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沈敏荣 《政法学刊》2000,17(2):10-13
经济法是处理公法与私法、政府与市场关系,协调二者之间关系的一种法律。在我国的市场化改革中,这种关系的妥善处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直接关系到我国改革能否顺利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能否合理地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2.
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十分广“泛,它涉及党政体制、职能、规范、制度、决策、发展、民主、法制等方方面面,涉及我国已经取得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能否巩固,涉及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能否继续深化,关系十分重大。党中央在十五大报告中再次重申必须要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这是因为相对滞后的政治体制改革已对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表明我国的历史发展已经把它推上了再也不容忽视、不容延误的重要议事日程上。而其中政府机构改革与行政法制建设又首当其冲,其改革的程度与效果直接关系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成败,关系着我国…  相似文献   

3.
上下级法院关系,是我国司法领域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之一,也是出现问题较多的领域,从而也成为我国司法体制与工作机制改革的重点领域。如何构建良好的科学的上下级法院关系,已经有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尤其是2011年1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对外公布了《关于规范上下级人民法院审判业务关系的若干意见》,对规范我国上下级法院关系进行了一次制度化构建。《意见》在规范上下级法院关系方面有哪些进展?能否达到预期的目标?还有那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约请国内法学界以及律师界的知名人士发表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够从各个方面为我们提供更深入细致的解读。  相似文献   

4.
正目次一、我国的环境管理体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二、我国环境管理体制存在问题的根源分析三、我国环境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完善环境是人赖以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甚至生命健康都与环境质量有着直接关系。政府是环境保护的主导力量,能否有效地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主要看一个国家是否具备高效的环境管理体制。在我国现行的环境管理体制中,部门利益、地方利益等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各个主体之间相互博弈,影响着环保法  相似文献   

5.
陈卫东 《法学家》2005,(4):8-13
从我国的司法改革开始推行到现在,已有了十几个年头,司法改革已逐渐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但同时,我们在前一阶段的司法改革中所忽略或者故意绕过的一些问题已逐渐浮出水面,成为了我国继续推进刑事司法改革的障碍.能否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的刑事司法改革能否成功.如何才能更好地认识、解决这些问题,为我国的刑事司法改革指出一个清晰、合理的改革路线,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6.
被选举权、竞选正当性与竞选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追求形式正义转向追求实质正义,是选举法的前进方向。选举法能否实现这个升华,关键在于如何处理候选人的被选举权。如果只把被选举权规定为被选举资格,那么,候选人就不可能成为选举法律关系的一个主体,选举因而必定缺乏合意。只有承认被选举权是被选举资格与竞选权的统一,并着重确认竞选权的一系列内容,选举法才能保障选举的实质正义。顺应我国选举实践的民主呼唤,采用被选举权着重指竞选正当性的学说,改革我国选举法对被选举权的定位及相应规定,是我国选举法改革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7.
对我国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三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的不断深入,能否完善适应中国国情的诉讼证据制度,已经成为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能否进一步深化的制约因素。对民事经济案件证明要求的认识现行民事诉讼法没有对民事经济案件的证明标准给予明确的规定。笔者认为,我国民事案件的证明要求应...  相似文献   

