为什么和狗有关呢?最初甲骨文中的“伏”字是画了个“人”形,在“人”的旁边又画了条狗。随着文字的沿革,“人”作偏旁时写成“亻”,“狗”作偏...  相似文献   

8.
构成行为是对犯罪构成客观方面行为的抽象性把握,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实行行为是指符合刑法分则所规定的构成要件的行为。实行行为基于其“实行性”这一独具特性,使得它在一个犯罪构成中具有唯一性的特点。构成行为是对犯罪构成客观方面行为的高度抽象,它在外观上表现为具体的危害行为,从静态角度揭示出了构成行为的社会政冶意义。而实行行为作为基本构成行为的同一概念,从动态角度揭示出了构成行为的动态犯罪性。  相似文献   

9.
一、对法律行为的不同认知 现代语境中的“法律行为”一词,最先来自于大陆法系的民法学领域。此前罗马人的法律中虽然没有明确的法律行为理论,但是,由于罗马法上已存在大量的关于契约、婚姻、遗嘱之类的“私法行为”规范,因此可以认为,在法律实体上罗马人早已制定了今天我们所说的关于“法律行为”的许多具体制度,这在罗马私法体系中表现尤甚。由于在西方社会成长起来的“私”,  相似文献   

10.
行政指导作为一种政府干预经济社会的柔软灵活的行政手段,属于行政行为范畴,也为经济法所重视。行政指导是一种权力行为,不一定具有“非强制性”。行政指导是一类特殊的权力性行政法律行为,产生法律效果,现实中往往异化为具体行政行为,其特殊性是表现为一种阶段性、过程性的行政法律行为。行政法领域中研究行政指导,有利于完善立法约束、程序控制和救济制度,以期找到行政指导在中国的“合法性”路径。  相似文献   

11.
一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是语言的书面表达形式。汉字是在汉语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文字体系,自从汉代演变为楷书以来,两千年来形体结构方面基本上没有发生太大变化,所不同的只是字数在不断增加。《苍颉篇》只有3300字,《说文解字》记录了9353字,到《康熙字典》已发展到42174字,最近出版的《汉语大辞典》已收入50000余字。汉字总数虽然非常  相似文献   

12.
刑法上的原因自由行为,又称为原因上的自由行为或原因中的自由行为,是刑法学界中一个著名的罪刑问题,其核心在于原因自由行为与“行为与责任同在原则”之问存在着矛盾。当今,在各国刑事立法实践中大多承认原因自由行为的可罚性的背景下,刑法学者们对原因自由行为的可罚性根据进行着探讨。本文以“实行行为与刑事责任同在原则”例外说为理论出发点阐述原因自由行为及其可罚性根据,希望能对我国的刑法理论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3.
抄本《孔雀经音义》卷末所附音图为日语五十音图之最早版本。其中之“か”行音由汉字“呬”和キコカケク五个假名构成,其中“呬”为行首汉字。本文从“呬”字入手,通过考察其反切注音和日语假名注音,澄清了音图中汉字“呬”与假名“キ”之间的音韵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之上,又通过考察梵汉对译字“呬”与梵语之间的对应关系,作为最终结论指出,《孔雀经音义》卷末所附音图中的“呬”行音,是基于梵语字母表ha行音建构起来的。  相似文献   

14.
“假球“与“黑哨“的司法介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足球联赛已开展七年,从1997年开始,出现了“假球”与“黑哨”两词,对其内涵,目前尚无权威解释。我个人理解:“假球”是指在足球比赛中,一方故意向对方示弱的行为;“黑哨”是指在足球比赛中,裁判故意偏袒其中一方的行为。  相似文献   

15.
“部分行为全部责任”的现实困境及其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部分行为全部责任”是坚持“共犯从属性说”的日本学者诠释共同犯罪人责任根据的有力学说。“部分行为全部责任”的核心就在于将共同犯罪视为一个行为而不是数个行为,所有的行为人对“部分行为”承担整个犯罪的刑事责任。这无疑是严重违背个人责任原则的。“部分行为全部责任”原则充分暴露出了现有共同犯罪行为理论的根本缺陷。克服这一根本缺陷的出路就在于认识到行为不仅仅止于行为人的身体动静,而是必须利用客观存在的外部条件。在共同犯罪中,各个共同犯罪人正是将他人的行为作为自己行为时所利用的客观条件而具有了独立的行为。因此,每个共同犯罪人是对自己独立的行为而不是“部分行为”承担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6.
语言资源的关键在于应用性,其应用性在于语言文字规范、语言文字社会应用、母语教育、汉语的国际推广、语言信息处理等方面。汉字应用水平测试是推动我国语言文字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一项重要措施,对促进我国汉语、汉字以及方言资源的科学、合理应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社会生活中的青年志愿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志愿”是青年志愿行为的核心,具有普遍意义的志愿行为是分析青年志愿行为的基础。现代意义上的志愿行为,是人的发展在政府和市场矛盾关系的背景下所产生的一种理性改善社会的综合现象,对社会的无私奉献和终身学习是志愿行为过程中两个必不可少的要素。同时,志愿行为的发展依赖并且要求有其独立的动作机制。  相似文献   

18.
本文借助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对英汉的请求言语行为进行了详细比析,发现在英语里请求言语行为以间接言语行为为主,而在汉语里则以直接言语行为为主,并从语言系统和文化传统两个方面探讨了差异产生的的原因,以帮助语言学习者和翻译工作者更好地认识这个言语行为。  相似文献   

19.
论原因自由行为的可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因自由行为之所以具有可罚性,在于其是一种具有社会危害性且明显侵害法益的行为,但这却与刑法理论中“责任能力与实行行为同在”这一基本责任原则相冲突。基于原因自由行为的特殊性,将其可罚性看做是刑法基本责任原则的例外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20.
法律是由国家颁布和实施的规则,其主要“功能(law—job)”是改变行为。通过改变法律,一国可以改变有问题的行为,从而改变有问题的制度。除非法律引导行为服从法律规定,且行为确实有利于改善该法律规定所针对的社会问题——否则一切都是空谈。我们应该将“以法律推动发展”的努力聚焦于研究并制定详细的立法措施,来扶助贫穷和弱势的群体——并使之真正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