8.
逮捕作为我国刑事诉讼中规定的强制措施之一,既关系到刑事诉讼能否顺利进行,又对人权保障有着重要的影响。1996年刑事诉讼法对强制措施进行了重大改革,但在十余年的司法实践中,我国逮捕制度所暴露出来的缺陷与不足依旧明显,逮捕这项强制措施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法制方面的重大成就之一是,初步建立了以宪法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改变了过去那种无法可依的状况。从已经实施的大量的法律、法规来看,其中绝大部分是经济、行政方面的,因此,行政执法的任务能否完成,将直接关系到这些法律的权威和尊严,同时也关系到政治体制改革所确定的“法制完备”的长远目标能否实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法院体制改革,是我国司法改革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能否实现司法公正和社会公平正义。在法院体制改革过程中,应当修改宪法,将法院独立审判制度宪法化;改革现行法院体制,重新划分司法管辖区域,使司法管辖区域与行政管辖区域相分离,以保证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整合现行法院结构,将中级法院、基层法院设置为初审法院,将高级法院设置为上诉法院,最高法院作为终审法院,以区分初审和上诉审,区分事实审和法律审,实现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11.
立法与改革:以法律修改为重心的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8年以来,中国逐步从"创法时代"迈向"修法时代"。1978—1993年,是中国改革启动及社会开始转折的艰难阶段,立法工作的重心放在对"政治屋顶"的修缮甚至重构上。1993—1998年,立法理念总体上注重与改革发展的决策相结合,市场经济法治化初现端倪。1998—2008年,法律创制步伐放缓,法律修改力度加大,市场经济法治化全面铺开。2008—2014年,立法进入引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梳理与总结1978—2014年改革进程中法律修改的基本经验,分析立法工作重心逐步向法律修改转移的特点,有助于准确理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立法与改革关系的规律,更好地观察和把握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和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12.
秦国荣 《行政与法》2014,(1):101-108
中国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与西方国家有着截然不同的历史起点和内在要求,其历史起点在于我国变革计划经济模式基础上开始的市场经济体制建构,其发展的两条主线为,在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建构中不断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最终建成法治政府和法治化市场经济;在后发式“变法型”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体制转型与法律进步相互促进,在社会关系变迁中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的经济法理论及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3.
郭英华 《行政与法》2006,6(8):100-104
传统观点视劳动合同为公法性质的合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和我国劳动制度进一步深化改革的今天,此观点有不合理之处。本文试图从批判“劳动合同公法论”入手,界定劳动合同的私法属性并解决其法律适用问题,以期能够完善我国的劳动合同制度,并将其与劳动法其它相关制度的改革和司法实践更好的衔接起来,真正解决实际问题,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陈步雷 《现代法学》2012,34(3):97-109
社会法的发生机理在于对市场化运动及其负面后果进行"反向运动"和矫治,其早期功能是社会保护。它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调整的主要内容,是现代市场经济和混合资本主义的构成性要素。社会法可分为三代,具有明显的代际更替和功能扩展、嬗变轨迹:从第一代社会法的社会保护单一功能模式,到第二代社会法的社会保护为主、社会促进为辅的主次功能模式,再到第三代社会法的社会保护与社会促进并重的功能模式。功能嬗变与代际更替的机理主要在于资本与社会的矛盾运动、公平(社会保护)与效率(社会促进)的复杂关系。中国应厘清自己的问题之"代"和制度需求,以全球正在探索的第三代社会法为参照系,定位、创新和建构中国社会法并推进社会改革。  相似文献   

15.
确实发生了误读——与李昌庚先生商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经济法、民商法、行政法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入手,探讨在市场经济建立过程中经济法、民商法和行政法所扮演的角色,并论证“转轨经济法”提出的客观现实社会经济基础,对反驳“转轨经济法”的观点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正本清源,明确“转轨经济法”之所以在中国现阶段取代“市场经济法”来构建中国市场经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从经济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出发,本文讨论了中国婚姻法改革的一系列问题,并通过三种婚姻形式的提出和分析,对离婚后当事人扶养安排、财产分割和子女监护权问题作了充分的讨论。从有效信号功能和有效分离功能的角度看,现代西方和中国婚姻法的改革都犯了有效分离功能不足的错误。经济帮助的方法由于缺乏合理的公共政策原理而应该在婚姻法中被删掉,婚姻合同中可能出现的机会主义行为问题则可以通过婚姻法或一般合同法进行处理。如此的改革将使中国的婚姻法内涵更加合理,也更加适合婚姻市场的现实。  相似文献   

17.
"行政垄断"纳入我国《反垄断法》的必要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聂孝红 《河北法学》2007,25(2):83-89
行政垄断是我国目前主要的垄断形式,行政垄断严重地影响了市场主体的自由竞争,破坏了统一市场的形成,阻碍了我国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应依法制止行政垄断,在我国将来的反垄断法中规制行政垄断行为本身就是我国进行的一个重要的体制改革举措.  相似文献   

18.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显赫的法制成就之一乃是民法在中国的确立并走向发达。作为因应市场经济的一部法律,民法最伟大的贡献其实并不仅仅在于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崛起,而在于解放了市民社会中的个体人性——是民法让每一个人站立起来了,是民法让每一个人真正成为独立、平等、自由、自主的人。然而,人性在市场经济平台下运行的结果却往往使得市场经济自身陷于困境并由此导致民法的尴尬。从哲学的维度追溯民法的人性本真并对民法的运动规律进行探索,对于认识民法的本质、民法的贡献、民法的不足以及未来民法精神的弘扬,无疑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in 1949, the land law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as been formed based on various practices, inter alia, the evolution of the rural land law system from the agrarian reform to the cooperative and people’s communes and further to the household contract responsibility system, which made historical 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ocial economy. Howeve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actices and the deepening of the reform, China’s land law system is facing great challenges under the new circumstances. Although many differences exist between English land law and Chinese land law in the areas of legal form, the regulated objects and contents, English land law can provide some beneficial enlightenment to China’s land law reform. Particularly, the “paradox of English land law,” which presents the way how the English land law, as the law adjusting the basic property relations with many traditional factors, responds to the process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leaps and boun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